【培养终身受用的学习力】阅读第3天:《如何高效学习》个人读书笔记
如何培养阅读笔记的习惯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阅读笔记#
【培养终身受用的学习力】阅读第3天:《如何高效学习》个人读书笔记
今天继续深入阅读《如何高效学习》,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学习”二字的认知。作者斯科特·扬提出的整体性学习理论,让我明白真正高效的学习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建立知识间的有机联系。
《如何高效学习》全书重点聚焦整体性学习技术的实操方法和高效率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本书不仅提供了理论框架,更强调通过具体技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而帮助我们实现更高效的知识获取、理解和应用。
本书核心价值:《如何高效学习》颠覆了“努力=时间堆积”的误区,倡导用策略与技术优化学习流程。其精髓在于:知识不是孤岛,而是通过结构、模型与高速公路串联的网络。掌握整体性学习,相当于获得一把适应任何新领域的万能钥匙。
(关注不迷路哈!!!)
文章目录 【培养终身受用的学习力】阅读第3天:《如何高效学习》个人读书笔记一、整体性学习策略的核心思想1. 结构 - 知识间的联系网络2. 模型 - 知识的压缩形态3. 高速公路 - 跨学科的联系通道 二、整体性学习的六个阶段1. 获取阶段(Acquisition) - 信息输入2. 理解阶段(Comprehension) - 基础认知3. 拓展阶段(Exploration) - 深度联系4. 纠错阶段(Debugging) - 修正错误5. 应用阶段(Application) - 实践运用6. 测试阶段(Test) - 全程检验 三、五种信息类型及应对策略1. 随意信息2. 观点信息3. 过程信息4. 具体信息5. 抽象信息 四、整体性学习的核心技术体系1. 获取知识:快速阅读与笔记流2. 深化理解:比喻法、内在化与图表法3. 记忆强化:联想法、挂钩法与信息压缩技术4. 知识应用:实际应用、费曼技巧与项目式学习 五、培养高效率学习的五大习惯1. 能量管理2. 拒绝无效“学习”3. 绝不拖延4. 批量处理5. 有组织的生活习惯 六、自我教育的关键策略1. 每日微习惯2. 克服挫折障碍3. 目标设定原则 总结:整体性学习的小结一、整体性学习策略的核心思想
整体性学习(Holistic Learning) 强调知识的关联性而非孤立记忆。作者斯科特·扬提出,学习不是机械复制信息,不是简单的记忆,而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网络相连接,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这种策略基于以下三层核心架构:
1. 结构 - 知识间的联系网络 知识结构就像大脑中的城市地图,四通八达的道路(路径相连)让知识提取、理解与回忆越容易发达的知识结构表现为:理解深入、记忆牢固、应用灵活建立结构的关键是在不同知识间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而不是让知识成为孤立的盒子 2. 模型 - 知识的压缩形态 模型是简化后的知识核心,如同书籍的目录创建模型的方法:比喻法、内在化、图表法,其作用是通过简化的图像、概念或比喻来代表复杂信息,帮助学习者快速理解和记忆。模型不需要完美,但要能帮助理解和记忆关键概念 3. 高速公路 - 跨学科的联系通道 在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结构之间建立联系,激发创造力和跨学科思考例如:用生物学概念理解商业发展,用物理原理思考人生问题,通过跨界联系,形成新颖见解。高速公路让学习更具弹性,避免僵化思维“学习不是整理盒子,而是编织一张网。”——斯科特·扬
二、整体性学习的六个阶段
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整体性学习包括六个阶段,并非线性进行,可循环往复:
1. 获取阶段(Acquisition) - 信息输入 做法:通过阅读、听讲等方式获取信息目标:简化、容量、速度技巧:快速阅读(指读法、练习阅读、积极阅读) 2. 理解阶段(Comprehension) - 基础认知 做法:理解信息的表面含义目标:明白表面含义技巧:分解难点、深入阅读 3. 拓展阶段(Exploration) - 深度联系 深度拓展:探究知识的背景和来源横向拓展:类似知识比较,与其他相似知识联系纵向拓展:与完全不同领域的知识类比,实现跨领域联系 4. 纠错阶段(Debugging) - 修正错误 做法:修正错误联系,删除无效信息方法:实践检验、模型修正技巧:散弹枪策略、延伸练习 5. 应用阶段(Application) - 实践运用 做法:将知识用于实际情境,检验其有效性目标:将知识转化为实际价值方法:创造应用场景、解决实际问题 6. 测试阶段(Test) - 全程检验 每个阶段都需要测试,以找出薄弱环节并改进。三、五种信息类型及应对策略
1. 随意信息例如事实、日期、列表
特点:逻辑性弱,需要记忆学习方法:联想法、挂钩法、压缩法 2. 观点信息争议性内容,例如论文、理论
特点:需要理解不同立场学习方法:图表法、多角度分析 3. 过程信息操作步骤及技能,例如编程、游泳
特点:需要练习才能掌握学习方法:内在化、比喻法、反复实践 4. 具体信息可感知的内容,如实验、图像
特点:容易形成心理图像学习方法:多感官联系、实际体验、内在化 5. 抽象信息难以直观理解的理论及概念,如数学、哲学
特点:理解难度大,逻辑性强学习方法:比喻法、内在化、模型构建、纵向拓展、联系实际 信息类型特点学习方法随意信息无逻辑联系联想法、挂钩法、压缩法观点信息有争议图表法、速读、多角度分析过程信息操作步骤内在化、比喻法、反复练习与实践具体信息可感知多感官联系、实际体验、内在化抽象信息难以直观理解比喻法、模型构建、纵向拓展、联系实际弱信息结构(如随意信息)需转化为强信息结构(如过程信息),才能更牢固地掌握。
四、整体性学习的核心技术体系
1. 获取知识:快速阅读与笔记流(1)快速阅读技术
斯科特·扬提出了三种高效的阅读方法:
指读法:用食指放在阅读行下方来引导视线,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却能够显著提高阅读速度和专注度,避免眼睛频繁跳跃练习阅读法:通过定时阅读并测试理解力来提升阅读能力,设定3分钟阅读一段材料然后测试理解程度积极阅读法:在阅读过程中,每读一段尝试主动提问并做笔记,记录主要观点、记忆方法和应用场景(2)笔记流技术(Note Flow)
与传统线性笔记不同,笔记流强调:
记录核心观点而非完整句子,因为它不以美观为目标,而是以“联系”为核心
使用关键词和简写代替长段文字,快速记录观点间的关联
在观点之间建立视觉联系和箭头连接
适合课堂速记,课后可整理为更清晰的版本
(1)比喻法(Metaphor)
将陌生概念与熟悉事物相连接:确定概念 → 寻找相似物 → 检查优化
确定要理解的概念在个人经验中寻找相似物,例如用“罐子”比喻编程中的“变量”检查比喻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比喻不必完美,只需有效建立联系要求大胆想象、多角度尝试,进而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加深理解。
(2)内在化(Internalization)
创造多感官的心理图像:创建心理图像 → 添加感官体验 → 融入情感
在脑海中建立清晰图像,适合处理抽象或复杂概念加入声音、触觉和情感元素,将知识转化为多感官图像(视觉、听觉、触觉、情感)不断优化和调整心理表征适用于具体信息和过程信息的学习
(3)图表法(Diagram)
使用视觉化工具整合信息:流程图、概念图、图像法
流程图:展示步骤和过程概念图:显示观点间的关系图像法:用简笔画表达复杂概念将多个观点压缩在一张图中,直观展示复杂关系,增强记忆和理解。
3. 记忆强化:联想法、挂钩法与信息压缩技术(1)联想法
创建生动夸张的图像链,通过夸张场景连接信息:
将信息项转化为容易视觉化的符号创造荒谬、滑稽的联系场景建立顺序关联的记忆链条(2)挂钩法
将信息与数字形象联系,或将信息与固定顺序绑定:
创建0-12的数字押韵形象(例如用“1=铅笔,2=天鹅”等形象挂钩记忆清单)将需要记忆的信息与这些形象关联形成数字序列的记忆提示(3)信息压缩法
记忆术:使用短语存储多个信息(如RED记忆急救步骤)图像联系:将多个信息整合到一张图像中笔记压缩:将大量内容压缩到1-3页关键信息图(1)实际应用
寻找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将统计学用于数据分析决策编程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经济学原理指导个人财务规划(2)费曼技巧
以教代学的强大方法:用简单语言向他人解释复杂概念,并在其中发现和理解漏洞。
选择要学习的概念设想向新手讲解这个概念发现不理解处时返回学习简化和使用比喻优化解释(3)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
设定1-3个月完成的实际项目:以实践驱动学习,在解决问题中整合知识。
编程:开发一个小型应用程序(如编程一个小游戏)写作:完成一篇研究论文设计:创建一个完整作品集五、培养高效率学习的五大习惯
作者强调“能量管理”优于时间管理
批处理:合并类似任务(如一次性写完文章),提高注意力阈值。组织化:固定物品位置、使用日历和清单管理任务。自我教育:设定学习目标、每日阅读与练习、克服挫折(记录障碍、利用网络资源)。 1. 能量管理 运动、睡眠、饮食是基础:每周3-5次运动、7-8小时睡眠、多喝水、少食多餐保持血糖稳定。增加能量储备:集中工作、定期休息,避免长时间消耗,例如每周休息一天、晚上不工作、集中90分钟高效工作后休息。 2. 拒绝无效“学习” 明确学习动作:明确每日目标如“阅读第三章+完成习题+总结模型”,而非笼统的“今天学习3小时”。 3. 绝不拖延 周/日目标系统: 周末列周任务清单,每晚定每日具体目标和行动,每日检查进度。例如:“周一完成论文框架,周二撰写引言”。 4. 批量处理 集中处理同类任务:将类似任务集中处理,提高效率,如一次性回复所有邮件,避免频繁切换注意力。 5. 有组织的生活习惯 固定物品位置随身携带记事本用日历管理截止日期坚持使用待办清单六、自我教育的关键策略
1. 每日微习惯 每日阅读:拓宽知识面,打下坚实基础;(每日阅读40页)每日练习:通过项目实践巩固知识;(每日编程练习30分钟)设定学习目标:写下来、客观化、分解为每日行动; 2. 克服挫折障碍 记录卡点:遇到难题时详细写下困惑,利用网络或工具书寻找答案。换角度思考:学习数学定理时,尝试从几何直观或物理应用角度理解。 3. 目标设定原则 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设定1-3个月的项目目标,逼自己持续学习和应用。写下来、客观可衡量、设定挑战性期限(如“30天掌握Python基础”)。费曼技巧:通过“模拟教学”检验理解程度,是自我教育的有效工具。
总结:整体性学习的小结
整体性学习的核心在于"联系"——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与经验之间的联系、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真正高效的学习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网络的编织。这让我意识到,学习任何新知识时,都应该主动思考:
这个知识与我已经知道的东西有什么联系?
它能在哪些场景中应用?
阅读感悟:学习不是孤立的记忆,而是建立丰富的联系网络。当我们能够将新知识编织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时,学习就变得轻松而持久。
金句摘录:“学习上的投资会给生活带来巨大益处,前提是你能真正应用那些花时间学来的知识。”
网址:【培养终身受用的学习力】阅读第3天:《如何高效学习》个人读书笔记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63726
相关内容
高效能人士的阅读习惯培养.docx个人阅读学习计划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关于阅读的学习心得:如何培养读书的习惯
教你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升学习能力
终身学习者必看!这个4步高效阅读法,告别“碎片化阅读”的低效困境
如何提高阅读学习
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高效学习:成为学习高手的5个方法》电子书在线阅读
读书: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三种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