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活着是为了述说,我除了写作什么也不会

发布时间:2025-10-14 23:32

为什么熊猫总是抱着竹子?因为它们不会说‘我渴了,我要喝水’(竹子就是水)。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生活智慧笑话#

桂公子 评论 马尔克斯传 5

2024-07-10 00:15:34 已编辑 福建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喜欢马尔克斯的人,都会记得他《百年孤独》里这个过去未来时式的经典开头。而《百年孤独》更是将马尔克斯奉上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神坛,至今无人能超越。

时隔数年,我依然会记得大学时坐在图书馆自修室里阅读《百年孤独》的情境:周边的课桌、同学乃至一切的一切都逐渐褪去,我跻身于马贡多的荒诞、荒谬与魔幻之中,意识流被马尔克斯玩转自如。近日再读《马尔克斯传》,不由感慨:有且只有马尔克斯能写出《百年孤独》这样的著作了!因为他那无法复制的童年经历和人生阅历,才赋予了他不拘一格驾驭文字的叙说方式。

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现场他是唯一没有穿黑色燕尾服的人——他穿了一套白色衣服,即加勒比人日常穿的利奇装(liqui-liqui),还佩戴了代表好运的黄玫瑰花。这一着装轰动了现场——诺比尔奖得主不穿黑色正装他是第一次。有人问他最好的朋友普利尼奥·阿普莱约·门多萨:“他领诺比尔奖时为什么穿得像个厨师?”

是不是觉得马尔克斯很特立独行?他与门多萨在1981年的时候闲聊认为自己不太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也认为穿上黑色燕尾服出席颁奖仪式很不吉利。

其实,马尔克斯的作品之所以被人喜爱,更多是因为他不拘一格的文风和文学表达方式。结合他的文学作品去理解他的人生,透过他的人生故事去理解他的作品,这或许就是史蒂芬·哈特这本《马尔克斯传》的与众不同之处吧?全书分为七章,按照时间序列结合他的文学作品以及史料,考古式地剖析马尔克斯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读来既对马尔克斯的生平有了大致了解,也对他的作品有了个粗浅的了解——哪怕是只读过《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人。

马尔克斯的童年是与他的外祖父母一起度过的,尤其是外祖父母的房子——在之后他包括《百年孤独》的很多著作里都能看到那所房子。一个爱讲鬼怪故事的外祖母和一个有着传奇经历的外祖父,构建了马尔克斯像“家里的小王子”一样的童年经历,而这都为他日后的写作风格奠定了基石,而这或多或少构成了马尔克斯小说的魅力之处的创作来源的五个层次:

1.引人注目的视觉形象;

2.童年记忆;似乎很多作家的写作灵感都来源于童年记忆,譬如黑塞,譬如短篇小说女王门罗。

3.生活细节;

4.构建故事的文学技巧,即把技巧变成故事,我感受比较深刻的是他受到的卡夫卡的影响,荒诞的魔幻的特色。

5.政治讽喻。这与马尔克斯所生活的国家和时代有关。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他的短篇小说《一天》,结尾部分堪称政治讽喻的典范,不得不叹服马尔克斯鬼斧般的文学艺术之道:

“把账单送来。”他说。“送给你还是送到市政厅?”市长没有看他。他关上门,透过屏风说、:“都他妈的是倒霉的事情。”

我羡慕这样的长期主义者:除了写作,我什么也不会

当2009年马尔克斯的出版商以及传记作者都说“我认为加西亚·马尔克斯不会再写其他作品了”,马尔克斯却说:“这不仅是假的,而且事实是我除了写作什么也不会做……”这句让我既嫉妒又震撼,嫉妒他有文字的依仗,并以此为人生的使命——找到自己在这世上位置的人都是幸运幸福的。

其实,这个一生高产的作家,一生都在叙说,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在写作,写他的时代,写他所想写的一切。据乔恩·李·安德森在《加博的力量》中描述加西亚·马尔克斯在20世纪90年代的日常生活所说的:“加博通常是在早上5点起床,看书看到7点,穿好衣服,读报纸,回复电子邮件直到10点。10点到下午2点30分,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会写作。”是的,马尔克斯是个长期主义者,他活到了2014年,享年87岁,而他在2010年出版了新书《我不是来演讲》的。

有关键情节透露

网址:马尔克斯:活着是为了述说,我除了写作什么也不会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67594

相关内容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马尔克斯甩出一句话,真是精辟
法国总统马克龙:“我不能想象我的生活中没有书!”
除了性、啤酒与写代码,Facebook创业之初的那两年还发生了什么?
十位作家谈:为什么要写作?
“装饰”,对马蒂斯意味着什么?
马斯克的“三体计划”,救不了当下的特斯拉
马斯克的“五步工作法”和“时间管理法”
总觉得时间不够用?马斯克教你10个生产力秘诀
马斯克活在旧互联网时代
马斯克的猫女机器人,预定价14万,网友:不用结婚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