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二年级全册 第1课 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金色年华: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手册》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老年人健康指南#
资源简介
/让教学更有效高效备课
第一课《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教学设计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学期 二年级(全)
课题 第1课《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1.认识常见健康行为与不良行为的区别,掌握饮食、运动、视力保护的基础健康知识,形成初步健康生活习惯。2.理解餐桌礼仪、运动安全规范背后的尊重与责任意识,培养文明行为素养。3.通过餐桌礼仪中的尊老敬老等内容,渗透中华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认知。
教材分析 本节课围绕“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核心主题,从饮食、运动、视力保护三大维度展开,结合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通过具象案例、互动体验和实践任务,将抽象的健康知识转化为可理解、可践行的日常行为。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注重“知识讲解—行为辨析—实践应用”的逻辑,既覆盖基础健康常识,又融入礼仪教育与安全意识,助力学生建立初步的健康生活观念。
学情分析 1.二年级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对“健康”的概念理解较浅显,易接受图文、视频、情境模拟等直观教学方式,但对知识的系统性梳理能力较弱。2.在家庭和前期学习中,对“不挑食”“多运动”“保护眼睛”等有零散认知,但缺乏对“为什么要做”“具体怎么做”的深入理解,且部分学生存在咬手指、挑食等不良习惯。3.区分不同场景下的健康与不良行为(如运动前准备活动的必要性),并将健康知识主动转化为日常行为;理解视力异常的潜在危害,增强主动保护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1.能准确说出常见食物种类,知晓偏食、暴饮暴食的危害,识别视力异常的典型表现,树立“健康行为很重要”的认知。2.掌握运动前准备活动、正确着装等运动安全要点,能在家长或老师指导下践行健康饮食、科学护眼行为,完成基础健康实践任务。3.理解餐桌礼仪中的尊老敬老、文明用餐规范,在模拟场景中展现礼貌行为,培养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识。4.认识到健康是自己的责任,主动关注自身饮食、运动、视力状况,初步形成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点 1.常见食物种类划分,不良饮食习惯的辨析。2.运动安全基础规范:运动前准备活动、着装要求、禁止携带尖锐物品。3.视力异常的典型迹象及初步应对方式。4.掌握尊老敬老、文明用餐行为。
教学难点 1.理解“运动前准备活动能避免受伤”“视力异常需及时就医”等知识背后的逻辑,而非单纯记忆规则。2.引导学生主动反思自身不良行为,并产生改正意愿。3.在模拟场景或实际生活中,准确践行健康行为与礼仪规范,避免“学归学、做归做”。
课前准备 教师教具:PPT课件(含食物分类图片、健康/不良行为对比图、视力异常案例图)、食物种类卡片(谷物类、蔬菜水果类、畜禽肉类等)、A4彩色卡纸(多种颜色供选择)、勾线笔、彩笔、剪刀(圆头安全款)、固体胶、食物图案贴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问题导入(5分钟) 1.创设生活情景:小宇对老师说:“老师,我昨天吃了好多零食,今天肚子一直疼;而且上课的时候,我坐在第三排都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了,好着急呀!”通过模仿学生小宇的语气和困扰,引发学生共鸣。2.提出问题引导互动:“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和小宇一样的情况呀?有挑食、不爱洗手,或者看电视时总凑得特别近的情况呢?”3.引出主题:“其实,这些让我们不舒服的小问题,都能通过找到‘健康好习惯宝藏’来解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挖掘宝藏,学习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4.依次提出三个核心问题:“你知道偏食、挑食、暴饮暴食的危害吗?”“你知道体育锻炼的安全知识吗?”“你知道视力异常有哪些表现吗?”5.针对每个问题,给予学生短暂思考时间后,邀请学生回答,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补充,如学生回答偏食、挑食的危害时,补充“偏食、挑食会长不高、容易生病,暴饮暴食会让肚子疼”。 1.认真倾听教师讲述的情景,回想自己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经历。2.积极举手分享自己遇到的类似情况,如挑食、看电视离得近等。3.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独立思考或与同桌小声讨论。4.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分享自己所知道的相关知识,如“运动时不能跑太快,不然会摔倒”“看书凑得近可能是视力不好”。 借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让学生初步意识到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带来的问题,为后续课程内容的展开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食物的种类与健康饮食(8分钟) 食物的种类与健康饮食1.展示食物相关情景对话图片:“妈妈,我今天想吃苹果、蘑菇、鱼......好呀,妈妈今天带你一起去购买今天的食物,你来挑选。”并提问:“那我们应该如何挑选每天的食物呢?”2.借助图片和简洁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常见的食物种类,包括谷物类、蔬菜水果类、畜禽肉类、蛋类、豆类、水产类、菌菇类、坚果类,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我们平时吃的米饭、面条就属于谷物类,苹果、香蕉属于水果类”。3.呈现不同饮食习惯的图片,如“蔬菜和肉我都爱吃”“我都不爱吃”“我要把它们全吃完”,引导学生判断这些饮食习惯好不好,并分析原因,强调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的重要性。4.介绍“健康饮食打卡表”的制作方法和使用规则:“日期栏填写每周一至周五,食物类别栏对应课本中的8类食物,学生可根据自己日常饮食选择常吃的5-6类填写,打卡栏用‘√’或贴纸标记当天是否吃到该类食物,备注栏可简单记录‘今天吃了苹果’‘午餐有鱼肉’等”,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打卡表模板。5.进行知识拓展,讲解餐桌礼仪:“尊老敬老,请长辈先动筷;先离席要说‘请慢用’;不用筷子胡乱敲打;不在餐盘里挑来挑去;不对着餐桌咳嗽”,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如请学生上台演示“请长辈先动筷”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观看图片,思考教师提出的“如何挑选食物”的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如“要选不同种类的食物”。认真倾听教师介绍食物种类,结合生活经验识别身边属于不同种类的食物,如指出自己早餐吃的鸡蛋属于蛋类。观察图片,判断不同饮食习惯的好坏,踊跃发言说明理由,如“只吃肉不吃蔬菜不好,会缺少维生素”。按照教师的指导,动手制作健康饮食打卡表模板,互相交流自己打算记录的食物类别。参与餐桌礼仪情景模拟,认真学习并实践餐桌礼仪规范,如在模拟场景中向“长辈”示意先动筷。
通过情景、图片、实例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食物种类和健康饮食的重要性,降低学习难度。制作打卡表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餐桌礼仪的学习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探究新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8分钟) 1.展示不良行为习惯的图片,如咬手指、随地吐痰、插队,提问:“这些行为习惯好不好?为什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不良习惯的危害,如“咬手指会把手上的细菌吃到肚子里,容易生病;随地吐痰会传播细菌,污染环境;插队会破坏秩序,让别人不开心”。2.分类讲解正确行为习惯,包括个人卫生类和公共秩序与文明类。个人卫生类重点讲解“饭前洗手”和“打喷嚏用纸巾捂住口鼻”,通过播放简短的洗手步骤动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公共秩序与文明类重点讲解“排队有序”和“垃圾扔进垃圾桶”,结合校园生活场景,如“课间买水要排队”“喝完饮料把瓶子扔进垃圾桶”,加深学生的理解。 1.观察不良行为习惯图片,相互分享自己是否有这些不好的行为习惯。2.结合校园生活实例,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排队有序和垃圾扔进垃圾桶,如“我每次上下楼梯都会排队”“我会把废纸扔进班级的垃圾桶”。 通过对比不良行为习惯和正确行为习惯,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哪些行为是文明、健康的,哪些是不可取的。借助校园场景,让抽象的行为规范变得具体、可操作,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践行良好行为习惯。
探究新知运动安全与视力保护(9分钟) 1.围绕“运动安全知多少”展开教学,借助图片和实际案例,讲解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的安全注意事项。运动前强调“口袋里不能装尖锐物品”“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如“运动前如果口袋里装着尺子,跑步时可能会划伤自己”;运动中强调“要在安全的场地,不跑到马路边运动”“和小伙伴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碰撞受伤”;运动后强调“不能马上大量喝水或吃冰的东西”,解释原因“运动后身体还处于兴奋状态,马上大量喝水或吃冰的东西会刺激肠胃”。2.针对“视力异常的迹象有哪些”,展示相关图片,如“坐在教室前排才能看清黑板”“看电视时凑近屏幕”“头痛或眼睛疲劳”“经常揉眼睛”,让学生识别这些视力异常表现。3.进行知识拓展,告知学生“如果发现视力异常,要及时去医院检查,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的干预和近视矫治。要在眼科医疗机构验光,避免不正确的治疗方法导致近视程度加重”。 1.认真倾听教师讲解运动安全知识,结合自己参加体育活动的经历,分享自己知道的运动安全小常识,如“我运动前会做热身操”。2.观察视力异常表现图片,对照自己的情况,判断自己是否有类似迹象,如有疑问主动向教师咨询。3.牢记视力异常后的正确处理方式,互相提醒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如“看电视不能看太久”“看书要保持正确姿势”。 运动安全和视力保护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通过具体的注意事项和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实用的运动安全知识和视力保护方法,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减少运动伤害和视力问题的发生。
课堂练习(15分钟) 1.食物分类连线:分发食物图片卡片(苹果、米饭、鱼肉、菠菜、鸡蛋)和种类标签(蔬菜水果类、谷物类、水产类、畜禽肉类、蛋类),让学生分组完成连线,教师巡视指导,最后集体核对答案。2.健康行为判断:展示“咬手指”“随地吐痰”“运动前热身”“挑食”“离席说‘请慢用’”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每判断完一个,邀请学生说明理由。3.快速问答:“运动前要做什么?”“看到长辈先动筷对不对?”“视力模糊应该告诉谁?”,随机提问学生,巩固核心知识。
总结提升 教师用“健康小口诀”带领学生回顾本课重点:1.饮食健康口诀:饭前洗手别忘记,食物多样不挑食,过期食品不能吃,健健康康长身体!2.行为习惯口诀:排队有序不拥挤,垃圾扔进垃圾桶,喷嚏捂嘴讲文明,好习惯呀我最行!3.运动安全口诀:操场运动才安全,伙伴之间隔远点,运动之后别贪凉,快乐玩耍不受伤!
作业布置 和爸爸妈妈一起准备晚餐,说出每道菜属于哪类食物;画一幅“健康运动”的画,下周带到课堂分享;和家人一起制定“家庭用餐小约定”,并贴在餐桌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提问导入-模块学习-趣味练习”的流程,贴合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动画、儿歌、模拟场景等形式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但需关注个别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可通过“一对一提问”的方式提升其参与度。食物分类、视力异常迹象等知识点较为基础,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但“偏食危害”的理解仍需加强,后续可通过“案例分享”进一步深化,让学生更易理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网址:【华东师大版】二年级全册 第1课 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68515
相关内容
八年级生物下册 24.4 家居环境与健康课件 (新版)北师大版.ppt华中师大版心理健康七年级第9课《我的生活好帮手》教案.docx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班级旧物市场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4.4《家居环境与健康》教案2.doc
《第1节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视频课堂实录(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数学下册26.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6.2.1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与性质同步测试无答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北师大版(2024)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备课综合资料优选
生活生命安全五年级上册《第8课 绿色食品与健康》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课件+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我的生活好习惯 第1课《餐桌上的学问》说课稿1 苏教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