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公馆”时期旧物回家 曹禺故居纪念馆获赠13件藏品
打造个人博物馆:收藏旅行纪念品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品质生活点滴# #日常乐趣揭秘#
2015年09月27日 13:27 来源:今晚报 参与互动
万家后人与工作人员一起观看捐赠物品展出,回忆当年故事。本报记者 张 立摄
本报讯 (记者王瑞丰)作为“永远的曹禺——2015天津戏剧周”的开幕活动,“曹禺‘万公馆’生活时期旧物捐赠仪式”昨天上午在曹禺故居纪念馆举行。依照曹禺唯一的侄儿、天津大学万世雄教授的生前遗愿,万世雄的家人将13件旧物无偿捐献给曹禺故居纪念馆。其中有曹禺在学时存放英文书籍的分体式书柜、存放中文书籍的箱柜、曹禺父亲万德尊的一套西装、曹禺继母卧室的五屉桌等。
今年是纪念曹禺诞辰105周年,同时也是曹禺故居纪念馆开馆5周年。能够接受这样的捐赠,曹禺故居纪念馆王海冰馆长表示,这是对纪念馆莫大的信任。他告诉记者:“因为历史原因,曹禺在‘万公馆’生活时期的家庭旧物很罕见。这些仅有的旧物,对曹禺馆就是馆藏文物,增加了曹禺故居纪念馆的文化厚度。”万世雄的长子万青表示:“我的祖父是万家修(曹禺的哥哥),他与曹禺当年共同生活在一起。曹禺很早就离开了天津,这些物件就由我们保留了下来。包括我的父母在内,都觉得这应该是送到曹禺故居纪念馆才能更好地流传下来。”
曹禺的女儿万昭表示:“这次捐赠的是原件真品,是那个时代生活的真实佐证。这次捐赠,我非常感动。也激起了我们的思绪,天津是爸爸的故乡,是触发爸爸创作激情的生活土壤。天津南开学校是培育他成长的戏剧园地。天津的老万家对于剧作家曹禺是重要的。中学时代我是在当时设立在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度过的,哥哥万世雄当时已经是天津大学的学生,对我也非常疼爱。”
仪式后,与会人员欣赏了由天津诗社朗诵团表演的抗战实景话剧《蜕变》的片段。这是曹禺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反映抗战生活的剧作。
【编辑:姜贞宇】
>文化新闻精选: ·昆曲《牡丹亭》亮相马耳他 东西方古老文化激情碰撞·探访《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守护民族智慧·以传播社会学视角探索:新中国女性形象变迁·漂洋过海的“洋美猴王”:把京剧唱给世界听·双语相声与众不同:当相声遇上“歪果仁”·锦鲤、佛系、官宣...网络流行语成文化符号·故宫推出“初雪”调料罐 网友:厨房直接升级御膳房·第十三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学者以诗歌讲述家国情怀网址:“万公馆”时期旧物回家 曹禺故居纪念馆获赠13件藏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69287
相关内容
“旧书新知 书香致远”首场活动在曹雪芹故居纪念馆举办 — 新京报杭州博物馆推特展 民众捐赠老物件唤醒城市记忆
全市首家!曹家渡这个可回收物中转站里藏着一个“二手”图书馆→
热心居民向青岛市北区档案馆捐赠十五件藏品
这个居民区打造了一座“旧物博物馆”!
“李宗勤先生捐赠藏品特展”在宁波图书馆福庆馆开幕
曹家渡可回收物中转站里,有个“二手”图书馆
老物件里的社区故事,看看70年前的“社区生活圈”是什么模样?
老焊工的“家庭博物馆”再现白山黑水抗战故事
15年收藏万余老物件 收藏达人欲办民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