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生活心理学家通常会运用各种心理学理论来分析日常现象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生活心理学概述#
内容简介 · · · · · ·
* 从日常有趣的生活现象入手,揭开人类欲望的真实面纱
* 与《梦的解析》相媲美的弗洛伊德代表作,案例丰富,可读性强
* 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称本书为“理解潜意识的关键文本”
——————
提笔忘字,张冠李戴,失手打碎茶杯……在常人眼中,这都是日常生活中再细微不过的事情,可在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看来,这些不起眼的现象却能像梦一样,折射出内心的欲望、焦虑和幻想。在本书中,通过大量日常生活实例的分析,弗洛伊德告诉我们,小小错误的背后,往往有潜意识的动机。本书自1901年面世以来就备受各国读者青睐,迄今依然是心理科学的基石之作。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的创作者 · · · · · ·
![[奥地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https://img.yuejiaxmz.com/upload/2025/0504/20250504152603_0_g1gn84.jpg)
作者简介 · · · · ·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奥地利心理学家,思想家,“精神分析之父”,提出了“潜意识”“俄狄浦斯情节”和“自我”“本我”“超我”等重要概念,对西方现当代心理学、哲学和流行文化有深远影响。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性学三论》《图腾与禁忌》《文明及其不满》等
目录 · · · · · ·
译序
第一章 专名的遗忘
第二章 外国字词的遗忘
第三章 名词与词序的遗忘
第四章 童年回忆与遮蔽性记忆
第五章 口误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要把错记与遗忘和误记区分开,只能通过一个特征:当事人不会认为自己记错了,反而会去相信它。然而,使用“错误”这种表述,还取决于另一个条件。我们说“错记”而不是“误记”,因为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需要被回忆起来的心理内容的客观现实性,也就是说,在这里,被记起的不是我自己心中的内容,而是通过他人的记忆来确认或否认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记的背后是由无知造成的。 (查看原文) 我们已经学到了遗忘的第二个机制——经由抑制作用而引起的内在矛盾,导致思想上的干扰。 (查看原文) 北公爵 1赞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象形文字·心理译丛(共9册), 这套丛书还有 《学会放手》《儿童的人格教育》《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什么是疯狂?》《拉康论爱》 等 。
喜欢读"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12.99元

39.99元
喜欢读"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的人也喜欢 · · · · · ·
0 有用 芜穹 2024-03-27 23:21:06 上海
小小的失误背后藏着无意识的动机,这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虽说这个规律不是时时刻刻发生,具体案例中失误与无意识的关系也未必如弗洛伊德分析的一样,这个观点为我们理解自己打开了一扇窗,至少,对于那些反复出现的失误,可以细细研究一下背后的深意。此外,弗洛伊德对自己错误的坦诚与剖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如此的探索精神,无怪乎能成为一代大家。
我要写书评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记忆中被遗忘的时光
蔡琴有一首老歌《被遗忘的时光》: “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渐渐地回昇出我心坎/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记忆中那欢乐的情景/慢慢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那缓缓飘落的小雨/不停的打在我窗/只有那沈默不语的我不时的回想过去……” 随着《无间... (展开)

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
人的脑海中每分每秒都有无数个念头闪过,大部分转瞬即逝,少数沉淀下来深深地埋藏在了海马回海马旁回迷踪浩淼的神经通路之间。把那些瞬逝的灵感火花捕捉下来的人们成为了诗人、作家,艺术大师与科学大师;而执拗地挖掘着那些遮盖在重重行为保护之下所谓的“潜意识”的人... (展开)

抓住普罗大众想象力的弗洛伊德
起初是被书名吸引拿起这本小书的。虽然对心理学领域的分析建构有亲近的企图,但有鉴于各种流派甚多,著作庞杂,我也便偷懒着不去研究一个循序渐进的阅读书目来。从书名判断,这本小书的口味应该不那么厚重,兴许先从随意感性的阅读开始有助于入门,从而引发进一步的阅读兴趣。 ... (展开)

《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学》译文对比
一直想读这个文本,但发现关于弗洛伊德的东西译本太多,有许多歪瓜裂枣。所以选取其第六章(读误与笔误)第二部分(笔误)中所举的第一个例子,将各版本的翻译情况对照如下,大家看完可以先评个分,结尾有各段对应的版本。(因为笔者用的是电子版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 日常生活... (展开)

精神分析
在这本《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里,弗洛伊德是一个诚实面对自己内心的精神分析医生。他用他的精神分析法,解释人的行为之后蕴涵的深刻意义,人的潜意识行为,人的明知故犯地语误中刻意掩饰的心理。这个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研究人的内心世界的人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充满因果的心理... (展开)

小摘一段~~~~
还有一种遗忘,恐怕我最健康的朋友也难以避免。我自己,尤其在早年,老是借书不还,也常糊里糊涂地买东西不付钱。不久前有一个早晨,我没有付钱就离开了我每天买雪茄的烟草店。这个忽略本来没有什么大碍,因为店里的人都认识我,以后随时都可以向我要钱。然而这个微小的忽略,... (展开)

开始质询原因可能是一种诅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这本书的过程是和被催婚穿插着进行的。它们的相通之处是,很容易发展为对任何事情毫无差别地质询一个原因。 催婚过程中情绪宣泄的尽头总会有一句“这是为什么啊?”当我发现我解释了很多遍但是大家也没太理解之后,我突然发现了这个问题本身诅咒性质非常强:如果无法思考出来... (展开)

什么样的理由是充足的?
(内容和书本身可能没啥关系……但其实也有关系吧。) 在《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中,弗洛伊德分析「意向的遗忘」时谈到:“意向的遗忘并非只是遗忘而已,必定还有未知的终极动机存在。“并且他举了两个例子:恋人和军事机关。对于弗洛伊德而言,在意向的遗忘中,任何理由(属于... (展开)
> 更多书评 17篇
网址: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70433
相关内容
心理书籍:《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赏析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译文心理)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正版图书】》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电子书在线阅读
心理分析苏软软汆肉的日常:探寻苏软软的日常生活与心理动态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教你如何面对100种生活中的心理压力
日常生活管理学案例分析.docx
日常生活管理学案例分析
生活分析的心理咨询
日常生活教育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