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人来太原养老: “住这里真得劲儿”
烤鱿鱼时注意别烤得太老,保持嚼劲 #生活常识# #烹饪基础技巧# #烧烤秘籍#
关注
社区工作人员登门为老两口测量血压。
62岁的李树范和64岁的高洪金是一对来自黑龙江的老夫妻。连续6年来太原“猫冬”后,今年10月份他们举家搬了过来,决定不走了。老两口说:“从饮食起居,到出行便利,再到丰富精神生活,太原的设施及服务都对老年人很友好,在这里养老真得劲儿。”
一眼爱上它
2018年冬天,老两口从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出发,坐汽车、乘火车,辗转来到太原,打算一直住到来年开春。
高洪金的左腿因病导致行动不便,医生叮嘱其要多散步,尽量别受凉,有利于身体康复。老家的冬天,雪下得很大,天气寒冷,多数时候只能待在家里。儿子在太原工作,便让老两口过来过冬。
“同样的季节,但刚到太原就感觉到了差别,太原的冬天太舒服了,相比东北暖和多了。”高洪金来到儿子居住的奥林匹克花园南区后,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里的环境,“附近菜市场、超市、药店等一应俱全,不论是买蔬菜、水果,还是需要衣帽缝补、钟锁维修等,啥都有,价格还实惠。”
那年冬天,两位老人每天到院里遛弯,下雪后也很快有人将路面清扫干净,几乎不影响出门。离开时,他们恋恋不舍,和儿子约好,每年冬天都来。
越住越喜欢
从2018年到2024年,老两口每年都会来太原“猫冬”,对这座城市愈发熟悉和亲近。
太原浓厚的敬老助老氛围,是老两口愿意来的一个重要原因。“生活太方便了,办点啥事,只需‘兜’个圈就能实现;出门有公交,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妻子李树范定期陪着老伴去山医大二院西院区做检查,来回一趟,坐公交路上顶多10分钟。
老两口每次坐公交,刚上车,车厢里就传来“请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语音播报。“大爷大妈,坐这里。”有人立即站起来,招呼他们坐下。司机没有急着开车,等老人坐稳后才缓缓驶离站台。
“我记得刚来那年,小侯陪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过来,给我们免费体检,特别暖心。”李树范夸赞的,是西华苑东社区的社工侯梓萌。她在登记住户信息时得知高大爷腿脚不便,就主动把体检服务送上门。
天气不好时,社区的网格员会入户或打电话,询问有没有事情需要跑腿代办。像这样的关怀,其他独居、空巢、高龄老人也能享受到。这点让李树范非常感动:“社区的为老服务很周到,啥都替我们想到了。”
每年来太原,李树范都会在微信朋友圈发日常“随手拍”。有家乡老友见了,发信息询问:“这是哪里?”老人回复:“太原,这里老好了。”
以后不走了
儿子、儿媳买了新房,把奥林匹克花园南区的房子腾出来给父母住。今年国庆,老两口又从东北赶来,决定以后要定居于此。
“一年不见,竟有点‘陌生’。”老两口这次来,距离小区很近的迎泽大街西段刚改造完,看着焕然一新的路面和沿线新添的小游园,他们一阵欣喜:“这下出行更方便,环境更美了。”
“其实在心里,早已把太原当成了‘第二故乡’。有孩子的原因,更有这里独有的‘城市温度’。”李树范说:“待了一段时间发现,小区里住着不少东北老乡,有的过来帮着照顾孙辈,也有像我们一样举家搬来的。大家都愿意来,这里能不好吗?”
老人坦言,自己向往的生活环境是这个样子:气候冷热适宜、出行看病方便、邻里相处融洽,这些在太原都有。她笑着说:“既能让人住得安心,也能让人活得有滋味。在这里像在老家一样安心。”记者 李涛 文/摄 太原晚报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东北老人来太原养老: “住这里真得劲儿”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75931
相关内容
宜居宜游宜养 外省“候鸟老人”的太原情结“老北京”,老胡同里迎来新生活
年迈老人住房别太大!北京老人房装修注意事项及设计
震惊!老祖宗的育儿智慧,原来藏在这里
北京老太因房东拒租蜗居公厕 大女儿现身将其接走
北京龙振养老太阳宫老年公寓:老年人的温馨家园
十五部京味电视剧,还原您心里的老北京
家里房子应该怎么改造,才能让老人住得好
家里房子该怎么改造,才能让老人住得好
2025年北京养老精选!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养老照料中心最新入住价格/地址/服务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