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为引,蓬江区司法局教育帮扶工作彰显社区矫正力度与温度
生活技能教育不局限于学校教育,家庭、社区和工作场所都可作为教育场所。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生活技能教育# #生活技能教育理念#
“父亲卧床需要照料,自己身体也不好,当时真的感觉走投无路了……”社区矫正对象李某说道。针对其因法律认知偏差误触法网、自身患病需照料重病父亲的双重困境,蓬江区司法局迅速成立帮扶小组。通过“入户走访+需求清单+心理疏导”三同步工作法,精准锁定其“法律认知偏差”“收入来源不足”“心理创伤修复”三大核心问题,制定靶向式矫治方案,更创新性地融入陈白沙心学智慧,以“自得”“自然为宗”“虚静自然”等核心理念,结合中华传统孝道文化,在精神层面上,给予引导与支持,帮助她重塑信心,实现从“被动矫正”到“主动新生”的转变,顺利融入社会。
践行“自得”理念,挖掘坚韧品质
陈白沙心学强调“自得”,即通过自我体悟获得内心的成长与力量。工作人员入户走访李某时,并未急于给出解决方案,而是耐心引导她回顾自身经历,梳理在困境中顽强支撑家庭的点滴瞬间。在交流过程中,李某逐渐意识到自己在艰难处境下所展现出的坚韧与担当,尤其是她长期照顾患病父亲所体现的孝道精神。工作人员结合陈白沙心学中“自得”的理念,帮助她认识到孝道不仅是传统美德,更是她内在力量的源泉。这种自我体悟让李某增强了面对生活挑战的信心,也为她提供了精神支撑。
秉持“自然为宗”,提供适切帮助
陈白沙心学提倡“以自然为宗”,强调顺应自然、尊重个体差异。在帮扶过程中,蓬江区司法局充分尊重李某的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制定“需求清单”,确保帮扶物资切实解决其基本生活所需,避免过度干预,同时,工作人员帮助李某协调民政、医保等相关部门,为其父亲争取更多的医疗救助和生活帮扶资源。这些举措不仅解决了李某家庭的实际困难,也让她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支持,进一步坚定了她践行孝道的信念。
融入“虚静自然”,引导心灵转变
陈白沙心学中的“虚静自然”理念,强调在宁静中实现自我反省与心灵升华。工作人员引导李某在面对生活困境时保持平静心态,学会在宁静中进行自我反省。通过讲述陈白沙心学中关于内心平静与自我觉醒的故事,启发她从内心深处寻找力量,正视过去的错误,逐渐释怀焦虑与困扰。同时,工作人员还结合孝道文化,鼓励李某在照顾父亲的过程中,体会孝道的精神内涵,将其作为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鼓励她积极参与区司法局组织的国学讲座、心学研讨班等活动,通过学习国学智慧提升个人修养,达到“虚静”的精神境界。
在蓬江区司法局持续的矫治和帮扶下,李某深受感动地表示:“司法局的关心和帮助,让我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学习了陈白沙心学和孝道文化后,我懂得了如何在困境中调整心态,也明白了孝道不仅是责任,更是一种力量。我一定会积极面对生活,配合矫正工作,照顾好父亲。”
接下来,蓬江区司法局将继续以“心学护航 暖心助矫”行动,将陈白沙心学智慧与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紧密结合,为更多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帮助,激发了他们内心的正能量,让社区矫正工作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原标题:《心学为引,蓬江区司法局教育帮扶工作彰显社区矫正力度与温度》
阅读原文
网址:心学为引,蓬江区司法局教育帮扶工作彰显社区矫正力度与温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76750
相关内容
綦江区司法局:上门为特殊时期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疏导【法治庆阳】深耕社区矫正监督 筑牢法治矫正防线 ——合水县人民检察院社区矫正监督工作概述
心理疏导助力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真情帮扶促进心理健康
呵护心灵,全力育心——徐汇区社矫局“三化工作法”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垦利区兴隆司法所:创新社区矫正管理 提升教育矫正质量
巧手绘法,法润童心——洞泾镇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法治宣传暨未成年子女暑期关爱活动
秦都区马庄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集中教育学习活动
【寿光】文家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集中教育活动
矫其心 正其行—清油河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心理教育活动
“心理疏导 + 入户关怀 ”三原县黄丝带帮教基地为社区矫正对象铺就“回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