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上岸”后,他们的生活和理想是否交汇?

发布时间:2025-10-23 22:00

如果后方有鸣笛声,可能是因为他们想要超车,谨慎考虑是否让道。 #生活技巧# #驾驶技巧# #快速变道方法#

考研,这条承载着梦想与压力的道路,究竟能引领学子们走向怎样的未来?随着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结束,许多考生开始回想起自己的考研之路。那些曾经的考生现在过得如何?他们的选择是否明智?

刘敏,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通过多元化的实践逐渐明确未来方向。她高考考入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两年后转入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23年,她考研“上岸”本校,继续攻读新闻传播学专业。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刘敏有了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她之所以选择考研,一方面是对新闻专业的热爱,另一方面是对自己职业选择的迷茫。然而,真正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她发现研究生生涯并不如想象中轻松。面对晦涩难懂的社会学与新闻学著作,刘敏一度深感挫败,但她没有放弃。她积极调整心态,解决问题,并尝试不同行业的实习岗位。研一下学期,她在一家MCN公司兼职线上视频剪辑,暑期时又在中国新闻周刊旗下的一个科普类公众号担任撰稿人。这两段实习经历不仅让她意识到自身的潜力所在,更为她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了新的视角。她逐渐明确,相较于纯学术的研究,实践性强的工作更适合自己。

卢梦瑶,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博二研究生,跨专业考研回归生物,重拾梦想与爱情。她的兴趣专业一直是生物,但由于高考成绩不够,改报了山东财经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大一下学期,她听说可以跨专业考研,便立即给自己定下目标。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努力,2020年她顺利“上岸”,考入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生物与医药专业。尽管读研初期遇到很多困难,但“热爱可抵万难”,硕士毕业后,卢梦瑶选择了继续留校读博。在山大,她遇见了更优秀的人,还收获了美好的爱情,已经走入婚姻殿堂。

小谭,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现供职于上海某公立初中。她从二本院校非主干专业本科毕业,三战成硕,最终成为上海市公办初中教师。小谭从小就有个“名校梦”,尽管本科就读于二本院校,但并未阻挡她追逐梦想的脚步。三年备考的艰辛有如翻山越岭,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给了她巨大的动力。考取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后,她遇到了许多良师益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面临更大的挑战,但她坚持下来。如今,师范院校研究生的身份给了她更多底气,成功入职上海公立学校教师。

张恒,山东大学哲学博士,现供职于山东社会科学院。他工作四年后考研“上岸”,硕士毕业后又选择了读博。2020年博士毕业后,他进入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专注学术工作。当初选择考研是因为工作遇到瓶颈,希望通过提升知识理论和调查方法来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东西。读研三年,张恒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世界”。硕士毕业后,他选择继续攻读博士,更加专注于学术。他认为考研是其中一条出路,不必有执念,因为工作几年之后还可以再考。毕竟现在是终身学习型社会,学无止境。

每个人的考研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不仅是学业的提升,更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历程。在考研“上岸”后,他们的生活与理想是否交汇?通过这些故事,我们看到的是,不论未来如何,每一次努力都是值得的。

网址:考研“上岸”后,他们的生活和理想是否交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85098

相关内容

考研不是目的 上生活的岸才是
考研上岸后的美好生活究竟有多爽?
听说,在菏院考研上岸会被“挂”?
负债人交流群:分享上岸后的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
计算机学院参加“乘风破浪,终抵研岸”考研交流会
机电工程学院开展考研交流会
花钱寄宿考研,我是认真的
重磅!2025考研国家线“跳水式”下降!背后真相与上岸攻略全解析
【红树西岸】红树西岸上善智能家居生活 科技+人性=梦想
数字时代的青少年心理:网络社交是否让他们更孤独?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