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在厄第二十》(2)原文·注解·译文
使用在线文献翻译工具帮助理解非英语论文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学术论文检索技巧#
【原文】
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子曰:“无也。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则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
【注释】
修行:修身实践。
治:有所作为。
【译文】
子路问孔子说:“君子也有忧愁吗?”孔子说:“没有。君子在修身实践中,当他修为未有所得时,就会因为有这修为的意识而感到快乐;当他修为有所得时,又会因为自己有所作为而快乐。因此,君子终生都会感到快乐,却没有一天感到忧愁。小人就不是这样,当他想得到却没有得到的时候,他害怕得不到;已经得到了,他又害怕失去。因此,小人终生充满着忧愁,却感到没有一天是快乐的。”【原文】
曾子弊衣而耕于鲁,鲁君闻之而致邑焉,曾子固辞不受。或曰:“非子之求,君自致之,奚固辞也?”曾子曰:“吾闻受人施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吾岂能勿畏乎?”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注释】
致邑:赠送食邑、封地。
【译文】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在鲁国从事耕作,鲁国国君听说这件事之后,就想赠送给他食邑,曾子坚决推辞,不予接受。有人说:“不是您的请求,是国君自己想赠送食邑给你,为什么坚决推辞不受呢?”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施舍的人,常常畏惧别人,施与的人,常常傲视被施与的人,纵使国君给我赏赐,就是他不傲视我,我怎能不畏惧他呢?”孔子听说这事,说道:“曾参的这番话,用来保全他的节操足够了。”
【原文】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
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注释】
赍货:携带的财货。赍,j,怀着;把东西送给别人。
告籴:请求兑换粮食。籴,dí,买入粮食。籴与“粜(tiào)”相对。
埃墨:烟熏的黑土。
畴昔:往昔,从前。畴,chóu,此处语助词,无意义。
进:祭的音记。
【译文】
孔子被困厄在陈国、蔡国之间的时候,随从的弟子已经七天没能吃上饭了。子贡拿着怀揣的货财,偷偷地突破包围,向村夫请求,买回一石米。颜回、仲由在一处破旧的屋下煮饭,有一块烟熏的尘土掉在饭中,颜回就把粘着尘土的米饭拿出来吃了。
子贡在水井边看到这个情况,不高兴了,认为颜回偷饭吃。进孔子处说:“仁义、正直的人,在穷途末路时,会改变自己的节操吗?”孔子说:“改变节操又怎能称得上仁义、正直呢?”子贡说:“像颜回,不会改变节操?”孔子说:“是的。”子贡就把看到颜回吃饭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一个仁者很久了,即使像你刚才所说,我仍然不会怀疑颜回的仁德,这其中或者有什么缘由吧?你暂且一停,我来问他。”孔子叫来颜回,说:“前些日子,我梦见了先人,难道是先人在启示和庇佑我吗?你做好了饭,拿进来,我要进献先人。”颜回回答说:“刚才有尘土掉进饭里,想放在里面不管,那么饭就不干净了;想把弄脏的饭扔掉,就太可惜了,所以我就将粘上尘土的饭吃了。因此;这饭已经不能用来祭祀先人了。”孔子说:“你做得对,如果是我,也会吃掉。”
颜回退出,孔子回头对其他弟子们说:“我对颜回的信任,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大家自此愈加佩服颜回。
网址:《孔子家语·在厄第二十》(2)原文·注解·译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87662
相关内容
道德经第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卖油翁》欧阳修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卖油翁原文、翻译及赏析
《书戴嵩画牛》苏轼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大学之道原文及翻译(带注释)
《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双语译林·壹力文库:流动的盛宴(全二册)
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原文和译文(4篇)
国学经典:《近思录》宋·朱熹——卷四 存养(原文及译文)
《围炉夜话》全文附译文(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