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高境界:无欲无求,不悲不喜

发布时间:2025-10-25 00:17

生活哲学:无他,但求心安,这是最高境界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哲学感悟# #心灵成长感悟#

图片

作者:碧月来源:佛学禅心(ID:foxue1618)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佛曰:“有求皆苦,无求乃乐。”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任谁皆不能求仁得仁,求浆得酒。当自己所求得不到满足时,内心便会焦灼、痛苦。反之,若万事随缘,无增无减,任何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就会得到快乐。这是佛给世人的忠告,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无欲无求,不悲不喜。

01

无欲无求

《无量寿经》中写到:“不计众苦,少欲知足。”世间至苦,莫过于求而不得;世间至乐,莫过于寡欲知足。诗人陶渊明,在担任彭泽县令期间,勤恳工作,却常因不愿巴结上级权贵,不愿包庇地方强权,得罪了不少人。一次,他在湖泊密布的彭泽调查户口,却因不懂得变通,得罪了一个地主大户。原因是这家人为了多占田地,虚报瞒报了人口,陶渊明知道后,就按律法处罚了他。而这地主早就和当地长官沆瀣一气,苟且到一处了,于是他的上司督邮大人便三番五次地以检查工作为由,各种刁难陶渊明。一次,督邮大人又以检查工作为名,要求他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终于忍无可忍,抛下一句:“'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随后辞职归乡。后来朝廷又多次召他担任官职,但生性淡泊的陶渊明都拒绝了。回到乡下的陶渊明,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名句,从诗里,我们看到了他享受的正是无欲无求,恬淡惬意的生活。图片君子忧道不忧贫,物质的世界虽不富裕,但均是自给自足,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富有,却是任何物质都代替不了的。一个人若想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便要舍弃物质上的欲望,在物质上做到无欲,精神上才能无求,从而身心获得自由。“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像远行的旅客,来去匆匆,倏忽而逝。然人生无常,但天地常在,只有让精神回归宁静,才能笑看世事变迁,风云变幻。

02

不悲不喜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悲不喜”是一种淡然的人生态度,是得一时不知傲,失一时不知悲的人生智慧。但世人大多易被眼前的得失所迷惑,使得自己徒增烦恼。“诗鬼”李贺从小才思敏捷,七岁就能作诗,又擅长“疾书”,被当时人称为“神童”。李贺七岁那年,韩愈、皇甫湜去拜访李家,小小的他当场写就《高轩过》一诗,韩愈与皇甫湜皆是惊诧万分,连声赞叹:“天才,天才啊!”而后李贺又通过了由房式、韩愈主持、参与组织的河南府试,同年底,便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但人红是非多,有嫉妒李贺才华的人,便以他的父亲名叫晋肃,和“进士”音相近为由,阻止他参加科举进士考试。虽有韩愈为之作《讳辩》,指出“避嫌名”是不合理的,但终究没能让他继续参加考试,李贺不得不愤怒而遗憾地离开考场。未能参加进士考试,对李贺的打击很大,整日在家里抑郁感伤,最终郁郁而终,年仅27岁。图片李贺少年成名后,并没有如有些天才少年那样“泯然众人”,反而随着年纪的增长,才华更盛、诗名远播,这时的他即便不能参加科举,也大可像柳永那般潇洒肆意的过完一生。但就因他太过在意外界的得失,才导致了最后英年早逝的悲惨命运。人活一世,不过如昙花一现,功名利禄一纸书,不过扬灰于尘土。人们常说:“唯有不悲不喜,方能经得起大悲大喜。”。只有在大喜面前内心平静,方能在大悲之后保持本心,才能从容的面对人生的波涛汹涌,起起伏伏。

03

懂得放下,方得宁静佛曰:”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人生八苦之一,便是放不下。若能万事放下,心无旁骛,内心方得宁静。放下物欲,便能多几分快乐,少几分痛苦;放下贪欲,便能多几分愉逸,少几分忧郁。放下情欲,便能多几分安乐,少几分烦闷。放下权欲,便能多几分怡悦,少几分悲戚。图片古时候,有个开点心店的老板,由于他家的点心做的既漂亮又好吃,不久便远近皆知,甚至有很多外地慕名而来的客人。 这一年春天,当那些慕名而至的客人们来到店门前时,却看到紧闭的店门和贴在门前的告示,原来老板携一家老小去远处踏青了,还贴心地为客人指出当地的很多小吃,保证他们尽兴而归。 据邻居说,老板平时为人亲和,无论什么时候看见他,脸上总是笑呵呵的。而且他淡薄名利,做的点心既比别家好吃又便宜。这次出游,是因为小店客人太多,他想着歇业一阵子,客人的热情淡下来了,再行开业。 按照常理,点心店火了,老板应该涨价,扩张,而他却选择在这个时候出门踏青。 因为懂得适当的放下,不在乎世俗所在意的名与利,小店的老板才会日日脸上挂笑,那是对世间温暖的一种满足。 叔本华曾说:“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 当欲望停止的时候,就会终止一切的渴望,心中才不会失望,我们的幸福感便会增强,快乐自会油然而生。 人生在世,要学会放下,对现在拥有的懂得乐在其中,不必过分在意结果,内心宁静了,日子自然不会太差,幸福自会降临。图片

04

 左宗棠送给林则徐的一副对联中写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悬崖绝壁能矗立千丈,是因为它没有过多的欲望,不会向任何一个方向倾倒。人若能做到没有欲望,便会无所畏忌,亦能达到人生境界的最高点。 无欲无求,才能无所畏惧;不悲不喜,才能经得起大悲大喜;懂得放下,身外无物,身外无礼,方能使内心宁静。 愿世间芸芸众生,皆能摒弃心中杂念,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万事万物,方能心有天地,从容的面对生活,生命才会更加的美好。

网址:人生的最高境界:无欲无求,不悲不喜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87684

相关内容

人生的高境界是真正无欲无求的境界
最高境界的活法:无欲无求,无亲无故,无嗔无怨
人生最好的状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无欲无求的句子(十句顶级禅意短句)
看淡一切无欲无求的说说 对生活无欲无求的短句
嚼菜根谭:有求无欲 ,人生至境!
无欲无求的生活之道
对生活无欲无求的句子精选117条
真正的高手,多半是“无欲无求”的人
无欲则刚:现代人为何越‘不求’反而越富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