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盲 共享美好生活—大渡口网

发布时间:2025-10-27 00:07

社区互动:分享邻里互助,共建美好生活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品质生活点滴# #美好生活体验#

10月15日是第42个国际盲人节,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盲 共享美好生活”。在大渡口区,曾经困扰视力障碍人群的生活难题,正通过一部部智能手机、一系列无障碍改造逐渐化解——他们借助科技的力量打破黑暗壁垒,共享科技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

翟立富通过电脑读屏软件学习电吹管

指尖“触”屏

一部手机开启新视界

“李老师,今天下午过来拜访您,请问方便吗?”10月14日,记者对着屏幕敲下文字,通过微信向54岁的盲人李明强发送了信息。

消息发出仅2秒,对话框便弹出“OK”表情包,紧接着,精准的定位地址也随之发来。看着手机里流畅的互动记录,很难想象屏幕那端熟练操作微信的李明强,已完全丧失视力。

下午3点,记者走进春晖路街道“李明盲人按摩”店,一进门,便看到李明强正握着一部带防滑壳的智能手机,仿佛早已等着展示这份“指尖的便利”。察觉到有人进来,他熟练地举起手机晃了晃,脸上带着些许自豪的笑意,迫不及待地分享这个改变他生活的设备。

“10多年前我就开始用手机了,但那会儿只能用特定的按键或者读屏软件,最多只能打打电话、发发短信,功能特别单一。”李明强一边熟练地演示着手机操作,一边笑着回忆起自己的经历,“现在不一样了,智能触屏手机专门为我们视力障碍人群做了无障碍优化,只要熟悉了指令和键盘,手机银行转账、支付宝付款,甚至刷抖音都能轻松搞定。”作为大渡口区最早尝试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视力障碍者之一,他对科技带来的改变感触颇深。

不过,这份便利并非一蹴而就。刚接触触屏手机时,李明强就碰了不少壁。“智能手机更新太快了,我起初连屏幕位置都摸不准,语音播报又快又密,听完根本记不住操作步骤。”他坦言,有件事至今印象深刻——一次用手机银行汇款,由于没听清提示音,一直转款失败;有时不小心误触了屏幕按钮,软件还会直接退出。但他没被这些困难难住:一方面,他把语音播报速度调慢,一句提示音反复听三遍,确认记住了再进行下一步;另一方面,他还找家人帮忙模拟操作流程,一遍遍地练习,直到熟练为止。

如今的李明强,早已能熟练用手机完成转账、缴纳水电费等日常事务,甚至学会了在购物软件上挑选衣服、比对差价,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屏幕摸不准就多摸几次,语音记不住就多听几遍,对我们来说,比起‘不会’,更怕‘不敢尝试’。”李明强的话语里满是坚定。作为“科技助盲”的直接受益者,一部智能手机不仅为他打开了生活的新大门,更让他主动扛起责任,成了带动其他视力障碍人群拥抱科技的“引路人”。

李明强(前排中)与视力障碍者交流智能手机使用方法

李明强主动承担起了“互助小分队”的责任,通过区盲协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和全区视力障碍朋友们坐在一起交流讨论,手把手帮大家提升智能手机操作能力。“按一下电源键亮屏,双击屏幕打开微信,听到‘语音消息’提示时,向右滑就能听到……”讨论会上,李明强耐心地通过口语讲解+手机语音演示,并在志愿者协助下,把常用功能整理出来,方便大家学习。

截至目前,全区已有上百名视力障碍人群掌握了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逐渐摆脱了“生活难、沟通难”的困境,真正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与温暖。

无障碍改造

智能设备打造便利场景

“以前一个人在家饿了想做饭,用燃气灶总怕出危险,现在好了,电饭煲、微波炉都有语音提示,家里到处都是‘贴心设计’,日子过得踏实多了!”家住建胜镇、患有一级视力残疾的翟立富,提起家中的变化时连连称赞。这份让他安心的温馨改变,正源于区残联推进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

视力障碍者根据语音提示熟练操作智能电饭煲

今年62岁的翟立富,闲暇时常独自在家。区残联工作人员上门走访发现,他独处时吃饭、喝水等基本生活都伴随着不少安全隐患。

“我们始终坚持‘一户一策’,根据每个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定制改造方案,重点围绕‘安全、便利、智能’三个核心推进改造。”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团队为翟立富配备了带童锁和语音提示的微波炉、无障碍智能电磁炉、无障碍智能电饭煲、无障碍报警水壶、读屏软件等科技辅助设备。如今,他只需把食物放进微波炉或电饭煲,通过语音指令控制就能启动操作,轻松吃到热乎饭;水壶烧好水后会及时发出语音提醒,再也不用反复摸索确认,日常生活既安心又省心。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设备无障碍改造带来的便利,还延伸到了翟立富的工作与兴趣中。作为一名按摩师,通过用电脑上的读屏软件记录顾客信息,需要时通过语音播报就能快速找到顾客档案,工作效率大幅提升;闲暇时,他还会用电脑登录音乐网页,借助读屏功能跟着教程学习电吹管——悠扬的旋律不仅丰富了生活,更让他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精神愉悦。

据了解,为切实改善困难残疾人生活条件,区残联在推进无障碍改造工作中始终坚持“精准施策”:工作人员逐户上门走访摸底,详细记录残疾人家庭的实际需求,确保改造方案“量身定制”;改造的设备也十分丰富,涵盖智能语音家电、无障碍数码门铃、燃气报警器、语音体温计等20余种科技产品。从确定改造对象到实施改造,再到建立“一户一档”留存资料,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入微,只为让科技真正成为残疾人生活的“好帮手”。

从李明强靠智能手机突破生活局限、牵头带动同伴共享科技便利,到翟立富家贴心的“智能改造”,大渡口区的“科技助盲”实践,不仅改变了视力障碍群众生活方式,更传递着社会的温暖。截至目前,大渡口区已为视力障碍群众配备各类智能助盲设备200余件,惠及辖区100余人次。

未来,大渡口区将继续探索“科技+助盲”新模式,推动更多智能设备走进视力障碍群众的生活,真正让科技的光,照亮每一位视力障碍者的生活路。(全媒体记者 朱晨鹭 文/图)

网址:科技助盲 共享美好生活—大渡口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88635

相关内容

科技赋能 共享美好 科技助残绽放生活光彩
大渡口:主打一种“生活美学”—大渡口网
科技赋能,共享美好
科技助残 共享美好生活
望城街道: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
科技赋能,共享美好——写在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之际
科技赋能,共享美好——写在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之际
共享美好生活 科技向善发展惠及更多人
梁溪区扬名街道:科技助残 共享美好生活
大渡口:办好民生暖心事 提升群众幸福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