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学院“医”路向阳志愿服务队:借可持续发展理念 点亮乡村学子科学视野

发布时间:2025-10-27 02:52

志愿服务有助于公益活动的持续发展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志愿服务#

(通讯员 肖静 报道)2025年7月,武昌理工学院“医”路向阳志愿服务队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镇第三中心小学,开展“自然科学 生态探索”主题课程。团队以“生态观察、原理拆解、行动落地”为主线,开展了气象科普、可持续理念课、水下生物探秘、自然多样性、三伏夏养小课堂等一系列特色课程,带学生解码自然循环,感受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规律的共生关系。

生态观察课上,团队成员唐雅茜以“落叶为何消失”“小鱼如何‘喝水’”等问题切入,让学生化身“自然观察员”。在绿化带中,孩子们见证“落叶—蚯蚓—沃土”的分解循环,明白“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在蓄水池边,追踪“雨水—植物吸收—蒸腾降雨”的水文循环,理解水资源再生原理;对比绿植与杂草生长差异,懂得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的意义。六年级学生张梓欣分享:“原来蚯蚓是‘大地清洁工’,能把落叶变成养花的肥料!”一周调研中,孩子们用手绘流程图记录自然规律,让“可持续发展”从课本概念变为可触摸的校园现象。

原理拆解课通过实验具象化抽象理念。“自制雨水收集器”课程中,学生用塑料桶、导流管搭建装置,对比雨水收集量与自来水消耗,体会水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模拟生态瓶”实验里,用小鱼、水草、泥沙构建微型生态系统,见证生物依存的平衡法则。这些实验让“循环经济、生态平衡”等理念成为可操作的科学体验,让孩子们明白可持续发展是自然智慧,更是可实践的生活方式。

这段行动实践课的动人之处,在于扎根乡村土壤,让“可持续”从概念变成带泥土气的生活智慧。它不空谈道理,顺着鄢陵农业底色,将剩饭变肥料、废瓶罐种出花——这些有烟火气的实践,贴合孩子生活,让他们明白守护家园不用等长大,手边之物藏着日子长久的密码。更妙的是学生化身宣传员,把课堂发现变成家常话,让绿色理念顺着人情脉络发芽。这哪里是上课,分明是把可持续发展的根,扎进了乡村生活的肌理。

这种“观察—破译—实践”的闭环,让孩子们懂得:守护家乡草木、践行绿色行动,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动体现。正如六年级学生郑一灿所说:“课程让我知道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践行方法。”最后,记者采访到“医”路向阳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杨宁,她表示:“此次实践是我们团队深耕乡村科普的探索,将可持续理念与科学启蒙融合,让乡村孩子发现自然中藏着的‘可持续密码’。”(完)

网址:武昌理工学院“医”路向阳志愿服务队:借可持续发展理念 点亮乡村学子科学视野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89176

相关内容

武昌理工学院健康与护理学院“医”路向阳志愿服务队开启家庭健康新“食”代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医学技术系“美润乡颜”志愿服务队开展实践活动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焕发乡村新活力
药学院食为天春芽志愿服务队 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进乡村 打造体育助力乡村振兴优秀范本
小清扫凝聚大理念,童心种下健康生活新种子 ——广东医科大学予爱笃行志愿服务队学子开展“少即是多”环保特色实践课堂
暑期社会实践|武昌理工学院“暖心同行”云梦向阳志愿服务队成功开展“心理健康”小课堂
以爱为炬 点亮寒门学子求学路 ——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渐暖”志愿服务队活动纪实
志愿服务项目化,服务精准惠民生
机械工程学院开展“志愿服务暖人心 文明社区展新姿”返家乡社区志愿服务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