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文明记忆,斯里兰卡承受双重压力

发布时间:2025-10-28 19:33

斯里兰卡茶园徒步,融入茶文化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冒险旅行体验#

守护文明记忆,斯里兰卡承受双重压力

2025年10月27日 07:22   来源:环球时报   叶倩源

斯里兰卡,这颗镶嵌在印度洋上的璀璨明珠,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着世界的目光。2025年7月,我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展开了为期16天的实地调研。调研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斯里兰卡的文化遗产不仅是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其民族身份与国家记忆的核心载体。然而,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在当代社会变迁与自然环境的双重挑战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保护压力。

斯里兰卡的旅游业高度依赖其独特的文化景观与历史遗迹。从佛教遗址到殖民时期的建筑,从传统节庆到手工艺传承,文化构成其旅游业的灵魂。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深入,斯里兰卡年轻一代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正逐渐减弱,文化传承面临断层,这给以文化为根基的旅游业带来潜在的危机。

在首都科伦坡的独立广场,我看到文化遗迹在自然力量面前的脆弱。作为斯里兰卡重要的历史纪念地,独立广场的建筑主体采用石结构,并竖立了60尊庄严的狮子石像。遗憾的是,由于长期暴露在风雨中,这些石雕遭受了严重的侵蚀,许多雕像的面部细节已模糊难辨,历史的痕迹正在被雨水一点点冲刷褪色。

位于中北部的两大古都阿努拉德普勒与波隆纳鲁沃是斯里兰卡古代文明的重要见证。这里保存有大量古代佛塔与石窟,它们原本应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谐共存。然而,实地调研看到,不少佛塔直接暴露在旷野与树林中,缺乏有效的遮蔽保护。为防止文物进一步受损,当地文保部门不得不在一些遗迹上方搭建简易的铁皮棚顶。尽管这种措施出于应急保护的目的,但其材质与形态同原址的历史氛围极不协调,破坏了遗址的整体风貌与观览体验,反映出文物保护与景观维护之间的现实矛盾。

在东北部港口城市亭可马里的海事博物馆,一位热心的工作人员义务带着我参观。该博物馆展览着涉及斯里兰卡与海洋相关的历史,包括航海技术、海上交往、殖民历史等,具有一定的教育与文化价值。但遗憾的是,博物馆的展陈方式与互动设计仍显传统,未能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观众的参与感与理解深度。

与此相关的是,在与凯拉尼亚大学的一位学者交流时,她表达了对斯里兰卡传统文化传承前景的深切忧虑。她说:“如今,越来越多的(斯里兰卡)年轻人对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的兴趣,超过了对斯里兰卡传统节庆的关注。在饮食文化上也是如此,会烹制传统斯里兰卡菜肴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相反,他们更熟悉也更偏爱西式餐点。”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斯里兰卡民众生活方式的变化,更揭示了文化认同在斯代际之间的断层,本土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正逐渐失去其日常生活的根基。

斯里兰卡在文物保护的观念与技术层面,仍有提升空间。在调研中了解到,部分从事文博工作的人员对文物数字化的意义理解不足,提出“既然有实物,为何还要进行数字化”之类的疑问。

斯里兰卡虽然坐拥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遗产,但在应对气候变化、自然侵蚀以及社会文化变迁所带来的多重挑战时,其文物保护工作依然艰巨。尤其随着国内“Z世代”逐渐成为社会主体,年轻一代更倾向于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与建构认同,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延续面临新的考验。在这一背景下,斯里兰卡的文化保护不仅是一项国内任务,更具有国际合作的价值与紧迫性。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上,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馆长强调,“数字化技术让我们能够以先辈难以想象的方式守护这些瑰宝”。未来,期待中国与斯里兰卡在人文交流、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守护人类在印度洋上的灿烂文明。(作者是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与南亚东南亚学院讲师、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经评论|  中经天天评|  网言众议|  经点热评|  理论前沿|  声音|  经济学人|  经济眼|  观察家|  专题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守护文明记忆,斯里兰卡承受双重压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92957

相关内容

斯里兰卡旅游小贴士
【高考作文】2022届T8联考(二)“重压可承受VS重压不可承受”作文指导+例文
斯里兰卡旅游小贴士 必知的30个生活小常识
暖心守护!他们为老年人搭建“记忆港湾”
从守护生活到守护文明 卡萨帝发布“AI深度科技”
斯里兰卡主流电商平台有哪些?
旧书重温忆华年 原文摘录
山西“西寨古村生活记忆馆”:守护历史根脉 留住乡愁记忆
斯里兰卡旅游有意思吗(安吉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卡萨帝发布AI深度科技:实现从守护生活到守护文明的升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