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之美 | 丁以寿 茶席设计
茶道的美学:茶席布置的色彩搭配和线条设计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日常生活艺术# #茶道艺术#
茶行业考试培训/招聘求职
茶艺师/评茶师/香道/花艺/古琴
|第一节 茶席概论
一、茶席概念
中国古代并无茶席一词,茶席是从酒席、宴席演化而来。
“席,指用芦苇、竹篾、蒲草等编成的坐卧垫具。”(《中国汉字大辞典》)席的本义是指用芦苇、竹篾、蒲草等编成的坐卧垫具,如竹席、草席、苇席、篾席等,可卷而收起。“我心非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席卷天下”(贾谊《过秦论》)。
席,引申为坐位、席位、坐席。“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论语·乡党》)坐正席位。席,后又引申为酒席、宴席、桌席。
虽然唐代就有茶会、茶集、茶宴,明代也有茶室、茶寮、茶所,但在中国文献中未见“茶席”一词。
茶席与茶艺、茶文化一样,也是新名词、新概念。说茶席是新名词、新概念,不意味着茶席就是新生事物。其实,茶席由来已久,有茶艺、茶道就有茶席,只是那时没有用茶席之名。
茶席名称最早出现在日本、韩国茶事活动中。茶席在日本有时也包括茶室、茶屋;茶席在韩国一般是指为喝茶而设的席。

日本茶席
在中国,“茶席”一词首先出现在台湾,继之传播到大陆。
“茶席,是泡茶、喝茶的地方。包括泡茶的操作场所、客人的坐席以及所需气氛的环境布置。”(童启庆主编《影像中国茶道》,浙江摄影出版社2002年)
“茶席是为表现茶道之美或茶道精神而规划的一个场所。”(蔡荣章主编《茶席·茶会》,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
“茶席,是为品茗构建的一个人、茶、器、物、境的茶道美学空间,它以茶汤为灵魂,以茶具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它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共同构成的具有独立主题,并有所表达的艺术组合。”(静清和《茶席窥美》,九州出版社2015年)
“茶席是茶文化空间的一种,是有独立主题的,最为精致的、浓缩了茶文化菁华的一个美妙的茶文化空间。”(周新华主编《茶席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
上述诸家的茶席界定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说,席不同于室、环境、空间概念,茶席只是茶室、品茗环境、品茗空间的一部分,当然是其中核心的部分、必不可少的部分。
因此说,茶席是指在一定空间里布置陈设的具备完善习茶功能的组合体。茶席不仅是为茶艺活动所作的准备,是茶艺演示的前提,同时也是茶艺的组成部分,贯穿茶艺的始终。
二、茶席的构成要素
(一)台桌与铺垫
台桌与铺垫主要起到承载功能。茶席通常是在台桌上布置的,偶尔也可在地板、地面布置,也可是台桌与地板、地面结合布置。在有些茶道、茶艺活动中,炉不上席,则需另配一辅助的小几凳。此外,坐凳(座椅)也是不可少的。台桌可以直接布置茶席,地板、地面则少不了铺垫的衬托。铺垫,是指茶席整体或局部物件摆放下的各种衬托物的统称。
(二)茶器
茶器是构成茶席的基本物件,是茶席上必不可少的器物,也可以说是茶席的核心。茶席上的茶器是以组合形式呈现的,一组茶器完成一定的茶事功能。为达到习茶的实用目的,茶席上必须具备四大项目的茶器。一为主茶器,用以泡茶的各式冲泡器,如茶壶、盖碗、玻璃杯、冲泡杯,以及分茶和品茶的茶盅、茶杯(或含托)等;二为辅茶器,用以方便泡茶、奉茶的辅助性茶具,如茶船、壶垫、盖置、茶荷、茶巾、渣匙、茶拂、奉茶盘等;三为备水器,用以准备泡茶用水与弃置茶渣、茶水的茶器,如煮水器、水瓶、水盂等;四为备茶器,用以存贮茶叶的器具,如茶罐、茶瓮等。
(三)茶花
茶花是用于茶席上的花艺装饰,起到美化茶席的功能。茶花是品茗环境中的一个部分,放在茶席上进行装饰和点缀,以增进品饮情趣。茶花是茶席设计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强调为茶席及茶艺主题服务,使品茗更具生动活泼的艺术氛围。这里的茶花是茶席之花的统称,包括插花、盆景、盆花三类。

插花,是指以自然界的鲜花、叶草为材料,通过艺术加工,在不同的线条和造型变化中,融入一定的思想和情感而完成的花卉的再造形象。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盆景,是以植物、山石及其他构件等为素材,经过艺术加工和精心培育而成的艺术品。运用创作技巧,合理的布局,在各种深浅长宽不同、形状大小各异、色彩质地有别的盆盎中,培育出经过一定艺术造型的树木花草,或经艺术加工的各种山石,使之构成一幅摹仿大自然的景色,并超越山野原状的理想立体画面。
盆花,是在盆钵中种植的植物和花卉。
(四)挂轴及其它
挂轴,是悬挂在茶席周边环境中的书画的统称,是将书法、绘画等作品靠挂于茶席或背后的墙上、屏风上,或悬空吊挂于空中。挂轴由天杆、地杆、轴头、天头、地头、边、惊艳带、画心及背面的背纸组成。挂轴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表现自己想要述说的美感境界与气氛,也可以藉此陶冶自己或其它观赏者的心性,增进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在茶道里,挂轴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帮助主人传达他的茶道思想给来宾。
此外,还有一些其它饰品也可以运用在茶席上。
1.自然物类:如石、植物果实、树木枝叶等。
2.生活用品类:如生活日用品、文房用品、玩具、体育用品等。
3.艺术品类:如乐器、民间手工艺品、演艺道具等。
4.宗教用品类:如佛教、道教用品和法器等。
5.传统劳动用具类:如农业用具、木工用具、纺织用具等。
6.历史文物类:如古代兵器类、文物古董类。
三、茶席的特性
茶席的特性主要有四个,即:实用性、艺术性、综合性、独立性
(一)实用性
实用是茶席最基本的特性。任何茶席都必须能满足习茶的功能需要,可以实际用来习茶,且便于、适合习茶。徒有形式美、华而不实的茶席起码算不得好的茶席。
(二)综合性
茶席不是单一的茶器组合形式,二是融合家具(台桌)、茶花、挂轴等艺术所构成的茶事综合体,是一种以茶器为中心的多艺术架上组合装置。
(三)独立性
茶艺离不开茶席,但是茶席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不仅在正式的茶艺演示之前,可独立展示、供人欣赏。就是在演示过程中乃至结束,茶席虽因茶器的变动而有所变化,但是茶席始终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四)艺术性
艺术性也即审美性,这是作为饮茶艺术的茶艺的必然要求。将铺垫、茶器、茶花等要素在台桌上按照美学原理兼顾实用进行搭配、布置,前后、左右、高低错落有致,茶席整体和谐雅致,令人赏心悦目,具有艺术的美感。
四、茶席设计
“所谓茶席设计,就是指以茶为灵魂,以茶具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它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所共同完成的一个有独立主题的茶道艺术组合整体。”(乔木森《茶席设计》,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
茶席设计就是以茶器为主材,以铺垫等器物为辅材,并与插花等艺术相结合,从而设计、布置出具备完善的习茶功能的一方茶席。
茶艺编创包括主题设计、茶席设计、环境设计、礼仪设计、程式设计等环节。茶席设计是茶艺编演的环节之一,不能以偏概全,要注意与其它环节的分界与协作。茶席设计是局部,它要服务于茶艺编演的整体。静止的、孤立的茶席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它只有融入茶艺之中才能彰显其价值和意义。所以,茶席设计贯穿于茶艺演示的开始、中间和结束,呈现动态变化的茶席。茶席设计必须围绕茶艺演示而进行,脱离茶艺的茶席就是器物的堆积,毫无生命力。
茶席设计是茶艺演示的先声,最先映入观者眼中的是茶席。因此,设计出一个优秀的茶席是茶艺演示的良好的开端。茶席设计的优次,最能反映茶艺编演者的艺术匠心、艺术素养、审美境界。窥茶席设计一斑,往往可以见整体茶艺演示的全豹。
|第二节 台桌和铺垫布置
当代茶艺,除极少数情况,绝大多数都是在台桌上进行的。如果台桌本身的质地、色彩、纹理、形态具有某种质感、色感和艺术性,可以不用铺垫,以彰显台桌的自然之美。如红木台桌古朴而有质感,原木台桌自然而现木纹,仿古台桌喻示某个年代,竹制几台,是乡野的象征。铺垫不是必不可少,台桌上的器物宁简勿繁。善于不铺,也往往能体现茶席设计者的文化与艺术功底。
铺垫的质地、款式、大小、色彩、花纹不同,应根据茶艺主题的不同加以选择。铺排的方法,运用烘托、反差、渲染等手法,或铺桌上,或摊地下,或搭一角,或垂一隅,既可作流水蜿蜒之意象,又可如绿草茵茵之联想。
一、铺垫的类型
(一)织品类
1.棉布
棉布质地柔软,吸水性强,易裁易缝,不易毛边。新步较适合台桌面铺,平整挺刮,视觉效果柔和,不反光。缺点是清洗后易绉,易掉色,须及时烫平。棉布在茶席中多作为表现传统题材和乡土题材时使用。
2.麻布
麻布历史悠久。现代采用机械织麻,因此麻织品也日渐细密,品高质良。麻布有粗麻与细麻之分,均可在茶席设计中使用。粗麻硬,柔软性差,不宜作大块铺设,可作小块局部铺垫,以衬托重要器物。细麻相对柔软,且常印有纹饰,可作大块处理。麻布古朴大方,极富怀旧感,多在表现古代传统题材和乡土及少数民族题材时使用。

麻布
化纤、蜡染、印花、毛织、织锦、绸缎、手工编织等质地的织品铺垫也是各有特色,要与茶艺主题和茶器组合及茶艺师服饰、环境色彩搭配。
(二)非织品类
主要有竹编、秸杆编、树叶、纸、石等。
二、铺垫色彩的选择
铺垫色彩选择的基本原则:单色为上、碎花为次、繁花为下。
单色最能适应器物的色彩变化,即便是最深的单色——黑色,也绝不夺器。茶席铺垫中选择单色,反而是最富色彩的一种选择。
碎花,包含纹饰,在茶席铺垫中,只要处理得当,一般也不会夺器,反而能恰到好处地点缀器物,烘托器物。碎花、纹饰会使铺垫的色彩复调显得更为和谐。一般选择规律是:与器物同类色的更低调处理。
繁花在铺垫中一般不使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选择繁花,往往会造成某种特别强烈的效果。
三、铺垫的方法
铺垫的材质、色彩选定之后,铺垫的方法便是获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所在。铺垫的基本方法有平铺、对角铺、三角铺、叠铺、立体铺、帘下铺等。
(一)平铺
平铺,是茶席中最基本的铺垫。即用一块正方形或长方形铺品,平覆在台桌上。可以是局部不遮沿,也可以满披,四面垂下,遮住桌沿。
不遮沿铺,即在台桌铺上比四边稍短一些的铺垫。或部分遮沿,露出部分台桌沿。

垂沿铺,若铺垫的前面和侧面触地,称完全垂沿;也可部分随意遮,不触地,称不完全垂沿。
平铺是铺垫中较大气的一种,有时在正面垂沿下常缀上一排流苏或其它垂挂,更显其庄重与艺术美感。平铺作为基本铺,还是叠铺的基础。因此,平铺往往又称为基础铺。平铺适合所有题材的器物的摆置,对于质地、色彩、纹饰、工艺上有缺陷的台桌,平铺还能起到某种程度的遮掩作用。
(二)叠铺
叠铺,是指在平铺的基础上,叠加成两层或多层的铺垫。叠铺属于铺垫中最富层次感的一种手法,是常见的铺垫手段之一。
另外,也可由多种形状的小铺垫叠铺在一起,组成某种叠铺图案。
(三)立体铺
立体铺,是指在织品下先固定一些支撑物,然后将织品铺在支撑物上,以构成某种物象的效果。如一群远山及山脚下连绵的草地,或绿水从某处弯弯流下等。然后再在面上摆置器件。
立体铺属于更加艺术化的一种铺垫手法。它从茶席的主题和审美的角度设定一种物象环境,使观赏者按照营造的想象去品味器物。同时,画面效果也比较富有动感。
立体铺,对铺垫的质地、色彩要求比较严格。否则,就很难造成理想的物象效果。
立体铺多用在地铺中,也不排除用在台桌铺中。表现面积可大可小。大者,具有一定气势,小者,精巧而富有生气。
| 第三节 茶器和茶花布置
一、茶器组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茶器是茶席的核心,也是实现茶席习茶功能的关键要素。茶席上的茶器都是以某种功能组合形态呈现,并非单个茶器的堆积。茶器组合,个件数量一般可按两种类型确定,一是基本配置,即必须使用而又不可缺少的,如壶、杯、罐、则(匙)、煮水器等;二是齐全配置,包括不可缺少和可省略的个件。如备水用具水方(清水罐)、煮水器(热水瓶)、水杓等;泡茶用具茶壶、茶杯(茶盏、盖碗)、茶则、茶叶罐、茶匙等;品茶用具茶海(公道杯、茶盅)、品茗杯、闻香杯、杯托等;辅助用具茶荷、茶针、茶夹、茶漏、茶盘、茶巾、茶池(茶船)、茶滤及托架、茶碟、茶桌(茶几)等。
茶器组合既可齐全配置,也可基本配置,以满足习茶功能为前提。选择茶器组合样式主要取决于所泡茶叶和茶艺所要表达的主题,当代茶器组合主要有传统样式、民俗样式、当代样式等茶器组合。
传统样式有煎茶茶具组合、点茶茶具组合、壶泡茶具组合、盖碗茶具组合、工夫茶具组合等。
民俗样式藏族酥油茶茶器组合、蒙古族奶茶茶器组合、维吾尔族香茶茶器组合、回族八宝茶茶具组合、壮族打油茶茶具组合、傣族竹筒茶茶具组合、佤族烤茶茶具组合等。

当代样式有壶盅工夫茶具组合、碗盅工夫茶具组合、牛奶红茶茶具组合、添料茶茶具组合、玻璃杯茶具组合等。
茶具组合的基本特征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融合。实用性决定艺术性,艺术性又服务实用性。因此,茶具组合在它的质地、造型、体积、色彩、内涵等方面,应作为茶席设计的重要部分加以考虑,并使其在整个茶席布局中处于最显著的位置。
二、茶花
(一)插花
插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但在茶席上还是要以茶为主角来搭配与衬托,让人们来到茶席,一眼望去,首先意识到的是茶器的组合,进一步才注意到花在一旁助兴。
茶席插花外观朴实无华,不张扬,不奢华,切合品茗时所追求的淡泊而宁静的心情。茶席插花用材很少,风格新简清寂,内涵丰富,是最富东方艺术精神和品味的一种艺术形式。

1.茶席插花花材
茶席中的插花通常所用花材为鲜花,以山花野卉为佳。有时因某些特别需要也可用干花,但一般不用人造花等。
鲜花插花的特点是最具自然花材之美,饱含真实的生命力,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干花插花既不失原有植物的自然形态美,又可随意染色、组合,插制后可长久摆放,管理方便,不受采光的限制;人造花插花多色彩艳丽,变化丰富,易于造型。
插花所使用的材料不只是花,包括植物枝叶或果实,或只是叶子,还可以是枯枝,也可以是果实。插花在茶席上发挥怎样的功能呢?它可以帮助表达主人的审美境界与茶道理念。插花还能造成茶席的“生动感”和“季节感”,只要有盆花草,整个空间顿时生机盎然,也昭示某个季节的来临。
2.茶席插花类型
茶席中的插花类型通常采用瓶式插花,其次是盆式插花,而盆景式插花等用得很少。
(1)瓶式插花
又叫瓶花,是比较古老而又普通的一种插花方式,剪取适时的花枝,或配上红果绿叶,插于瓶式花器,形成某种造型。
(2)盆式插花
又称盆花,即利用盆钵进行插花,或利用其他类似于盆钵的浅口器皿进行插花。与瓶花相比,盆花的难度较大,需先造型,然后再根据造型,安插花枝和配叶。
(3)盆景式插花
是利用浅水盆创作的一种艺术插花形式,它利用盆景艺术的布局方法,使插花作品形似植物盆景。制作时可在水盆中放置些山石等作为背景和点缀。
3.茶席插花花器
茶席插花花器以清简质朴、高古典雅为特色,质地“贵铜瓦,贱金银”,以铜、陶、瓷、竹、木、漆为佳。花器体量小,多用较小的长颈瓶、矮胖瓶,或是小而古朴的盆、钵、碗、篮等。总之,花器宜小、宜细、宜低,不宜大、宜粗、宜高。花器的色彩不宜艳丽,色彩应素淡。
4.茶席插花特点
茶席的插花一方面受到茶席空间的限制,而且不是以插花艺术为主题,所以不能尽情地发挥。花型大小、花朵颜色要配合整个茶席气氛与主题,所用的花材香气不宜太强,否则干扰了茶味的欣赏。应选择花小而不艳,香清淡雅的花材,最好是含苞待放或花蕾初绽。崇尚简素,忌繁复。插花只是衬托,为茶艺服务,切忌喧宾夺主。至于选择什么类型的插花,要视具体的茶艺而定。
(1)以少胜多
“多多许不如少少许”,花材简约。“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李方膺)。主花小而精,只有一朵两朵,品种单一,或是只有枝叶而无花朵,以体现茶花的谦美风格。
(2)以素为绚
“五色令人目盲”(老子)。取色以素为绚,色泽清雅或是单一。赋色宜清不宜杂,色相宜少不宜多。取色不宜多,多则杂,少则清。
(3)新鲜活泼
花材要新鲜,具有活泼泼的生命力。花则含露微笑,叶则青翠欲滴。
(4)虚实相宜
花为实,叶为虚。做到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5)高低错落
花朵的位置切忌在同一横线或直线上。
(6)疏密有致
每朵花、每张叶都具有观赏效果和构图效果,过密则复杂,过疏则空荡。
(7)上轻下重
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浅色在上,深色在下,显得均衡自然。
(8)上散下聚
花朵枝叶基部聚拢似同生一根,上部疏散多姿多态。
(二)盆景
盆景是大自然美的缩影,是经艺术加工而成的自然美景的片断。模仿大自然的风姿神韵、秀山丽水,在大不盈尺的盆盎之中,塑造出一幅幅活脱的立体画面。所以,人们把盆景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生命的雕塑”。它随季节的变化,给人们显示出不同色调和艺术景观,充满着生机的美。

1.盆景的类型
盆景,一般以某些树木和石块等为基本原料,经一定艺术加工后,配植于盆钵之中而成。根据盆景的制作方法与欣赏目的的不同,以及选用材料与形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树桩盆景以培植植物为主,山水盆景以模拟山水为主。
(1)树桩盆景
树桩盆景简称桩景,泛指观赏植物根、干、叶、花、果的神态、色泽和风韵的盆景。主要选用姿态优美、株矮叶小、寿命较长、抗旱力强、容易造型的植物作材料,根据其生态特点和艺术要求,用修剪、整枝、吊扎或嫁接等技艺进行艺术加工和精心培育,在控制某些枝叶生长的同时,又有意识地去促进另一些枝叶的生长,使之形成多种多样的形态姿势。有的苍劲古朴,老干虬枝;有的枝叶扶疏,横条斜影;有的亭亭玉立,高耸挺拔。
桩景类型有直干式、蟠曲式、横枝式、垂枝式、提根式、丛林式、寄植式等。由于各地采用的树种和制作手法不同,在盆景艺术的表现上就不一样,因此形成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2)山水盆景
山水盆景亦称水石盆景,其选材与制法跟树桩盆景迥然不同。山水盆景的主要材料是山石,采用锯截、雕琢、腐蚀、拼接等技法,模仿山林、江湖等自然景色,布设于雅致的浅盆之中,缀以亭榭、舟桥,配植小树、青苔、花草、人物等小景,构成美丽自然的山水景观。
山水盆景的石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质地坚硬,不吸水分,难长青苔的硬石:如英石、钟乳石、太湖石、木化石等;另一类是质地比较松软,容易吸水,能长青苔的软石:如鸡骨石、芦管石、海浮石、砂积石等。山水盆景的造型,有孤峰式、重叠式、疏密式等。各地山石材料的质、纹、形、色不同,以及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各异,其表现的主题和所具有的艺术风格也就各有千秋。
2.盆景在茶席上的应用
树桩盆景、山水盆景皆可应用于茶席。总体而言,茶席上所选用盆景整体不宜高大。盆钵应低浅小巧,表面清洁、素雅。
(三)盆花
盆花是在盆钵中种植的植物和花卉。在茶席上的使用近似树桩盆景,植株宜小不宜大,盆钵宜小、宜细、宜低,不宜大、宜粗、宜高
第四节 挂轴及其它布置
一、挂轴
茶席挂轴的内容,可以是字,也可以是画。一般以字为多,也可字画结合。书体,篆、隶、草、楷、行各体都可。画,以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水墨画为主。
挂轴书画内容:主要是与茶事相关联的内容,也可表达某种人生境界、人生哲理和人生感悟。
茶席挂轴采取的形式有单条、屏条、对联、横披、扇面等。
所挂的书画要与茶艺、茶道主题相一致。一个茶席中,挂轴不可多,一般一幅即可。

二、其它饰品
饰品在茶席布局中,数量不须多,而且要处于茶席的边、侧及背景的位置,服务于主器物。有效地陪衬,烘托茶席的主题。相关饰品在质地、造型、色彩等方面与茶席中的主器物相融,自然、和谐。
选择误区:目的不明、衬托不准确,与主器物相冲突,杂多而淹没主器物,细小而不显,大而突兀等。
内容选取丁以寿主编《中华茶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茶艺(高等职业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丁以寿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安徽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主编《中华茶道》《中华茶艺》《中国茶文化概论》等大学教材,独著、合著和参编《中国茶文化》《中华茶史》《茶文化学》《茶席·茶会》《世界茶文化大全》等大学教材和著作十多部。
关于茶的100句文案
1.一叶见方寸,一茶现万千
2.茶有益,茶有大益
3.用心做茶,做好茶
4.杯川红,品味四川
5.纯正易武,十年匠心
6.小产区,祥源茶
7.三百年非遗技艺传承,武夷岩茶品质标杆
8.300年家族传承只为一杯茶
9.让您知道大树茶的味道
10.好茶为您,始终如一
11.山一茶,峨眉雪芽
12.平常心,竹叶青
13.大气明理,知己好茶
14.一杯清茶,一抹清香
15.一股来自大自然的清香
16.好茶喝出健康来
17.一茶、一罐、一泡,尽享惬意人生
18.茶,从不高深晦涩,但足够宽广博大。
19.松花飘鼎泛,兰气入瓯轻。
20.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21.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
22.写茶之味,快意通达,
23.疏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24.写茶之形,唯美惊艳,
25.黄金碾畔香尘细,碧玉瓯中白雪飞。
26.写饮茶之感,就更引人入胜了,
27.茗津七碗腋生风,自在逍遥驾日虹。
28.十片建溪春,乾云碾作尘。
29.石碾轻飞瑟瑟尘,乳花烹出建溪春。
30.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31.仙人应爱武夷茶,旋汲新泉煮嫩芽。
32.一帘春影云拖地,半夜茶声月在天。
33.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34.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35.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36.芳香清意府,碧绿净心源。
37.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38.看风小溘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
39.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40.竹无俗韵,茗有奇香。
41.美酒千杯难成知已,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42.茶给了时间味道
43.楼阁雅室中,叶蜷舒春,素琴漫卷。曲几石屏内,云脚初开,花浮乳凝。
44.人间草木,悲喜枯荣。人与茶,杯盏内,尽显精髓。
45.一味口感,变化万千,春水生津,秋香沁心。
46.月升中天,兴阑人散,斑驳茶影,夜色幽绝。
47.探境求索,从心归璞。传承着茶道,亦是传承着人道。
48.不生不灭,观音无相,不增不减,杯底留香。
49.茶若能言,饮者自惭。
50.茶为君,火为臣。盖杯蕰香,茶水涵香,杯底留香,三香合一,方为上品。
51.本能的快乐,让茶树越来越贪心,而收获的幸福,令茶人越来越满足。
52.或绚烂,或平淡,大美不言,却可感知。
53.茶改变着水的味道,而水的形状,也将因茶被塑造。
54.一味茶,是口感味蕾里,水的同心而离居。一件器,是不忍释手间,杯的把玩以终老。
55.茶,象征着东方,心随万境转,无喜亦无忧的通达境界。
56.世界流转,茶的命中注定,人的四海为家。
57.一叶见方寸,一茶现万千。
58.茶,从不高深晦涩,但足够宽广博大。
59.历史的轮廓若隐若现,和今天的生活总会不期而遇。
60.宛若事物的正反两面,茶道带来禅意,愈是足够怀旧,就愈是足够时尚。
61.一茶一味的时尚里,一坐一忘的怀旧中,人们对当下的体会和把握,有着即生即灭,顺其自然的禅宗思想。
62.茶以茶的姿态静谧,水以水的质感嘹亮。
63.风景中,山水皆有来历。
64.温度和草木之间分寸感的对决,焕发着原始的生命张力。
65.人与茶,彼此维系着某种平衡的生存之道。
66.山涧流水,就地取材,灶火初生,幕天席地。
67.伊人款款,筐采盈盈。
68.一流的茉莉花茶,只闻其香,不见其花,芬芳中,是傲然不败的茉莉花魂。
69.杯中悬沉刀剑,云集枪旗,甘香如兰,却幽而不冽。
70.草木与人,宛若同根相生,温柔却暗藏坚毅。
71.探境求索,从心归璞。传承着茶道,亦是传承着人道。
72.茶若能言,饮者自惭。
73.茶为君,火为臣。盖杯蕰香,茶水涵香,杯底留香,三香合一,方为上品。
74.从寂静中醒来,山谷丛林,地孕天养。
75.江南好水,自然好茶
76.任时光煮雨,烹一盏香茗
77.自在清饮,诗意生活
78.每一口都是味蕾的新探索
79.山水,在自然里,也在茶里
80.一杯清茶,品尽人生沉浮
81. 唤醒活力,温和提神
82.花蕾初绽,满口生香
83.杯盏之间,香气自来
84.有特色自然出色
85.好山好水,自然好茶
86.清香一缕,养生百年
87.天然本色,自然出色
88. 茶中上上品,美味香万家
89. 用心做好茶,自然是好茶
90. 健康烦恼,一“茶”就好
91. 喝出的健康,品出的好茶
92. 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93. 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
94. 尘滤一时净,清风两腋生。
95. 煮沸三江水,同饮五月茶
96. 喝“天禄福”,做健康人
97. 喝出健康体魄,饮出美丽人生
98. 为爱清香频入座,欣同知己细谈心
99. 烹雪应凭陶学士,辩泉好待陆仙人
100. 陆羽谱经卢同解渴,武夷选品顾者分香
有意参加茶艺师、评茶师、制茶师的考证培训,可添加小编微信chayishicc联系。
希望更多的培训机构(特别是今年持续开班)和我们私信联系,梳理好对接渠道,为学员提供可选的考证培训机构,也为机构增加招生渠道。
提供一对一对接服务,近期如有以下地区开班,请添加小编微信,为您推荐学员。
山东济南茶艺师培训(有开班);
河南郑州茶艺师培训(持续开班);
广东深圳茶艺师培训(每月开班);
北京茶艺师培训;(每月有开班);
广东广州茶艺师培训(有开班);

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小编将及时删除!
茶书精选
茶艺师网
推荐
更多茶书公众号内回复:茶书库

网址:茶席之美 | 丁以寿 茶席设计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92972
相关内容
(套装3册)茶道从喝茶到品茶+茶道插花+茶席摆设 茶艺文化茶室搭配茶道四季设计案例传统茶文化书籍居家布置茶席方法
2023中国的雅生活茶席创意设计大赛
西安品茶工作室从传统茶艺到全城安排现代茶席打造茶文化盛宴
学茶道、布茶席、做茶点——图书馆“四季美学”课堂之心怡茶道第一期课程圆满结束
当夏至茶席遇上科技,煮茶净饮机让千年雅韵焕新章
“日常之美,一席之地”生活艺术展
现代生活美学——花香茶之道
Vol.9:人文茶道王迎新——以茶事活动,带动新时代云南茶的生活美学
茶馆设计风格和布置案例:侘寂之声/老茶鬼茶会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