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七月的小雨滴。专注女性成长与情感干货,欢迎关注,我在这陪你到老。

节省一个习惯,是生活的细节是日复一日的习惯。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多都习惯铺张浪费,而我公婆却是一个勤劳节约的人,可能老一辈子的人都吃过没钱的苦,知道节省的重要性。
然而节省真的能省下一套房钱吗?其实不然,存钱其实是有技巧的,重要的一点是开源节流,不仅要省钱也要赚钱。
我公婆都是一个经历过岁月蹉跎的人,经过了许多风风雨雨,熬过了无人问津的日子。勤奋赚钱与节省早就刻在他们骨子里。
而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美德,因此我们的家风也要勤俭节约。
1、随手关灯。
出门或者离开一会就要关灯,家里一般每个房间和客厅厨房都有两个灯,只能开灯关弱一点的那个灯。
对于此习惯我经常忘记,有一次我在厨房炒菜把两个灯都开了,后来被婆婆发现就随手关掉一个。
2、节约用水。
每次用洗衣机洗完衣服的水就接到几个桶里面,主要拿来冲厕所和拖地。可能有很多人都不习惯,但是当这种举动成为一种习惯也就自然而然地把水进行二次利用,潜意识里就形成了节约的习惯。

3、用柴火烧水洗澡。
我们家虽然有热水器,但是公公每天晚上七点多就要去楼顶厨房烧水,一年四季都用柴火烧水洗澡,平日有空回去别家捡一些不要的凳子,桌子拿回来当柴烧。
对于当子女儿媳的我们来说是不希望他们那么辛苦,但是老人的思想就是这样,任何东西都节省早已成为一种不可改变的习惯。
4、把旧衣服做成拖把。
那些不穿的衣服会拿来做成拖把,这样就省去买地拖的钱,而且环保。
5、不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我公公是一个极其节省的人,每天去哪里都是踩自行车去,这样既能锻炼身体也能省去油钱,对于上班族的我每天开摩托车去上班一个月也要100左右的油钱。
6、自己种菜吃。
我们家的蔬菜是婆婆和公公一起去地里种的,两老都是勤快的人,以前我婆婆还把种的菜拿去市场卖也能赚点小钱。
总之家里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婆婆说外面的蔬菜也要1-3元一斤,自己种的话就能省下青菜钱,而且还健康。
而我却觉得没有必要那么辛苦,每天早早去地里淋菜,大冬天也一如既往。

7、商场有活动才去购物。
公婆每天都能关注到哪里有活动,哪里商场开业,哪里有大甩卖才去购物。
因为他们深知活动会比平常优惠很多,比如大米会囤上几个月的,肉类囤三到七天的,像纸巾牙膏这些则会囤上一年的。
这样就能省下不少钱,一次性买够下次就不必再花时间去买。
8、洗碗用丝瓜囊。
可能有人不知道丝瓜囊是什么,就是丝瓜长老了就放去晾干,之后把丝瓜皮撕掉剩下的瓜囊可以拿来洗碗,洗得很干净的。
这样就节省一笔洗碗巾的钱。
9、不浪费菜米。
每次煮饭都根据个人的饭量来煮,这样就不会导致剩菜剩饭。
10、纸皮,饮料瓶统一存放起来,等有一定的重量就拿去垃圾场卖掉。

11、一年四季都不怎么买新衣服穿,穿得很旧不能穿了才换新衣服,冬天外套就那么两件,换着穿,都是比较厚实暖和的。
12、毛巾用坏了再买,像大孩子的衣服都是留给弟弟妹妹们穿,衣服坏了就缝缝补补,实在补不了再买新的。
13、每次过年过节给他们,也不舍得用,非得存起来,说留着以后有用得上的地方。
14、每次打煤气都是等降价再打,或者选择最便宜那家来打,虽然只是相差5-10元差价。
15、公公的工资一直都是不动资产,婆婆种菜或者给学校饭店煮饭的工资就拿来补贴家用。勉强够家里的开支。
几十年如一日,勤俭节约,赚到了一些钱才有了今天我们住的大房,有时候作为儿媳的我都觉得公婆很厉害。
养成了这么多省钱的习惯,即使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许多也依然不舍得大花钱。
end~

作者简介:
七月的小雨滴,一个极度敏感却又渴望理性的南方姑娘,热爱码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