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情感性·当代性:“美好生活”的三个美学向度

发布时间:2025-10-30 07:47

个性化定制在现代生活美学中体现个人品味和独特性 #生活知识# #生活美学# #现代生活美学趋势#

摘要:“美好生活”作为有别于西方乌托邦构想的当代中国经验表达与中国智慧显现,不仅指向人民物质层面的富裕生活,更是精神之维审美生活的意义延伸。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中,“美好生活”拓展出人民性、情感性和当代性三个美学向度。“美好生活”以人民和人民性为主体规定,人民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感性生命呈现,成为联结当代政治与美学的重要中介力量;“美好生活”通过审美和艺术介入,实现对政治共同体内部成员感知方式、感知内容的重新塑造,进而引发社会群体的情感认同与审美习性的改变;“美好生活”的构想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当代”与“当代性”,其实践逻辑展现出当代政治从微观路径和感知维度介入并改造人民日常生活的现实可能性。

简介:《民族艺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特稿、前沿话题、学术访谈、特别策划、文化研究、艺术探索、田野观察、书评等。

网址:人民性·情感性·当代性:“美好生活”的三个美学向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96495

相关内容

走向慢速审美现代性
[王德胜]感性意义:日常生活的美学维度 · 中国民俗学网
美式,灵感与个性生活
走向“生活美学”的新的中国性艺术
《情动、物质与当代性》|书讯
台湾的家丨理性尺度与感性美学 共构生活温度
民间艺术的当代形态及其多元共生性
【刘悦笛】当代中国“生活美学”的发展历程——论当代中国美学的“生活论转向”
科学网—物理与美学——理性与感性
优雅女性的美学人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