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森林文化的内涵.doc
园林中的小品雕塑可以寓教于乐,提升文化内涵 #生活技巧# #园艺绿化建议# #园林艺术理念#
《(一)森林文化的内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森林文化的内涵.doc(16页珍藏版)》请在知学网上搜索。
1、 一、森林文化的提出与认识 1.早期森林文化思想的认知 人类在和森林的反复相互接触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森林文化。森林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课题。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的体系,影响并推动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 林学创始人柯塔 (H .Cotta)早在 19世纪出版的《森林经理学》一书中就指出 :“森林经营的一半是技术 ,一半是艺术”。而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 ,或许就是森林文化思想的萌芽。上溯至更早的各个历史时期 ,人们一面不断地认识森林 ,一面不断地从森林中获取生活、生存及精神需求和庇护的营养 ,产生了不断
2、先进的营林技术和各具特色的艺术品。在人类更早时期 ,最早的文化 ,在新旧石器时期之前 ,或者在新旧石器时期 ,许多学者认为人类应存在一个以木器为生产工具的文明年代。因为当时人类生活在森林及森林环抱的环境之中 ,木材是理所当然的生产工具的首选材料。直至现代 ,木制生产工具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人类早期艺术品中 ,如原始岩画中森林狩猎就是一个主要题材之一。人类的这种木器文化、木石文化就是最早的森林文化。所以说森林文化不但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组成部分 ,也是人类文化的起源之一。国际上最早进行森林文化研究的是德国。柯塔认为是森林培育了德国的文化、科学和国民精神,从森林中走出一代又一代杰出的哲学家、思想
3、家、音乐家、艺术家和诗人。在他的影响下,德国在 19 世纪初就开展了森林文化的教育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近自然林业的思想。20 世纪,森林文化的教育与研究在欧洲各国普遍开展。森林文化简而言之就是人类关于森林的文化 2.不同时期森林文化概念的提出与认识 森林文化是人和森林形成的一种互动关系,也是人类经营森林的过程体现出的一种社会现象。邓小贤在《森林文化、森林美学与森林经营管理》中认为:“以森林为背景,以人类和森林和谐为指导思想和研究对象的文化体系”,“是指人对森林的敬畏、崇拜与认识、是建立在对森林各种恩惠表示感谢的朴素感情基础上的反映人与森林关系的文化现象”。但新球在《森林文化的社会、经
4、济和系统特征》中认为:“森林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对森林及其环境的需求和认识及其关系的总和”。 森林文化作为一种概念是在近年被提出来的,目的在于期望人们能够自觉地恢复过去那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此同时,森林文化组织也相应诞生。中国的森林文化研究会在山东的济南成立,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人与森林的和谐相处。台湾的生态保护联盟曾将1999年确定为台湾的“森林文化年”,希望唤起人们对森林的尊重与爱护,莲花县为此组织了“世纪的醒悟为森林守夜”的大型活动,受到民众的热烈响应。国际上一些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国民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一个森林文化的表露.日本的森林文化协会对于日本文化的研究体现
5、在森林文化上,日本人具有森林民族性,日本文化无疑属于一种森林文化。芬兰的英雄诗史《kaIewaIa》展现了芬兰人独有的狩猎与农耕相融合的森林文化遗产。 纵观人类文明的历史,不同时期人们对森林的认识和态度,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征。森林与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森林与诗歌、曲艺、绘画、音乐等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现代以森林为主题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国家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人类生态文化现象的出现,反映了人类对森林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飞跃,同时反映了与之相联系的文化特征——城市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导致绿地与森林的减少;环境与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心理产生的文化效应—导致人们对森林与绿地的向
6、往和渴望。人们开始认识到森林对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价值所在。森林的文化价值是森林价值的重要组成。关于森林文化的概念,郑小贤教授在1999年认为是“以森林为背景,以人类与森林和谐共存为指导思想和研究对象的文化体系;”并指出森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2000年经过进一步研究后提出:“森林文化是指人对森林(自然)
7、
8、 的敬畏、崇拜与认识,是建立在对森林各种恩惠表示感谢的朴素感情基础上的反映人与森林关系中的文化现象。”并且区分为技术领域的森林文化和艺术领域的森林文化。在概念上前者反映了人类对森林的需求,后者反映了人类对森林的认识。在研究人类—森林—需求—认识对森林文化的影响中,发现森林技术是在人类对森林需求利益驱动下产生和成熟的,而森林艺术则源于人类对森林的认
9、识。 由上述分析,森林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对森林及其环境的需求和认识以及相互关系的总和。森林文化亦如其他文化现象一样是精神和物质的相互联系,具有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系统特征。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差异、特定的表现形式和自身发展的规律 二、森林文化的种种定义 1.森林文化的广义: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并由此而创造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即森林文化。换句话说就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与森林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森林文化的狭义:在狭义
10、上,是指与森林有关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 3.森林文化的基本定义:森林文化是指人对森林的敬畏、崇拜与认识,是建立在对森林认识及其各种恩惠表示感谢的朴素感情基础上,反映人与森林关系的文化现象。包括技术领域的森林文化与艺术领域的森林文化两大部分:技术领域森林文化是指合理利用森林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如造林技术、培育技术、采伐技术、相关法律法规、森林计划制度、森林利用习惯等。还包括各地在传统风土习俗中形成的森林观和回归自然等适应自然思想;艺术领域森林文化是指反映人对森林的情感、感性的具体作品,如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文学等艺术作品的总称。其中包括森
11、林美学的内容。我国历代有关森林的诗歌、小说,画家笔下的山水、草木、飞禽走兽,宫廷与民居建筑,园林艺术,家具及工艺雕刻等都属艺术领域森林文化。 4. 森林文化的定义:森林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与森林及其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的关系,以及由此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的总和。森林文化包括森林产品、森林美学、森林哲学、森林制度、森林休闲等多个层面,甚至涵盖生态保护、水土保持等多项功能。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而且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科学的森林文化以尊重森林和自然规律为前提,既强调人类发展和人类创造,也尊重森林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12、权利,将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看待,致力于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传承和弘扬森林文化,有助于人们牢固树立热爱森林、崇尚科学、珍惜资源的生态文明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社会。 三、森林文化的核心与本质 森林文化以人为本,以物为舟(即载体),以情作浆,寓意其中,力求达到物随人意,人物相通的境界。这里所讲的“物”,不仅泛指森林中的一切生物,而且还把与森林相连的山石泉瀑等森林自然景物也囊括其中。森林的人格化和人格化的森林,是森林文化的核心与本质。它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更多的是物的形态(如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园林文化等等)。
13、 四、森林文化的特征 森林文化作为以森林为背景的协调人与森林、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样态,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文化,它是人类处理人与森林、甚至是人与自然关系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综合反映,是人类与森林长期相处形成和发展的文明现象,既具有社会属性,也具有自然属性。“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是森林文化的最高境界,其本质和精髓体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和人文性,森林文化具有创新力、吸引力、渗透力和规范力。 1.森林文化的生态性 森林文化的生态性是森林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生态性即从生态学出发,协调自然同人之间的关系。从目前全球性生态危机看,森林的破坏是一个及其重
14、要的原因,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科学家断言,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陆地90%的生物将灭绝;全球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生物固氮将减少90%;生物放氧将减少60%;同时将伴生许多生态问题和生产问题,人类将无法生存。森林文化无论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都将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保障和支持。森林本身是一种生态、一种生命、一种生机。在物质层面上森林能向人类提供现成的无公害或绿色的食物、材料和能源。森林还可以向人类提供清新的空气,并且能够降解空气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在精神层面上,它能培养人的生态意识、生态情感、生态思维模式,在社会心理上形成主导性的生态文化模式,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生成“生
15、态人”的形象。 2.森林文化的民族性 森林文化的民族性指不同民族在认识和利用森林过程表现出的不同森林背景和不同文化品位。诸多的少数民族,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山地森林环境,其宗教、风俗、习惯、情趣,以及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表达上显出个别性和差异性,正是这种个别性和差异性,造成了森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西方森林文化中,认为树木是一种不可理解的超越自然的物体,从而产生出对树木的敬畏和崇拜,而无论在宗教、神话或民间传说中,都给树木赋予了神的光环。如北欧神话中幻想有宇宙树,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苏美尔人也把宇宙看作从海洋中生长出的巨大无比的树木;《冰洲远古文集》认为“树木的根系深达地狱,绿色的树冠伸
16、入天堂,因此,树木把天堂、人间和地狱联结在一起”;《圣经》记载,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受蛇的唆使,偷吃了伊甸园中善恶树之果而犯了原罪,故而人一出生便有了罪。中国森林文化中亦有树木敬畏和树木崇拜现象,但与西方浓厚的树木神学色彩不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现实的人文色彩,如重人世而不重仙界的人文情结,中国人往往更看重的是森林的物质价值和审美价值。日本森林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源泉,现代日本人的祖先被称之为“森之民”,日本人一直保持着对森林的亲切和敬畏,日本森林文化不仅影响着日本人的精神,并且已经融入到环境保护、环境教育、山村城市建设、区域经济振兴与流域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俄罗斯民族对森林的执著、深厚的热爱,造就了18世纪、19世纪的庄园文化,它是园林、建筑、雕塑、绘画、戏剧等艺术的综合体现。俄罗斯大森林自然原生态中所蕴含的神奇和丰富,弥漫在俄罗斯森林间的神秘、沉静与孤寂,影响了俄罗斯民族的忧郁、感伤、孤独的精神气质和苦难意识。 3.森林文化的地域性 森林文化的地域性,包括所在地民族特质,更多的是体现这一地域的地理和气候的特征。如日本典型的森林文化有照叶林文化和枹栎森林文化,俄罗斯的白桦林文化
网址:(一)森林文化的内涵.doc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401920
相关内容
浅谈中国传统家居设计特点及文化内涵.doc弗林效应的内涵
园林知识之园林绿化的一些小常识.doc
那达慕的文化内涵
【技能满满的大森林之三】净化大气
林语堂生活美学内涵解读,美学论文
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之内涵.doc
阳光森林健康美食文化的核心和理念
开发森林食品丰富大国粮仓
神奇的探险之旅作文400字热带雨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