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散尽家财为抗日筹款15亿元,晚年生活俭朴伙食费一天5角

发布时间:2025-11-11 01:10

一份报告指出,全球每年有约1/3的食物被浪费,这相当于13亿吨,价值高达1.3万亿美元。 #生活知识# #节约生活# #食物浪费#

走进集美,您会感受到这里环境的独特魅力,它如同一块静谧的“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而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遍布各类学校,这些校园的存在,成了集美最深刻的印象之一。

集美的学校数量多到令人惊叹,数量庞大的教育资源是这片土地的骄傲。这里不仅有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义务教育体系,还有一系列职业技术学院,如集美航海学院、轮机学院、水产学院等,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集美这样一个小城,能拥有如此众多且规模庞大的教育机构,真是令人感到敬佩。尤其是那些职业技术学院,它们的办学理念和水平,远远超过了国内许多地方,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

然而,您可能不知道,集美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令人羡慕的教育资源,背后有着一个伟大的推动者——陈嘉庚先生,他不仅是集美教育的奠基人,也是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重要开创者之一。

陈嘉庚于1874年出生在福建同安县。由于同安地理位置接近东南亚,传统上有着浓厚的外出谋生习惯,尤其在清朝末期,更是兴盛一时。陈嘉庚的父亲便是其中之一,随着大潮流,他也前往新加坡开创事业。作为一个商人的儿子,陈嘉庚从小便在米铺中耳濡目染,学到了经营之道。

同安的移民风气盛行,陈嘉庚也在17岁那年随父亲赴新加坡发展。凭借着他在米铺经营中的经验,陈家生意逐渐稳固并开始扩展。然而,好景不长,陈嘉庚的父亲在商战中失利,米铺也陷入了亏损。在此情况下,陈嘉庚挺身而出,接管了家业,并且大胆改良经营策略,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将米铺重新带回了正轨。

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陈嘉庚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有潜力和更高利润的橡胶行业。凭借着米铺的资金支持,他与朋友一起购买了大块土地,开始了橡胶种植,并同时涉足了橡胶轮胎和胶鞋的制造。此举无疑是成功的,不久后,陈嘉庚便积累了丰厚的财富,成为了华侨商人中的“橡胶大王”。其公司在巅峰时期拥有高达1.5万英亩的橡胶种植园,成为橡胶行业的领军人物。

陈嘉庚的成功并未止步于橡胶行业。凭借橡胶事业带来的利润,他的事业逐渐扩展到香皂、食油、纺织、宾馆等多个领域,几乎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因此成为了南洋华侨的领袖人物。

在他事业逐渐有了起色时,陈嘉庚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早在二十岁结婚时,他便拿出父母为他准备的2000元资金,在集美创办了第一所“私塾”。虽然当时的他并不富有,但这已经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重视。随着财富的积累,陈嘉庚更有条件去实现他为家乡教育事业做贡献的愿望。

自1913年起,陈嘉庚开始不断向家乡捐款,设立了包括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在内的多所学校,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此之外,陈嘉庚还深知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自己海外的经商经历中,他更加意识到技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因此,他不仅推动了常规教育的发展,还大力支持了航海、水产、轮机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

由于这些学校大多坐落在集美,所有这些学校都被统称为“集美学校”,并且陈嘉庚被尊为这些学校的创办人。为了保障学子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集美学校的学生从学费、教材到日常饮食等各项费用,完全由陈嘉庚个人及其企业支持,确保他们能够无后顾之忧地专心求学。

此外,陈嘉庚还在南洋地区建立了一批华侨中文学校,让海外华侨的子女也有机会接受教育,弥补了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侨孩子的教育空白。通过这些举措,陈嘉庚展现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与坚定决心。

陈嘉庚之所以将海外积累的财富投身于教育事业,背后有着明确的理念。他曾说:“中国之所以贫穷落后,是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首要依赖于教育。可惜的是,中国百姓能够接受教育的却少之又少,导致了恶性循环,国家和家庭都深受其害。”从这番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教育事业的深切理解与国家的关怀。

1921年,陈嘉庚将自己积蓄的400万捐出,用于建设厦门大学,致力于为中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打造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平台。这所学校,至今仍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象征之一。

然而,随着二战的爆发,东南亚的橡胶行业受到了重大打击。橡胶价格暴跌,陈嘉庚的企业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此时,外资提出收购陈嘉庚的企业,并要求他放弃对集美学校和南洋华侨学校的支持。然而,陈嘉庚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个提议,因为他视教育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业。

陈嘉庚的一生为中国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不仅为祖国捐献了大量的财富,也为教育事业倾注了所有心血。他的故事,是中华民族爱国情怀和为国家奉献的典范。除了教育事业,陈嘉庚也非常关心祖国的灾难与难民,尤其是在抗战期间,他带领南洋华侨为祖国捐赠了大量物资,支持中国的抗战。

抗战胜利后,陈嘉庚回到祖国定居。尽管身居高位,但他过着朴素的生活,每日的花费不过几角钱。即使他的一生捐赠了15亿元巨款,他仍旧保持着简朴的作风。直到1961年,陈嘉庚在北京去世,后来被安葬于集美家乡。回顾他的一生,人们给予了他“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高度评价,实至名归。

网址:陈嘉庚:散尽家财为抗日筹款15亿元,晚年生活俭朴伙食费一天5角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403880

相关内容

解读“嘉庚精神”
陈嘉庚先生故居保护修缮及室内复原工程竣工:还原嘉庚先生工作生活场景 沉浸式感悟“嘉庚精神”
“凉水泡饭”背后的财富神话:日本男子21年省吃俭用只为1亿日元
生活勤俭节约的演讲稿650字(通用31篇) 范文海网
陈嘉庚先生故居保护修缮及室内复原工程竣工
关于勤俭节约护家园演讲稿范文3篇
中年女的俭朴生活美学
华罗庚与统筹方法
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精选15个)
怎样节约水资源的讲话稿范文5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