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文艺“景观”点亮城市更新,创新利用公共文化空间成效卓著——人民政协网
西湖:浙江杭州的著名景点,湖光山色,文化底蕴深厚,是世界文化遗产。 #生活知识# #旅行生活# #旅游景点推荐#
人民政协网12月12日电(记者 贾宁)近年来,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认真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理念,聚力以文化人、以艺载道,将文艺“景观”建设与城市空间重塑紧密结合,将全民艺术普及与文化共同体构建同步推进,在“创新实现共富共美、高质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方面交出了一张有“温度”的答卷。
焕新空间,唤醒老城的一段旧时光
日前,温州“水塔”图书馆因为高颜值在网上又“火”了起来。2023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及图书馆专业委员会(ENSULIB)半年度通讯上发表了题为《从水塔到图书馆:适应性改造让旧建筑重焕生机》一文,让龙港龙跃路城市书房获得了国际关注。
这个有着透明盒子式外观的图书馆是由一座废弃了的80年代老水厂改造而成,巧妙构建了一座篆刻着城市记忆的公共文化空间。在图书馆的玻璃阶梯上,每两阶都醒目地记载城市发展中的大事。“水塔”图书馆藏书25000多册,设有景观休闲区、阅读休闲区、多功能沙龙区、书店、水吧、甜品工作室等多个功能区域,不仅提供图书借阅等基本服务,还定期举办文化沙龙、读书分享会等一系列互动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为社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已经成为了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中心。

温州龙港城市书房已经成为当地社区的“文化灯塔”
更新内容,赋予温州文化青春活力
今年是温州推动实施“微改精提”工作的第7年头,“藏污纳垢”的桥下空间摇身成为体育馆,乱糟糟的农贸市场变得井然有序,冷清的闲置地块开始有了满满烟火气……温州用微改精提这枚“绣花针”,绣出一幅新时代微光焕彩的温州新图景。
温州的老旧街区,在文艺赋美、文化赋能下正实现华丽转身,逐渐成为独具温州质感的文艺新景观。
温州通过“空间重塑、产业升级、循环强化、品质跃升、功能优化、文化驱动”,深入挖掘双井坊文化资源,精妙提炼温州文化精髓,积极培育文旅融合新生态,实现了老城复兴与文化传承的和谐共生。品质餐饮空间、青年戏台、小剧场、多元生活街区、创业复合空间等版块拼合成了多元双井坊公共文化空间。

双井坊实现了老城复兴与文化传承的和谐共生
2024年双井坊入选为温州市重点文化产业资金扶持项目,升级成为双井坊烟火文旅街区。几年来,该街区已成功孵化100多家商户,其中文化类企业达55%,年客流量达800万人次,话题点击率累计超1000万人次。双井坊着力孵化艺术展览IP、脱口秀演绎IP,成功打造了温州喜剧文化旅游的超级IP。让老街区成为温州创新发展公共文化空间的一个新的着力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业者、新文艺群体入驻这里、融入这里、成就这里。
墨池坊,是温州三十六坊中最脍炙人口的坊巷之一,相传以书圣王羲之曾在此临池洗砚而得名。改造后的墨池坊以“一坊六院”文化场景,积极探索“文化+业态”型的可持续运营模式,成为了一个集艺术创作、文化交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文化空间,为温州的文化艺术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

节日期间,温州五马-墨池坊历史文化街区人头攒动
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温州市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巧妙地将丰富的历史文化与当代人民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推动城市更新进程。这种做法既充分利用了老建筑的历史价值,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成为了城市的文化地标,展现了温州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当代创新活力。
网址:浙江温州:文艺“景观”点亮城市更新,创新利用公共文化空间成效卓著——人民政协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408989
相关内容
(文化)浙江杭州:打造民间手工艺文化空间 助力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共绘经济活力新图景——人民政协网
浙江民间文化观察:74个“湖州节”何以历久弥新?
用艺术点亮城市文化空间
“以文惠民”: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品质
多彩文化点亮城市夜生活(文化中国行·深观察)
用艺术点亮城市文化空间(艺坛走笔)
多彩文化点亮城市夜生活
不断升级的杭州公共文化空间 将更多美好送到市民身边
公共空间创新利用 浙江长兴煤山点亮村民多彩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