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10分钟卧谈会,养出孩子高韧性
瑜伽能提高柔韧性和平衡性,建议每天练习10-15分钟 #生活常识# #日常生活小窍门# #日常健身方法#
关注
从2023年开始,我开始有意识地跟孩子沟通,利用睡前的十分钟,聊各种各样的事情
主要是说三个方面:今天三件开心的事情,一件不开心的事情,今天的收获。
我的想法是:
睡前跟孩子互相分享点点滴滴的微小胜利,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孩子对他生活的掌控感,希望他变得更加有韧性。
规则有两个:
1、 这三个话题并不是只有孩子自己说,家长也要表达。
2、 不论多小的事情,只要能让你感到开心或者不开心,都可以说。
说说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现象,是总偏爱记住生活中的重大时刻。
就像看完一部电视剧,最后我们能记住的,总是那些决定性的反转、高潮部分或者大结局。
生活中也是一样,我们往往只去关注那些重大的成果。比如:取得了什么成绩、拿到了什么证书、是否赢得了胜利。
但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早上没有赖床、学习工作效率提高了一点,百米跑的速度快了1秒钟。
以上这些”微小“的胜利,常常被我们忽视掉。
关注重大时刻 VS 关注微小胜利,二者的区别在于:
微小胜利能让人产生对生活的「掌控感」。
有「掌控感」的人,在遇到问题时的复原能力会更强,能够快速调整心情,从容不迫地应对。
举个例子。
我们分别把鸡蛋、纸团和乒乓球,从高处扔下。
你会发现:
鸡蛋掉到地上就碎了
纸团从高处落到地面并不会受损,但是一直躺在地面上;
乒乓球被摔向地面后,还会重新弹起来。
这其实对应了人面对困境的三种心态,像乒乓球的人情绪更稳定,遇到问题时,总能快速地快速复原,然后把重心放到问题的解决上。
以上这些,是我读《韧性》这本书之后提取到的有价值信息。
通过记录微小胜利来获得持续小赢,这个方法尤其适合「高自尊」的人。
现在孩子已经形成了仪式感,不管每天有多累,睡前都乐不得的跑到我们的卧室,搂着我的胳膊,以「你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么?」开头。
最近一件事更是加深了我要好好跟孩子开睡前卧谈会的想法。
开学以后孩子作业变多了,有一天放学吃完饭后,我一如既往地跟孩子说:“去列计划写作业吧“,这时候孩子表现地特别地烦躁,而且他也不像之前那样去列计划,看自己有几项任务,打算怎么做。
当然,咱们得初衷是好的,希望帮助孩子更好地规划时间,但是孩子因为作业多,心情比较烦躁,很难听进去。
这个时候问他为什么不列计划,没有什么作用,因为孩子的情绪在那里了,你跟他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
我只能选择闭嘴。
晚上睡觉的时候,孩子还是照例来到我们的卧室,谈谈今天自己开心的事。
我:“Henry,今天为什么不想列计划了?
:因为作业太多了,我不想浪费时间再列计划了。
我:“你要不要听听妈妈的建议,利用好时间,想办法后面留出一块的时间,画画(孩子一直喜欢画简笔画)、读鲁滨逊漂流记(最近超迷)、跟妹妹玩?
:当然想了,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么?
我:可以看看你之前列的时间计划表,还有什么优化的地方么?
:我现在预估时间预估的特别准,我可以把两项任务中间的休息缩短一点,反正也玩不尽兴,那就少休息会赶紧写完所有的作业,再正儿八经地玩。
我:很好的思路。明天咱们可以试试。
:那看来还是得列计划表才能知道。
三个人并排躺在床上聊天的这个时刻,孩子习惯性地认为是放松的,是温暖的,所以才能把自己的情绪放到一边,就事论事地思考怎么优化自己的时间安排。
对于孩子来说,情感联结是底色,分享感受和情感比事实本身更重要。
其实,我们在哥哥二年级的时候开过一次正式的家庭会议。
讨论的主题是家庭成员手机使用的问题,起因是爸爸每次回到家不陪孩子,自己玩手机。
晚饭后大家一起讨论电子产品(不限于手机)什么时候用、最多用多长时间、如果违反规则应该怎么处理等,哥哥也用笔记了下来,规则中包含爸爸妈妈怎么用,哥哥怎么用,妹妹当时还很小,没有这个意识。
虽然因为时间太长,记录的那张纸找不到了,但是到现在我们都形成了一个习惯,监控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员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学英语时间、游戏时间、微信读书时间都显示的很清楚。
我有时候会想,为什么我们家只开过一次家庭会议呢?
也许是因为:当有严肃的问题需要讨论的时候,家庭会议可以发挥作用。
虽然心理学领域极力推荐涉及儿童的家庭会议,但是实际研究不多。
Quora和Reddit上有一些帖子,很多成年人讨论他们小时候的家庭会议是否有用。
答案是不太有用。
很多人的印象里,家庭会议通常包括分配家务、家长在没有意见和反馈的情况下强制作出决定,比如搬家或者上学;通常由一位家长引导,向家里其他人发布决定,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发言权,甚至还有一些人把家庭会议与厄运将至的感觉联系在一起。
家庭会议的概念似乎是合理的,但就像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一样,细节决定成败,家长不能营造出一种包容的、有爱的、畅所欲言的氛围,好心容易办坏事。
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召开什么样的家庭会议不重要,但是家长如果能够在跟孩子点滴的沟通过程中,展示出家长的包容性,能跟孩子进行建设性对话,放学路上、晚餐期间、一家人一起玩桌游的时候,时时刻刻都可以开家庭会议。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睡前10分钟卧谈会,养出孩子高韧性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410864
相关内容
半月谈丨野孩子=坏孩子?教养=圈养?是什么抹杀了孩子的野性当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韧性?|每周一问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孩子上学前要掌握的10个生活技能:早睡早起
孩子应睡哪个房间风水好?影响孩子的卧室风水
谈谈服饰普通话三分钟(精选10篇)
情绪韧性:培养孩子在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与恢复的能力
孩子到底几点睡最合适?每天至少睡多长时间?孩子的睡眠指南来啦!
早上10分钟搞定营养早餐,孩子学习更出色!
每天10个“1分钟”,亲子教育真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