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哲学家一样生活 原文摘录

发布时间:2024-11-21 05:25

'分享生活,感悟人生,让哲学照亮我们的每一天。——生活哲学短文启示录'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哲学感悟# #生活哲学短文#

按热度排序 按页码排序 有些事情是由我们决定的,而有些事情不是由我们决定的。 拥有良好生活的关键,是珍视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和对缺乏价值的事物漠不关心。 (查看原文)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 塞涅卡警告人们说,奢华利用它的机智来催生恶习:首先,它使我们对那些并非必需的事物产生渴望,接着使我们对那些有害的事物产生渴望。不久,头脑就变成了身体享乐的奴隶。244同样,墨索尼亚斯告诉我们,他宁愿生病也不愿生活在奢华之中。他说,疾病可能会伤害身体,但奢侈的生活却会伤害灵魂,使它变得“没有节制和怯懦”。因此,他认为,“奢侈的生活必须完全避免 如果认真对待斯多葛学派哲学家的劝告,弃绝奢侈的生活,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需要很容易得到满足,因为正如塞涅卡提醒我们的那样,生活的必需品并不昂贵,也很容易获得。 那些专注于奢华的人不得不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获得它;而那些回避奢华的人却可以将同样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更加值得的事业中去。 我们应该获得多少财富?根据塞涅卡的说法,我们的财政目标应该达到定的数额就可以了,它不至于使我们陷入贫困,但是也不要超越贫困太多”。他说,我们应该学会抑制奢华,培养节俭,并且“以没有偏见的眼光来看待贫困24기。他补充说,一个斯多葛主义者的生活方式应该位于圣人和普通人之间的某个地方。248 爱比克泰德在他提出的建议中表现出了更多一些的苦修色彩:他说,我们应该“将身体的需要降到最低限度”。那么根据这个最低限度,我们需要什么呢?食物足以滋养我们的身体就可以了,衣服足以蔽体就可以了,房子刚好够住就可以了。249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斯多葛主义者践行消极想象,所以,尽管他们生活得很简朴,但是比起那些生活在奢华之中却不断渴望更多奢华事物的人们,斯多葛主义者更加能够满足于已经拥有的事物。 爱比克泰德劝告我们谨记,自我尊重、值得信赖和思想高尚比财富更加宝贵,他的意思是,如果获得财富的唯一方法是要放弃这些人格品质,那么追求财富就是非常愚的行为。而且,我们也应该记住,一个人比另一个人富有并不意味着第一个人就比第二个人更好。2... (查看原文) 当你躺在灵床上时,回望过去,你却发现自己浪费了唯一的一次生活的机会。年华度尽你却并没有追求真正有价值额东西,而是把生活挥霍掉了,因为你允许自己被生活中各种华而不实的东西所俘获。 (查看原文) 跟着哲学家学习的人每天都要从他那里待回一点好东西:每天回家的路上都应该变得更加健全一点,或者正走在变得更加健全一点的路上 (查看原文) 他们持续挖掘避免消极情感萌芽的技能,以及在避免不成时消灭这些消极情感的技能。 (查看原文) 根据塞涅卡额说法,斯多葛主义者要寻求发现的,‘就是大脑如何才能始终持续在安稳、良好的进程中,能对自己宽和,能够乐观地看待眼下的状态。’ (查看原文) 在教学的过程中,许多哲学家向他们的学生提供了一种人生哲学:教他们生活中什么事情值得追求,以及如何追求才是最适宜的方法。 (查看原文) 通过阅读古代那些创办学校的哲学家的著作,为自己创立一所虚拟学校。 (查看原文) 如果宗教确实要就生活中什么事情值得或不值得追求的问题向信徒提供忠告,那么他们倾向于以这样一种低调的方式提出,以至于信徒会把它看成是关于如何生活的一项建议而不是一项指示,因此也就有可能忽略这个忠告。 (查看原文) 那些严肃地对待他们的哲学观的人力图日复一日地在生活中践行那种哲学。 做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就是要在生活中践行某种教派的教义,就是要在行动上(甚至服装上)与其保持一致;如果有需要,甚至为它而死。 (查看原文) 一个人的德行并不取决于,比方说,他性生活的历史。相反,这要取决于他作为人的优秀程度——也就是他对生而为人应有的作用发挥得有多好。 (查看原文) 追求德行和追求安宁是一个有德行的循环的组成部分——的确,这是一个有双重德行的循环:追求德行带来一定程度的安宁,安宁反过来又让我们追求德行变得更加容易。 (查看原文) 墨索尼亚斯是以实用主义而闻名的:他对于斯多葛主义的践行者应该如何吃饭、穿衣、对待他们的父母,甚至如何进行性生活,都提供了详细的建议。爱比克泰德的特点是分析,他从许多其他的事情中,解释了为什么践行斯多葛主义能够给我们带来安宁。 (查看原文) 塞涅卡解释了怎样做才是追求安宁的最佳方法。从根本上讲,我们需要使用理性来赶走“所有那些使我们激动或者受到惊吓的事物。 必须把”学会如何感到愉悦“当作一件正事来做。 (查看原文) 我们需要一种技巧来给自己创造一种对于已经拥有的事物的欲望。 我们应该爱我们所有的心爱之物...但是始终都要想到,我们并没有得到可以永远保有他们的承诺——没有,就连我们可以长久保有他们的承诺都没有得到。 如果把时间花在念及所有那些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并且反省如果失去它们我们会是多么想念他们,那么我们就会富裕得多。... 他们分析自己境遇的依据并不是缺乏什么,而是拥有什么,以及如果他们失去自己拥有的东西会是多么想念。 你发现的比满意更值得拥有的到底是什么?是什么东西值得人们牺牲满意去获取? 要警惕,以免对所有物的爱会导致你过分地珍视它们,以至于失去它们会打破你心灵的平静。... 要小心,要成为”命运之恩赐的使用者而不是奴隶“ 任何不能够无线进行下去的人类活动,都必然有一个终结。你生命中的最后一次刷牙、理发、驾车、割草坪或跳房子都是会有的——或者已经有了。将会有你最后一次听到下雪的声音,最后一次看到月亮的升起,最后一次闻到爆米花,最后一次感受到一个小孩在你怀里睡着时的温度,或者最后一次做爱。某一天,你会吃下你最后一顿饭,接下来不久你将进行最后一次呼吸。 (查看原文) 根据爱比克泰德的看法,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选择就是:使自己关注外部世界还是内心世界? 首先,我们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完全能够掌控的事情上。 某人花足够的时间来练习将目标内在化,以便培养出不逾越内在目标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内在化的目标变成他”真正“的目标是有可能的。 一个斯多葛主义的践行者在进行日常事务时,会把控制的三分法牢记心里,将生活的元素分成三个范畴:有些我们能够完全控制的事物,有些我们一点也不能控制的事物,有些我们能控制部分但又不能完全控制的事物。第二个范畴中的事物——他一点也不能控制的——他会放置一边作为不值得担心的事物。这样做时,他会为自己省去大量不必要的焦虑。他会转而关注他能够完全控制的事物和他能够控制一些的事物。当他关注最后一个范畴中的事物的时候,他会仔细地为自己设定内在而非外在的目标,这样他就可以避免大量的挫败和失望了。 (查看原文) 对过去和现在采取宿命的态度,这个忠告和前面一章节不要关注我们不能控制的事物的忠告是一致的。我们对于过去是不能控制的,我们对于现在也是不能控制的,如果我们所说的现在是指此时此刻的话。所以,如果担忧过去和现在的事情,就是在浪费时间。 (查看原文) 我们应时常给自己制造机会,去经历我们本来可以轻而易举避免掉的不舒适。 试图避免一切不适的人,比定期接纳不适的人更有可能得到不舒适。后者可能比前者有一个宽的多的”舒适带”。 马可说,从更概括的意义上讲,如果不能地址快乐,末了我们就只能扮演奴隶的角色,“在自我利益的每一次拉拽之下像牵线木偶那样乱颤”,而我们就将在“不断抱怨今天和不断哀叹明天”中度过一生。 毅力就像是肌肉中的能量:人越锻炼肌肉,肌肉就变得越强状;越锻炼意志,意志也变得越强壮。的确,长期践行斯多葛主义自我否定的技巧,斯多葛主义者就可以把自己改造成具有非凡霹雳和自控能力的人。他们能够完成别人害怕去做的事情,也能够避免别人无法抵制去做的事情。结果,他们能够彻底地控制自我。 (查看原文) 你今天治愈了自身的什么病患?抵制了自身什么弱点?你在哪些方面显示出有所进步?——塞克提乌斯 处理日常事务时,我们应该同时扮演参与者和旁观者这两个角色。...我们应该持续不断的问自己:我们是由自己的理性主宰,还是由别的什么东西主宰。当确定不是由理性主宰自己时,我们应该问一问,是什么东西在主宰我们。 最要紧的事情,并不是滔滔不绝地讲述斯多葛主义原则的能力,而是根据这些原则来生活的能力。 (查看原文) 斯多葛主义者珍视安宁,也因为他们懂得别人有能量来搅乱自己的安宁。 斯多葛主义者建议我们避免与价值观被服饰的人做朋友,以免他们的价值观污染我们。相反,我们应该追求分享我们(正宗斯多葛主义的)的价值观,尤其是那些遵循这些价值观且在生活方面比我们做得更好的人来做朋友。在享受这些友谊的同时,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们身上的优长之处。 我们还能通过抑制我们对别人的想法,减少别人对我们生活的消极影响。比如,他劝告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去揣度我们的邻居在干什么、说什么、想什么,或者策划、图谋什么。 侮辱你的不是那个辱骂或者打击你的人,而是你认为他们正在侮辱你的这种判断。 如果某些外界的事物伤害了我,那只是我自己的过错;我本应该采纳完全不同的价值观。 如果你一直不在乎社会地位,你的生活就会好很多。首先,不用浪费时间去竭力奉承某个人。再则,你还会使这个人丧失了只是不邀请你参加宴会就使你感到苦恼的能力。 为了赢得别人的赞赏,我们将不得不采纳他们的价值观。... 在试图赢得别人的赞赏之前,我们就应该停下来问问:他们的成功理念和我们的是否一致?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在追求他们所珍视的无论什么事物的时候,是否获得了我们所珍视的安宁。 如果习惯于奢侈的生活方式,这当中确实存在着一种危险,那就是我们将失去从简单事物中获得快乐的能力。... 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竭力避免的正是沦为这种鉴赏家式的受害者。...我们应该像喜欢简单的饮食一样,喜欢简单的衣着、房屋和家具。...当发掘自己想要某种事物时,我们应该停下来问自己这个欲望是自然还是非自然的,如果是非自然的,那么要不要满足应该三思而后行了。 一个安于自己微博收入并且依靠少量的钱就能使自己过的富足的人,是真正富有的人。 流放可能剥夺了他回归祖国的权力,但没有剥夺他忍受流放的能力。 (查看原文)

网址:像哲学家一样生活 原文摘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68580

相关内容

生活与美学 原文摘录
新书速递 |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你的人生,也许就差这本哲学书
生活艺术 原文摘录
攀岩人生 原文摘录
作家的信念:生活、技巧、艺术 原文摘录
经典人生哲学语录精选
生活的哲学【全本
《哲学生活》第一课生活处处有哲学.ppt
生活哲学??????作者:夏一文
生活中的哲学作文800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