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留客足鸡豚——浏阳饮食生活习俗
发布时间:2024-11-24 14:16
重阳节登高,习俗源自祛病延年。 #生活知识# #传统文化#
刨薯丝
俗称鱼肉为大荤,禽蛋鳅虾为小荤,豆腐蔬菜为素,俗称小菜。肉类有鸡、鸭、鱼、猪、牛、羊肉等。南乡大瑶喜吃驴肉。一日三餐有荤腥的,仅官绅富豪人家而已。一般人家只有逢年过节或来了客人才有肉吃,叫“打牙祭”。平素能捡(买)豆腐、端水豆腐、弄点火焙鱼、淡干鱼、蒸鸡蛋之类就算不错。龙伏镇沈家大屋的掌门人,在外做生意偶然回家,看到餐桌上有豆腐,居然大发脾气:“大吃犹如小赌。你们如此大吃大喝,迟早会家空业尽。”沈家当时属于殷实之家尚且如此,由此可见家庭饮食的节俭。令现代人不可想象的是,蛇肉、狗肉、蛙肉、螺头长期被视为厌物,不仅不能上正席,而且不准在灶上烹饪。现已成席上珍肴。西乡狗肉、官渡嗍螺已经成为浏阳名菜。过去大人不让小孩子吃猪脑、鱼籽,说是吃猪脑会头昏,吃鱼籽数数不清。请手艺和收割季节早餐忌吃猪血,插秧时忌吃鸡肉,说是兆头不好。官渡镇桂园山庄举办的吃嗍螺大赛
浏阳电视台摄制的官渡嗍螺文化专题片
“围山公社”的桃子
相台春酒业出品的手工小曲酒
县城居民一般饮用河水和井水。至于山区,很多人家自古就食用“自来水”,他们用竹枧将山后清泉引入家中水缸。夏天,城乡都喜欢饮用凉茶,即用金银花、淡竹叶、夏枯草、车前草、薄荷之类,加上石膏煎水代茶,既香甜可口,又清热解暑,利尿解毒。茶叶多自产自制,也有用黄荆叶等代用的。北乡则爱吃茴香茶,即在茶叶中加川芎和小茴香,饮后有祛寒止痛、健胃祛风之功。相传古有一妪,常恶心呕吐,小腹冷痛,久治不愈。一日,她无意中喝下泡有茴香的茶水,顿觉异香扑鼻,渐成嗜好,多年顽疾竟不治而愈了。邻里得知,竟相效仿,遂有喝茴香茶之习。北乡的习俗,主人是不让客人面前空着茶碗的。客人喝完一碗茶,主人马上又会端一碗来,直到客人不再喝为止。由于浏阳人离不开茶,故把茶与饭并称,问人家有几口人,常说“有几个人吃茶饭”。传统浏阳酒席,一般为“十大碗”,意为十全十美,碗碗讲究色、香、味,且份量足。传统“十大碗”中有咸鲜味菜5道、甜味菜1道、咸辣味菜4道,体现选料广泛、注重熬汤、烹调得法、地方风味的特点。贫穷人家有以木鱼代替真鱼的,给客人一个“有余有剩”的观感,实际上无鱼可吃。上菜顺序定有规矩,原则上是平肚和菜打头。如今,农村摆酒席还保留“十大碗”的风俗,市区摆酒席则多有变化,融汇各种菜系,吸取各地精华,创出自家品牌,但万变不离浏阳菜的特点。外地人品尝浏阳菜后评价甚高,认为与湘菜、川菜相较并不逊色,且自成一体。在浏阳,“吃”具有比较丰富的社会涵义。首先在人们婚嫁丧娶等大事中,总是以吃作为其重要内容。其次,“吃”也是人们重要的社交手段之一,朋友之间相互往来,一定要盛情招待,以示主人的热情、豪爽。家中吃饭时来了客人,一定要邀请一起进餐。平常居家饮食就坐一般较为随便,但有老人和客人时,尤其是婚丧喜庆摆酒席的时候非常讲究。以正对大门的座位为上席,为尊者坐。只有坐上席的人动了筷子之后,其他人才能夹菜。大摆筵席的时候,需要请专门的帮忙师傅安排坐席。客人到来家中女人一般不上桌,只有在厨下吃或客人吃完后才能上桌。即使在社会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部分乡村仍然遵守这一旧俗。 得天独厚的饮食资源,使浏阳的饮食在制作方法上自成一派,体现了浓厚的浏阳特色。与之相生相伴的饮食民谚、民谣和民歌,更俯拾皆是。它源于生活,揭示生活,通俗易懂,便于记忆。“炒菜冒法,油煎火腊。”这是对浏阳烹调主要方法的一种注释。“火要空心,人要实心。”这不仅说明生火的道理,还阐明做人的真理。“冬吃萝卜夏吃姜,郎中先生卖婆娘。”这是对萝卜和姜药用价值的最好阐述。“出门看天,看菜吃饭。”这句谚语的后半部告诫人们吃饭时要考虑别人,不能一昧只考虑自己的需求和口味。“鱼吃跳,猪吃叫。”传说厨艺过硬的大师傅所做的红烧鲤鱼,刚端上桌的时候鱼嘴还在不断地蠕动,其味道之鲜嫩是无法形容的。“买肉要肥,吃肉要精。”这句谚语道出了生活窘迫的小市民既想要肥肉炸油、又想要瘦肉做菜的两难心态,真有点熊掌和鱼难以兼得的意思。“熬糖打豆腐,称不得老师傅。”说明熬糖、打豆腐师傅如履薄冰的心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杀猪宰羊,厨子先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豆腐掉在灰里面,拍不能拍,打不能打”“三杯充大道”“酒不单饮”“大吃如小赌,坐吃山空”“少吃多试味”“无酒不成宴”“早餐要吃好,中午要吃饱”等不一而足。这些谚语有说理、有规劝、有揭示,充分说明了浏阳人在饮食中对生活的领悟。诸如此类的俗语还有很多,它是浏阳人千年智慧和经验的结晶。附录:浏阳特色美食浏阳蒸菜:起源于浏阳河上游大围山脚下,隶属于湘菜系列。蒸菜的形成跟浏阳客家人的做饭习惯很有关系,过去的农村家庭人口都较多,农活也多,午餐晚餐没有太多时间来做,因而他们通常早上就一次把三餐的米饭都做好,用大锅烧水,烧开后把米倒入煮至六七分熟,然后再捞起来放入饭甑蒸熟,而整个蒸煮米饭的时间可达一两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在煮饭的间隙就会把菜配好,待蒸饭时一起放入饭甑,最后饭熟菜熟,一起出锅。既节省时间又能做出美味。浏阳蒸菜具有食材独特、营养健康、原汁原味、方便安全的特点,在蒸制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营养成分。基本菜品有干扁豆蒸腊肉丁、清蒸火腿肉、剁椒蒸土豆、清蒸腊肉、清蒸鸡蛋等上百种之多。2011年中国烹饪协会授予浏阳“中国蒸菜之乡”称号。2013年浏阳蒸菜获得“中国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浏阳蒸菜连锁店“蒸浏记”开到了全国各地
浏阳腊味:乡人在冬天喜好将猪肉、牛肉、驴肉、猪舌、猪肝、猪肠、鱼、鸭、鸡等用柴火熏焙。熏猪肉称腊肉,因腊月熏制故名。浏阳的腊肉、腊味堪称一绝,历史渊源久远。每年冬至后,农户人家杀了过年猪,就要熏制腊肉、腊味,以备正月里待客,所有的畜、禽肉及其内脏,鱼类及豆腐均可熏制,熏制前先用盐腌渍一段时间,然后悬挂在火塘一米多高处,燃木柴、树蔸、锯屑、谷壳、米糠熏制,冬季取暖,一举两得。熏制时宜文火慢熏,半月后取下洗去烟垢,晾晒干爽,色泽金红。如浸在茶油缸里,可经年不坏。腊肉腊味可蒸可炒,“蒸五花腊肉”“冬笋炒腊驴肉”等,令人大快朵颐,食后难忘。“蒸浏记”蒸菜馆出品的浏阳腊肉
白沙豆腐:白沙豆腐,浏阳一绝,产于浏阳河源头白沙古镇,以色香、味美、口感细腻著称。其精选本地优质黄豆为原料,采用传统石磨手工制作工艺,取浏阳河源头泉水,制作出如珠玉琥珀、色泽晰白、手触滑润、口感细嫩的豆腐,作为款待上宾之主菜,馈赠亲友之佳品,深受本地市民和广大游客喜爱。捞刀河源头的社港豆腐与浏阳河源头的白沙豆腐齐名。围山公社出品的“白沙豆腐”
浏阳扣肉:扣肉是萍乡饮食风俗中的压轴大菜,无论是祭祖扫墓;或逢年过节;或百家酒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款主菜。扣肉制作虽较繁杂,但浏阳家庭均能为之。挑选肥瘦相间的猪五花肉,切成约15cm见方,烧锅放水将切好的五花肉块放入,水滚时将浮沫撇除,转小火煮至竹筷能轻易插穿肉块,煮过肉的原汤留下待用。取出肉块沥干水份,趁热将各个面都涂上酱油跟酒酿汁混合的滷汁(酱油与酒酿汁各半,没有酒酿用蜂蜜也可),用滷汁将肉块腌浸片刻。然后放入八成热油鍋中加盖炸至无爆响声,表面呈金黄色即可,炸好的肉块,趁热放回原先煮肉的原汁汤锅中,开大火煮滚,肉皮会呈现皱纱状,又称“虎皮扣肉”。捞起晾凉后切成条块状,排放在扣碗中,接着,将豆豉、蒜头、红腐乳压烂成茸,放入碗中,加入干红椒末、精盐、酱油、姜片,调成味汁,倒入肉内(扣肉时的边角余料填入碗的中间),然后将整碗扣肉放锅中用大火蒸至酥烂,取出泌出汤汁,反扣入盛器中。最后,将原汤调味勾芡,浇在扣肉上,顶部放上炒香青蒜辣椒。美林美食酒店出品的“浏阳扣肉”
大围山烟笋:“烟笋”是大围山最具代表性的竹林瑰宝,被誉为“竹林海参”。把鲜嫩爽脆的大竹笋用清澈甘润的大围山泉水一煮,香气四溢,再用木炭文火焙烤至干,熏制成黑褐色的笋干,这就是“烟笋”。它既便于储存运输,又风味独特,令人一尝难忘。以其烧肉,肉味甘美,而笋味绵长。烟笋富含的长纤维对人类的肠胃内壁具有极好的“清扫”功能。大围山烟笋必须经过三浸三煮一煨制,才能成菜。首先选料必须选用大围山个大质嫩肉质厚实的笋,经过三浸三煮,待烟笋全部涨发好了才切成细丝,加以鸡汤小火长时间煨至入味,这时才能吃到味道鲜美口感脆爽的烟笋丝。蒿子粑粑:由糯米粉和蒿子混合做成,颜色墨绿。做粑粑时把蒿子拌入少量的米粉熬成糊状,把熟糊铲入备有大量生粉的木盆内,揉到又糯又匀、干湿适中为止。然后分解成若干如小孩拳头般大小的小坨压扁,装入木甑中蒸熟即可食用。在春季将蒿草采来晒干储存留用,年底做腊月蒿子粑粑,可存放到次年2月底,其保鲜时间之长,更是别的粑粑不可同日而语的。官渡嗍螺:将田螺去壳,取出螺肉,剔除肠肚,洗净沙粒,加入薄荷、紫苏、茴香、韭菜等香料拌制入味,再置入螺壳内,下锅翻炒,制成味道鲜美的官渡嗍螺。嗍螺味愈纯,则气愈香,其制作工艺与千年古镇的历史一道流传至今。吃嗍螺也是众生百态,只见一位食客拿起一颗做好的嗍螺送到嘴边,嘴巴使劲一嗍,只听“嗖”地一声,肉入口,壳分离,一副特别陶醉的样子。也有的食客用力一嗍,肉没出来,被嗍出来的汁呛着了,鼻涕眼泪止不住地流。也有的食客就是嗍不出来肉,用牙签将肉挑出来放入嘴巴,这样却品尝不出真正嗍螺的味道。可见,除了制作嗍螺外,吃嗍螺也是一门“技术活”。官渡嗍螺已入选浏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后语:作者正在创作《风俗里的浏阳》一书。欢迎各位读者在留言中提供素材,提出意见。下一篇将介绍浏阳筵席的座次问题,各位如果有什么关于请客就座的故事,有请惠赐。
感谢熊剑、钟子平、林佳卉、彭诚、李杏义、潘登等朋友友情支持图片、视频。
浏阳风俗系列
浏阳节日习俗之中元:七月半 鬼乱窜(内附12大禁忌)
龙舟竞渡话升平 ——浏阳端午习俗漫谈
月到中秋分外明 ——浏阳中秋习俗漫谈
浏阳俗语集
浏阳俗语集(第二辑)
浏阳俗语集(第三辑)
浏阳特产系列
蒸 飨
菊石之恋——写给浏阳菊花石雕
酒是故乡醇
网址:丰年留客足鸡豚——浏阳饮食生活习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36509
相关内容
西安饮食生活习俗 饮食习惯与日常饮食(1)德国留学生活饮食习惯
二十四节气饮食养生习俗
豚鼠怎么养豚鼠的生活习性
生活习俗
花毛豚怎么吃好?花毛豚的美食制作方法整合
德国留学生活饮食有哪些习惯
扬中河豚:“惊险”美味俏江南
作为中国人一年当中最为重要的节日,春节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
浏阳两所“爱晚”老年学校完成提质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