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我国各学科的应用研究综述
跨学科学习路径2:利用项目式学习,设计综合项目,实践各学科知识的应用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跨学科学习路径#
项目式学习在我国各学科的应用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Various Disciplines in China
1. 概念概述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动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教师通过支持、建议和指导为学生提供一些关键素材构建一个环境,学生通过分组在此环境里主动探索,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推理解决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来学习。项目式学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和本组队员合作弄清楚已经知道的、需要知道的、从哪里知道以及如何获得新的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信息,所以它培养的是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计划项目以及控制项目的实施、如何加强小组的沟通和合作等方面的技巧和能力。
关于项目式学习的概念,国外学者Harmer和Stokes认为“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有限指导下,在协作小组中解决实际问题,以获得高阶思维技能” [1] ;Dolmans等人认为“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创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 [2] 。国内很多对项目式学习有研究的学者和教育者对此也给与了相关的定义,李志河等认为项目式学习就是“学习者针对某个具体感兴趣的学习项目,最优化的合理利用学习资源来解决项目的相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从解决问题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技能并获得发展性的学习” [3] 。
2. 学科文献分析
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累计整合国内外期刊文献总量达2亿多篇、在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7万多个机构用户、1.2亿个人用户,年下载量23.3亿篇次等,已成为最大的中文数据库服务商 [4] 。中国知网目前收录7556种各类期刊,其核心期刊、重要评价性数据库来源期刊收全率达到99% [5] ,它的权威性得到国内大部分学者的认可,确保了笔者研究的可靠性,所以笔者选取CNKI作为研究数据的来源。
依据“项目式学习”主题检索的方式,通过精确检索,截止2023年5月,中国知网总库已收录相关文献共2459篇,笔者按学科分类进行统计分析,旨在研究“项目式学习”在高校思政课课程中的应用程度,希望从中探索出一个能够改善目前高校大学生学习思政课效率不高、上课成效不好的学习方法,所以该研究从中选取学前教育29篇、初等教育657篇、中等教育1438篇和高等教育73篇进行分析研究。
2.1.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的29篇文献,此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 幼儿能力培养篇
方汉铮的《“项目式学习”在自主探究活动中的运用——以大班自主探究活动“花生米变形记”为例》,该文献通过教师带领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种植花生,观察花生的生长变化,得出花生生长的必要环境条件,以及收获后把生花生做成熟“糖衣花生”的过程,使幼儿进行自主探究,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以幼儿兴趣为基点、以主动学习为主要方式、以培养促进幼儿探究能力为目的的活动” [6] 。庄敏的《依托项目式学习培养幼儿学习品质——以中班“小金鱼之家”项目为例》,通过“结合幼儿园开展的‘趣玩乐行’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以‘小金鱼之家’的搭建为载体,以为小金鱼营造更好的生存环境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探究行动” [7] ,旨在培养幼儿自主探究、形成新知识框架、通过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郑晓双、汪洁萍的《项目式学习对5~6岁幼儿问题解决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以问题为核心,将幼儿进行分组,通过设计与实施三轮项目式学习活动进行教育培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项目式学习能够有效促进5~6岁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8] 。还有臧晓国的《浅谈如何开展幼儿园PBL项目式学习——和幼儿一起探究“牙齿二三事”》 [9] ,杨露的《基于STEM理念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培养5~6岁幼儿创造力的行动研究》 [10] 和周家欣的《项目式活动提升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教育实验研究》 [11] 都是关于幼儿能力的研究文献。
学前教育注重孩子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以上“项目式学习”研究采取了以“学习项目”为中心,遴选出有学习价值的内容,通过问题驱动、广泛合作、深入探究等,促使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幼儿的个体创造力、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2) 教师能力篇
王悦同、姚蕾的《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幼儿教师体育教育能力培训模式研究》一文,针对目前幼儿教师培训存在形式单一、有效性低,幼儿教师对培训内容不满意,对幼儿体育教育进行的相关培训力度不足等问题,探讨了利用项目式学习这样一种教育方式和思维方式,在幼儿教育培训中可使讲授者变为引导者、学习者变为积极的探索者,可有效提高参与培训教师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12] 。邱雪华的《从“知识的传授者”到“知识的共创者”——幼儿园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转变》,介绍了深圳市第三幼儿园从2011年至今经历了从综合性主题活动到项目教学,再到项目式学习三个阶段的课程变革。通过课程改革,利用项目式学习在授课过程中的体现,使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到“知识的共创者”发生了转变 [13] ,这种转变正是新时代教育的一种创新。
(3) 家园共育篇
2019年年底疫情的突如其来,居家防疫政策让原有的家园共育的模式发生了改变,借助家庭项目式学习推进家园共育的实践路径和过程指导策略,论证项目式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幼儿探索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了家园联动。张菁、张潇月在《基于家庭项目式学习的探索实践》一文中指出,“家庭项目式学习,即在家庭中开展的,以幼儿为主、家长为辅,结成学习共同体,通过亲子合作的方式进行一系列逐步深入、逐层递进的探究活动。家庭项目式学习让家长将关注点放在了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上,在亲子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优化亲子关系、提高亲子互动质量。教师恰如其分的支持既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开展,也丰富了家长的育儿策略,提升了家长的育儿信心,增强了家园之间的信任与支持,为后续家园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创造了条件。” [14] 疫情期间衍生出来的“家庭项目式学习”为家园共育、家园合作的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家园共育的“项目式学习”,是时代赋予的每个教师的责任。教师通过指导家长开展“家庭项目式学习”,不仅使教师对“项目式学习”的整体操作流程更熟悉、有更深入的体会,而且能运用专业知识解读幼儿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提升了专业素养和水平。
总的来说,“项目式学习”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已广泛应用,主要的方式也是通过实践、教师设置问题进行引导、参与式行动探究等,最后幼儿根据实践过程得出结论,使其在快乐中学习,锻炼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作为引导者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也因此得到锻炼和提高。
2.2. 初等教育
纵览初等教育的657篇研究成果发现,这些成果基本上以学科分类进行研究,比如小学数学、小学语文、小学信息技术、小学科学、小学英语、小学美术等,其中小学语文还包括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除了以上分类,还有教学实践活动等项目研究。
(1) 小学数学
林素娟在《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首先阐述了项目式学习的内涵,然后论述了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接着分析了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原则,最后提出了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措施,包括情境导入,明确项目任务;收集资料,设计项目探究方案;小组合作,践行项目学习任务;总结评价,深化项目学习认识” [15] 。陈芳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类型研究》通过结合教学实践谈了小学数学的探索式项目式学习、调查式项目学习和统计式项目学习三种类型,借此说明“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项目式学习是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结合的必然选择,既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又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学生在完成项目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善于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促进关键能力的发展,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16] 还有张亚莲的《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项目式研究》 [17] 、徐媛媛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18] 等46篇研究成果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2) 小学语文
王荷琴在《语文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路径设计——以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六单元为例》一文用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例,“通过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和任务群,构建系统性的学习任务和具体项目,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与假设,主动探究、协作学习,借助不同的工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9]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采用项目式学习,是用智力活动结合素养培养活动、全面发展人的身心的教育过程,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王璐璐的《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一文中指出,“将项目式学习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推动教学优化改革工作的落实,还能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效果。” [20] 该研究成果就针对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运用流程和运用策略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李春梅的《项目式学习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21] 、王俊的《试论基于整体单元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应用策略》 [22] 等研究成果表明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等。
当前语文教学课程改革已进入逐步深化的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较多学者也关注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提高,比如蒋盛雨的《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3] 、陈方园的《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4] 等研究成果表明阅读能促使学生深度学习过程,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强化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25]
(3) 其他科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出台后,项目式学习方法被引入小学各科目教学中,新的学习方法的广泛推广,旨在促使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
解自忠《项目式学习:基于真实情境的小学劳动实践》的研究中“以项目式学习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的落地,在实施中通过激发兴趣,明确任务;架构目标,明确价值;提炼主题,明确路径;形成措施,明确支持四个环节层层推进,让儿童获得真实的劳动体认,实现劳动育人。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劳动习惯,推进种植项目,开展主题活动,让劳动教育获得新的突破。” [26] 王康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一文中,“以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动物的一生’为例,阐述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为新课标的落实和学科育人价值的发挥提供新的思路。” [27] 张荣利在他的文章《项目式学习,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自主高效》中,通过对项目式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当中的价值和应用策略的实践分析,表明项目式教学是一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新课改之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高效率的教学策略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而项目式学习就是其中拥有着良好操作性和自由性的一种高效教学方式。” [28] 吴丽娟的《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项目式学习》一文,“提出了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音乐教学应根据学科素养目标,确定项目主题和内容;遵守课程设置时限,安排项目学习课时;强调开放性学习,设计驱动性问题;重视体验、注重表达、鼓励创造;导向学习目标的评价方式和方法的教学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29] 陆燕在《基于学用一体的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以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4 Chinese New Year为例》一文中,“尝试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案例探索小学英语教学实施项目式学习的有效策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发展英语综合素养。” [30] 魏蕾以“桥”的教学为例,在她的文章《架起一座通往心灵的“桥”——美术项目式学习课堂教学探索》中,“从驱动认知、引导了解、评价体验、单元实践、反思、体验五方面展开论述,对美术项目或学习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入探索。” [31]
总之,义务教育新课改后,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法被广大教师熟知和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2.3. 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研究文献共1438篇,由此可见,项目式学习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和实践也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在此分为初级中学教育和高级中学教育两个阶段。
(1) 初级中学教育
“开展项目式学习需要师生合作寻找合适的项目,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运用教学经验与专业能力,适时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掌握有关技能、提升核心素养与能力。”朱友林在《基于“导学·实验·创新”项目式学习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以“开发低成本实验深度探究阿基米德原理”为例》一文中,实现为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实现“创新”的目的,提出采用“导学·实验·创新”项目式学习的经验模式,实验探究作为基础,以“导学”策略为桥梁,通过教师有效的“导学”,让学生经历项目式学习的完整过程,从而使研究目的得到有效实现 [32] 。陈雪林在《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项目式学习》中,根据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关于“综合与实践”的具体目标,对“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项目式学习方案进行了再设计,希望学生通过对互联网时代热点问题的项目化学习,能够实现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的融合。”该文通过对案例实践、分析研究,得出经过项目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思维创造力,团队的合作协调力和团队领导力,动手操作的基本能力,计划制定和高效执行具体项目工作的能力。” [33] 对项目内容的合理选择也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入地面对和解决很多现实生活环境中碰到的问题。梁雨明在《初中英语项目式模式下学生学习动机变化趋势研究》一文中,从“学生学习动机变化的角度,分析在项目式学习模式下学生学习动机的变化趋势,借助新事物、新方法、新模式的应用,给予学生耳目一新的体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尽情参与到项目式学习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以期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和素养,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34] 林双双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项目式学习》 [35] 、陈龙生的《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36] 等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项目式学习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式已广泛应用于初级中学各学科。
(2) 高级中学教育
“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大概念视域下,以学习为中心,用项目组织单元学习,可以将碎片化的知识组织起来,将枯燥的知识情境化、生活化、现场化,激发深度学习的教与学,让核心素养真正在学生身上发生,内化为学生成长的持续性动力。”张雪在《大概念视域下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例》中,将项目式学习引入高中语文单元教学,基于构建项目式学习的单元教学模式,旨在进行促进学生核心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研究。 [37] 随着高中新课标的深入发展和产生的影响,构建以生为本的能动性学习课堂也是当下高中各科教学的根本任务。对此,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融合项目式学习模式,崔海青在《高中物理项目式学习实践思考》一文中,通过“项目学习主题选择及确定”、“项目学习支架搭建及应用”、“项目学习驱动问题的设计”、“项目学习团队合作的开展”和“项目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出“项目式学习模式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38] 周贵乐在他的学位论文《高中化学中基于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工程思维的实践研究》中,“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工程思维和项目式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相关概念。在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杜威‘做中学’理论的指导下,分析项目式学习的环节、工程思维的要素以及两者的特征,构建培养工程思维的项目式学习模型,并对其指导思想及评价方案进行阐释”,并“尝试构建培养工程思维的项目式学习模型,旨在明确其构建过程及实施流程,以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的化学问题” [39] 。
除了以上高中课程中应用到项目式学习外,还有政治课程,比如闫云霞的《项目式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以〈经济与社会〉为例》 [40] ;数学课程,朱睿的《高中数学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应用研究》 [41] ;计算机课程,田洋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设计与实践研究》 [42] ;历史课程,戴昊的《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 [43] ;地理课程,侯开云的《高中地理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设计研究》 [44] 等。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众多教师关注的话题。”“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通过明确的项目研究目标,激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促使学生在利用多种方式完成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45] 基于此,再加上中考、高考升学压力,项目式学习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中学各科课程的学习和教学中,中学教师也越来越关注项目式学习在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和研究。
2.4. 高等教育
在知网已收录的73篇有关高等教育的项目式学习研究文献中,项目式学习也体现在被应用于高校的各类专业教学和活动中。
裴玉琼等人的《中药学专业以项目式学习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的研究“借鉴国外多所高校提出的以实验项目方式开展,以实践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和管理支持的模式,探索本院中药学专业本科生以项目式学习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发展新路径。通过与外部资源合作,联合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模拟实验实践项目。结合中药专业特色,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并建立以项目为核心的先进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培养。” [46] 随着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线上教学这种新的授课方式应运而生,司长代等人的《项目式学习在物理化学线上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在疫情发生的特殊背景下,“以物理化学中的卡诺定理经典模型为例,在分析和阐述项目式学习法及其特点基础上,进行了项目式学习法在线上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旨在促进学生深入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7] 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具有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的显著特征,目前在国内已被广泛运用于高校教学创新与改革实践中。教学评价是高校中评价教学成效的重要环节,有效教学评价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为此,洪霞和刘子莹的《高校基于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有效教学评价》“结合有效教学评价的原则,从科学设置评价理念、评价指标、评价体系、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分析PBL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对高校PBL教学实现有效教学评价的路径进行探索。” [48] 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要适合项目式学习的教学特点和凸显项目式学习的教学理念,才能够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面对国家对人才的高度需求,高阶思维自然就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项目式学习作为国际公认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研究表明,项目式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同时研究发现,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与其学业成就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即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越强,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越高。因此,高阶思维能力可以正向预测学生学业成就,且项目式学习可以作为提升高校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模式。” [49]
鉴于目前高校思政公共课是大班授课,授课成效不佳的问题,笔者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一直致力于探寻一种更有效的授课方式。目前在知网中搜索到的有关高校思政课“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成果只有两项。一项是侯红霞的《论项目式学习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该研究回答了“国内外所谈论的PBL的理念和做法究竟是什么?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的运用是否可行?如果可行,这种方法在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有何优势和局限?”文章又提出“这种教学方法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点在于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用操作性强的活动方式教授给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式学习是以真实问题的探究和真实产品的开发为特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容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会研究方法,通过亲身实践得出结论。但由于制约因素的存在,它不能代替课堂教学,全员实施也会受到限制。” [50] 另外一项成果是洪霞和刘子莹的《项目式学习黄金标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该文章“结合高校思政课的学科特性和标准要求,将巴克教育学院项目式学习黄金标准联系实际并具体运用”,提出并详细论述了“项目的设计与策划”、“让项目符合标准”、“构建文化”、“管理项目活动”、“鹰架结构助力学习”、“参与并指导学生表现”和“评价学生学习”等七个黄金标准,认为“当前高校思政课项目式学习教学实践标准体系尚未建立,项目式学习黄金教学实践标准是促进和完善高校思政项目式学习教学改革的关键一步”,提出“以项目式学习的七个黄金标准践行教学实践,将有利于优化和规范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推进高校‘金课’建设,为高校思政课建立项目式学习标准提供思路” [51] 的理念。
3. 小结
数据显示,“项目式学习”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和实践,尤其是中小学校,但高校应用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的广度不如中小学,在高校中的应用推广有待加强。项目式学习被广泛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和核心素养。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信息对项目式学习的支持表现在学习的资源、技术、方法等多方面,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的教育行业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领域来实施项目式学习,尤其是高校。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把眼光转向更多利用现代化教学的手段,把学科知识进行项目式、综合性、全方位转化,满足师生教和学的需求,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使我国教育事业顺应时代发展,协同进步,发挥项目式学习的最大优势,促进我国新时代教育事业更进一步发展。
基金项目
1) 肇庆教育发展研究院2022年度教育研究课题重点课题,课题名称“项目式学习在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ZQJYY2022031。2) 肇庆学院青年项目课题,课题名称“项目式学习与大学生思政课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课题编号:QN202316。
网址:项目式学习在我国各学科的应用研究综述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77024
相关内容
试论中小学实施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必要性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普修教学研究文献的综述
项目式学习PBL=做项目?
综述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应用
积极心理学研究述评
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研究综述.doc
传统民间生活游戏融入学前教育的综述研究
美好“食”光·健康生活——科学学科项目式研究活动
考研学长讲述研究生生活是怎么样的—中国教育在线
科学网—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