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如何给孩子一个真正“富裕”、充实的人生的三点建议

发布时间:2024-11-27 12:28

培养孩子诚实正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教导孩子说真话,尊重他人。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品格教育理念#

坤妈荐言

今天的文章,看似不同话题,角度也不同,对比看其实都是在讲一件事——那就是我们这些普通的家庭如何培养孩子,什么才是一个孩子未来走上成功之路的最重要的要素。

我们也许无法遗传给孩子高智商的基因,也无法给孩子提供最优越的物质条件,没有能力供孩子出国留学,甚至请不起一对一的老师。但如果能够从小保护孩子的求知欲,鼓励孩子在喜欢的事情上坚持下去,给孩子灌输一个能不断学习和眺望远方的意识,也是给孩子最好的“财富”。

财富能买到经典,却未必买得到精彩。

最近结识一个90后小朋友,非常有想法、有视野。看她在一个国际组织举办的论坛上用英文发言,我猜,她大概很早就被送出国了。

然而一问,结果出乎我意料。她来自陕西县城,高考没考好,先念了大专,后来考了一个二线本科。读书期间在网上卖化妆品赚了一些钱,自己付路费参加国际组织举办的活动,去美国交流、非洲开会、到泰国当义工。

她参加的那些活动,很多名校学生可能都还没听过,因为在中国没有推广,只是在西方有认可度。

毕业时,她是学校唯一一个杀进500强企业的。

我对她的总结有三点:英文好、求知欲强、信息收集能力不是一般的厉害。

如今,她仍然坚持做义工,去了全球40多个国家。

跟她聊天一次,获得的信息胜过跟不够精彩的朋友聊一年。

我说得“不够精彩”,是指没有梦想、缺乏动力、花了很多钱接受教育,但不爱学习,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的人。

很多孩子,出身富裕家庭,精神上却活得非常贫困。拥有名牌,但找不到人生的动力和方向。

如何给孩子一个真正“富裕”、充实的人生?这里提供三点建议。

1. 求知欲,比教育资源更昂贵

前不久在地铁里碰到一个祖母背着小提琴,牵着孙子。

老人一上车就不停的问孩子:上节课学了几个单词?你背得出吗?测验成绩出来了吗?下一节课的曲子,你才练了5遍,老师让拉10遍的,你听到没有。

而孩子的目光被地铁新换的网络超市广告吸引,聚精会神地问祖母:这个是什么超市啊?这种猕猴桃我在咱家门口也看到过的!

祖母不耐烦打断他:我在跟你说话呢,你没听到吗?

结果是孩子的注意力被广告吸引,没有认真听祖母的询问嘱咐,老人着急了,一句连一句地教育孩子。

孩子刚上车时的好奇眼神,变得越来越暗淡,不再讲话了。

我心里暗暗地替祖母和孩子难过。

常有家长问:我的孩子缺乏动力,花了那么多钱上课,一点都不好好学。为什么?

上课,本来应该打开一扇通向新世界的门,让孩子渴望进入,了解更多。

但结果是,很多孩子的求知欲,在求知的过程中被扼杀了。

教育的方式不同,会导致相反的结果。

同样是念书,有的家庭精选教育资源,留出一些时间空间,引导孩子探索,启发孩子寻找答案;还有的家庭陷入一种赶路模式:每天打仗一样送孩子上学、紧盯着孩子做作业,周末也排得满满。

就好像出门旅行,有的父母和孩子一起研究路线,一起画地铁图,让孩子寻找目标并带路,把走错路也当作学习经历的一部分,感兴趣的地方多停留,启发孩子观察。一趟旅行,花钱买到的是好奇心和新发现。

而有的家庭,来不及让孩子参与。父母全程设计好路线,定好酒店,一家人忙着到各个景点拍照打卡。当孩子提出某个地方很好玩,想再看看时,父母会进入“来不及模式”:没时间了,下面还有呢,快走吧!

忙忙碌碌,丰富了孩子的时间表,贫瘠了她的求知欲。

学习的意义是什么?课程越满,孩子的求知欲越强么?上学路上看到的风景,比如地铁里的那个广告,是不是一种教育资源?

如今,很多人说教育资源昂贵;但比教育资源更昂贵的,是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日复一日背单词,只是求知;而孩子沉浸在学习中,渴望知道更多,才是求知欲。

父母带着孩子看路牌认字,也是求知;孩子路过时主动询问,期待父母的答案,才是求知欲。

孩子满满的课表,只是求知的方式;而父母的耐心启发,对于孩子好奇心的保护,才是求知欲的引导方式。

任何的课程,无论多么昂贵,都有终点。而求知欲却可以伴随一生,在课堂之外引领精彩的人生。

2. 坚持是钥匙,固执是一把门锁

求知需要坚持,但坚持,不一定通向胜利和精彩。

一个朋友的小孩,上学期地理考得很差。问他,他说地名和方位明明背了好多遍,考试还是填错了。

我随口问了他几个问题,比如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位置,他回答说:之前背过的,可是考完却想不起来了。

第二次见面时,我带了个地理拼图给他。他饶有兴趣的拼完,再问他,思路一下子清楚了。

任何的学习需要坚持。但坚持不改变方法,一条路走到黑,那是固执。

坚持,坚守的是正确的方向和目标;而固执,坚守的是自我的情绪和方法。

道不变,是坚持;术不变,则是固执。

曾经有一位妈妈说,孩子特别叛逆,不按照老师的方法学。

有一次在她家,母女为了背单词,又发生冲突。

妈妈坚持说:老师让今天背30个单词,不背完不能吃饭(后半句是妈妈自己的要求)。

而女儿委屈说:已经学了大半天,想先吃饭。

妈妈认为,女儿是在找借口,到了晚上还要做其他题,后天要考试,哪还有时间。

看母女僵持不下,时间一分分过去了,单词也没背。我委婉插进去问:能不能先背10个单词,我和她一起放到句子里记忆,10分钟就搞定了;吃完饭消食的时候,再记20个。睡前再过一遍。

这样,把一节课的时间,分成几部分,做愉快的短跑冲刺;不要在饭前,体力不支的时候,硬逼着自己跑完马拉松。

女儿表示同意,欣然完成了10个词和句子。

母亲的担忧很能理解:怕孩子来不及,没时间睡觉。但一片好心,却可能因为忽略孩子的请求,制造对抗,降低效率。

聪明的家长懂得坚持,大方向不变,但顾及孩子的感受,适当调整方法。

亲子对抗,往往因为家长固执的只坚持自己的方法,好像用一只门锁,锁住了孩子的内心和主动性,最终把孩子的人生,变成了自己的。

所有精彩的人生,需要自发的行动力,坚持目标,并调整方法。

3. 国际化是必须品,不是奢侈品

如何确立目标?

你会发现,同样20多岁毕业,一线城市和四线城市的年轻人,对人生的追求大不同。

这跟上进心无关,与眼界有关。

但也有例外,比如文章开头的那位90后姑娘。她身边资源有限,但因为英文足够好,可以通过互联网跨越国界,找到全球范围内的优质资源。

这样的故事,在没有网络的年代几乎不可能。但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励志新闻。

如今的信息和教育资源,都在扁平化。

以前在四线城市很难接触到的国际、国内资源,如今通过网络实现了。

很多家长看到富人的孩子念国际学校,少年留学,开始焦虑自己的孩子资金不够,缺失机会。

实际上未必。

只要孩子有足够的动力,愿意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源,他同样可以让视野和脚步走出国门,并且确立紧跟时代,甚至超越时代的人生目标。

知识2.0的年代,互联网让教育资源跨越国界,国际化已不再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奢侈品。

责任编辑:

网址:普通家庭如何给孩子一个真正“富裕”、充实的人生的三点建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89125

相关内容

孩子的假期生活如何更充实?5点建议请家长收好!
如何教育孩子的建议
给家长教育孩子的建议(优质9篇)
给家长教育孩子的几点建议模板范本
如何将《指南》真正运用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
涨姿势!普通家庭理财三点建议(建议收藏)
一个内心富足的孩子,就藏在家庭这10个生活细节里
给家长的三点建议——儿童教育是生活的教育
给“富二代”做家教:他们比普通人卷多了
家庭理财有妙招,很多人都错了,避开3个误区,让你走向富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