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发布时间:2024-11-28 02:38

原版书与翻译书对比:阅读原汁原味的原文可能更有乐趣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电子书推荐#

书湖阴先生壁

宋代: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及注释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qí)手自栽。
茅舍庭院由于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自栽种的。
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净:一说“静”。无苔:没有青苔。成畦: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庭院外一条小河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两座山峰仿佛要推开门,给主人送上满山的青翠。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排闼:推开门。闼:小门。送青来:送来绿色。

参考资料:

1、袁运.唐宋名诗新译(下):南海出版公司,1992:155-156

2、刘乃昌.王安石诗文编年选释: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175

3、高克勤.王安石及其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55-56

4、顾农.千家诗注评:凤凰出版社,2006:135

5、师满元.古诗词鉴赏300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159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茅舍庭院由于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自栽种的。
庭院外一条小河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两座山峰仿佛要推开门,给主人送上满山的青翠。

注释
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净:一说“静”。
无苔:没有青苔。
成畦(qí ):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排闼(tà):推开门。
闼:小门。
送青来:送来绿色。

参考资料:

1、袁运.唐宋名诗新译(下):南海出版公司,1992:155-156

2、刘乃昌.王安石诗文编年选释: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175

3、高克勤.王安石及其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55-56

4、顾农.千家诗注评:凤凰出版社,2006:135

5、师满元.古诗词鉴赏300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159

创作背景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半山园约落成于元丰二年至五年(公元1079年—公元1082年)之间,这首诗应当是元丰前期的作品。本首诗是其中一首。

参考资料:

1、刘乃昌.王安石诗文编年选释: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175

2、顾农.千家诗注评:凤凰出版社,2006:135

3、田军.中国古代田园山水边塞诗赏析集成: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880-883

赏析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前两句是庭院之景,干净无苔是由于主人的“长扫”,“花木成畦”是由于主人的“自栽”,写景又写人。

  后两句写自然环境之美,水“将绿绕”,山“送青来”,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描写景物亦以表现人,写景见人,人于景中,表现了客观景物的美,又写出了人的美,颇有一箭双雕的感觉。

  其次运用映衬和拟人手法。如果说庭院的美是人工创造的美,那么环境的美是天然施设的美。两者互相映衬,组成了一幅内与外、人造与天然美结合的完美的境界。特别是后面一联,把山水拟人化,青山为主人送来秀丽的风光,居然闯门而入,把主人对自然景物的爱和自然景物对主人的爱融和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主人爱美的情趣,因而成了传诵的名句。

  “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这样两点:

  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著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动人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仿佛刚从远方匆匆来到,兴奋而热烈。所有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这种种描写,又都和充分的拟人化结合起来那情调、那笔致,完全像在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顾不得敲门就闯进庭院送上礼物。二者融合无间,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

  二、这两句诗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联里,已可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诗以“书湖阴先生壁”为题,处处关合,处处照应,由此也可见出诗人思致的绵密。

参考资料:

1、田军.中国古代田园山水边塞诗赏析集成: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880-883

2、霍松林.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249-250

3、余冠英.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631-633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的诗词>>

晚春

宋代:王安石

春残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
斜倚屏风搔首坐,满簪华发一床书。

老树

宋代:王安石

去年北风吹瓦裂,墙头老树冻欲折。
苍叶蔽屈忽扶疏,野禽从此相与居。
禽鸣无时不可数,雌雄各自应律吕。
我床拨书当午眠,能惊我眠聒我语。
古诗鸟鸣山更幽,我念不若鸣声收。
但忧此物一朝去,狂风还来欺老树。

初晴

宋代:王安石

一抹明霞黯淡红,瓦沟已见雪花融。
前山末放晓寒散,犹锁白云三两峰。

网址:书湖阴先生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95212

相关内容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书湖阴先生壁》原文及翻译赏析
书湖阴先生壁原文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卖油翁原文、翻译及赏析
养鱼记翻译及注释 养鱼记的翻译及注释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全诗意思及赏析
《卖油翁》欧阳修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鲁侯养鸟原文、翻译、朗诵及赏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