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艺术
艺术生活:艺术摄影捕捉生活瞬间的艺术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艺术生活# #艺术生活指南#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文集 版权信息
ISBN:9787550217065 条形码:9787550217065 ; 978-7-5502-1706-5 装帧:一般胶版纸 册数:暂无 重量:暂无 所属分类:>生活的艺术-林语堂文集 本书特色
开卷不读林语堂 享尽人生也枉然!诺贝尔奖中国首位获提名人: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做宇宙文章!完整呈现国学大师、文化巨匠林语堂先生经典著作历史全貌!深刻剖析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社会、文学、艺术等诸多侧面!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是林语堂旅美专事创后的**部书,也是继《吾国与吾民》之后再次获成功的又一英文作品。他将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予以充分的传达,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效仿的“生活*高典型”的模式。 林语堂: 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有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 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快乐的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一个中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意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 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是*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那些心思较旷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文集 目录
**章 醒觉
一 人生之研究
二 一个准科学公式
三 以放浪者为理想人
第二章 关于人类的观念
一 基督徒希腊人中国人
二 与尘世结不解缘
三 灵与肉
四 一个生物学的观念
五 诗样的人生
第三章 我们的动物性遗产
一 猴子的故事
二 猴子般的形象
三 论不免一死
四 论肚子
五 论强壮的肌肉
六 论灵心
第四章 论近人情
一 论人类的尊严
二 近乎戏弄的好奇心:人类文明的勃兴
三 论梦想
四 论幽默感
五 论任性与不可捉摸
六 个人主义
第五章 谁*会享受人生
一 发现自己:庄子
二 情智勇:孟子
三 玩世、愚钝、潜隐:老子
四 “中庸哲学”:子思
五 爱好人生者:陶渊明
第六章 生命的享受
一 快乐问题
二 人类的快乐属于感觉
三 金圣叹之“不亦陕哉”三十三则
四 对唯物主义的误解
五 心灵的欢乐怎样
第七章 悠闲的重要
一 人类是唯一在工作的动物
二 中国的悠闲理论
三 悠闲生活的崇尚
四 尘世是唯一的天堂
五 运气是什么
六 美国三大恶习
第八章 家庭之乐
一 趋近生物观念
二 独身主义文明的畸形产物
三 性的吸引
四 中国式的家庭理想
五 乐享余年
第九章 活的享受
一 安卧眠床
二 坐在椅中
三 谈话
四 茶和交友
五 淡巴菇和香
六 酒令
七 食品和药物
八 几种奇特的西俗
九 西装的不合人性
十 房屋和内部布置
第十章 享受大自然
一 乐园已经丧失了吗
二 论宏大
三 两个中国女子
四 论石与树
五 论花和折枝花
六 袁中郎的瓶花
七 张潮的警句
第十一章 旅行的享受
一 论游览
二 冥寥子游
第十二章 文化的享受
一 知识上的鉴别力
二 以艺术为游戏和个性
三 读书的艺术
四 写作的艺术
第十三章 与上帝的关系
一 宗教的恢复
二 我为什么是一个异教徒
第十四章 思想的艺术
一 合于人情的思想之必要
二 回向常识
三 近情
展开全部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文集 相关资料
与所有的伟大著作的诞生一样,林语堂先生的这部著作不期而出世了。它的笔墨是那么豪放瑰丽,巍巍乎,焕焕乎,幽默而优美,严肃而愉悦。我想,这是一本最真实,最深入,最重要的关于中国的书。尤为可贵的的是,它的著作者,是一位中国人,一位现代作家,他的根深深地植于往昔,而灿烂的鲜花则开于今天。 著名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赛珍珠 读林先生的书使人得到的很大启发。我非常感激他,因为他的书使我大开眼界。只有一位优秀的中国人才能这样坦诚、信实而又毫不偏颇地论述他的同胞。 《纽约时报》星期日书评 不管是了解古老的或是现代的中国,只要读一本《吾国与吾民》就足够了。 美国著名书评家 t.f.opie 虽然他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精彩,但他的话,即使在今天,对我们每一个美国人都很受用。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文集 作者简介
林语堂,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43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网址:《生活的艺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33234
相关内容
生活的艺术EPUB,生活的艺术MOBI,生活的艺术AZW3,生活的艺术PDF生活的艺术和艺术的生活
艺术中的生活 生活中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艺术地生活
生活中的艺术,艺术中的生活
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简介 生活的艺术作者介绍
民艺,生活的艺术
艺术生活化:重塑艺术的生活质感
生活之艺术、艺术之生活
城市:生活的艺术与艺术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