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金瓶梅》的理想版本

发布时间:2024-12-02 08:00

使用GitLab进行项目管理和版本控制 #生活技巧# #自我提升技巧# #技能提升平台#

该说说《金瓶梅》了,不仅因为在写完《红楼梦》之后屡屡跟人提过《金瓶梅》的话题,更因为在我心目中,它是不可替代的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最高峰,超过《红楼梦》。
《金瓶梅》多年来热度不减,各种研究数不胜数,我该从何说起呢?想了一下,我不是研究者,也谈不上专业,还是像《红楼梦》一样从自己的身边事说起吧。
我对《金瓶梅》的版本搜求和文本阅读,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一个阶段,是出于大家普遍都有的好奇心,对禁书有种天然的渴望,越难到手的书就越想要。后一个阶段,才是认真阅读,日益读出味道来了。
记得最早对此书感兴趣是在初中(是不是有点早熟?),看着自己简陋书架上的《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觉得再有一套《金瓶梅》就足以傲人了。
恰在那时,山东齐鲁书社正式出版了《金瓶梅》。当时我并不知道那是删节本,于是很不知天高地厚地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询问此书如何购买,价格多少。当时我上初中三年级。
本以为不可能有什么回复,结果某天居然收到一封出版社的回信。牛皮纸信封,里面是有齐鲁书社红色抬头的无格信纸。信中告诉我,此书上下两册,需搭配《金瓶梅续书三种》共同销售。总共多少钱记不清了,好像是五六十元吧。考虑到当时一本书的平均价格大约在2块钱左右,那对我来说无疑是天价了。我觉得家里人完全不会给钱让我买这书,我也没办法靠节省零钱的方式来买。于是便打消了对《金瓶梅》的奢望。
对当时尚在年少的我来说,这个经历带来两个启示:其一,这个世界上没有钱办不到的事,有钱甚至都能买到禁书《金瓶梅》;其二,对齐鲁书社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尤其对那位连姓名都不知道的编辑深怀感激。或许回信只是他的工作,但那是我平生收到的第一封编辑来信。后来屡屡购买齐鲁书社的书,大约也与此有关。
从那之后,我基本不做《金瓶梅》的梦了,只是觉得有机会借来看看就心满意足。
高中毕业后走向社会,为了谋生,把读闲书的心情淡了。期间借过一位书店朋友的《金瓶梅》,台湾版,平装、繁体竖排、墨绿色封面。也是一个删节本。那是第一次看原著,当时以习惯《水浒传》的眼光看《金瓶梅》,感觉挺别扭,里面的情节似乎也没什么意思。
第一次见到全本《金瓶梅词话》是香港太平书局版,桃红色封皮,6册平装影印。我想大多数人首次看到全本都是通过这个版本吧。那是在亲戚家,因为他们是大学老师,所以有资格买一套。于是我每次一册地借来看,算是平生第一次认真通读了此书。那大约是1993年前后的事。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出过一套删节本《金瓶梅词话》。当时有人送了一套给父亲,后来父亲将此书给了我。这套书最大的特色在于,每逢删节处,会标明“此处删去xx字”。于是对应此书,就有了一个塑料软皮笔记本,里面用工整的字体将所有删节的内容补足。即便在今天看来,这也是一件很风雅的韵事,只是不知当年做这事的竟是何人。
大约在2002年前后,当时网上购物刚刚兴起。在一家名为青岛书城的商铺买了第一套梅节校订的《金瓶梅词话》。四册一套,金色封皮,繁体竖排,带插图。花了三百多块钱,结果一回来就发现是盗版,因为里面有明显的错别字。那时网络购物没什么消费者保障,只好认倒霉作罢。
此后不久,就有朋友从香港带给我正版太平书局影印本《金瓶梅词话》,一套精装一套平装。精装三厚册,平装仍是六册。事实证明,精装本确实比平装本适合保存,因为在北京干燥的气候下,平装本很快书脊开胶断裂,精装则至今完好如初。
直到那时,才算好好开始阅读《金瓶梅》这部书,而且越读越觉得好。在阅读原书的同时,还找到了一批相关著述,其中就包括田晓菲的《秋水堂论金瓶梅》,里面对词话本和绣像本进行了详细对比,得出了绣像本更佳的结论。
于是问题来了,我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看过绣像本,之前看过的所有都属于词话本系统。曾经借过一套《李渔全集》,里面是绣像本,删节版,但印象并不深刻。现在看过秋水堂的点评,顿觉心痒起来。好在这时已经有很多渠道可以买到绣像本原本了。于是在香港订购了三联书店版《金瓶梅》,回来一看,才发现它所据底本竟然是齐鲁书社1989年的足本。也就是说,齐鲁书社是国内最早出版过排印本全本的出版社,只是当时发行严格限制,以至于很多人听都没听说过,更不要说见过了。
这些年,陆陆续续买了几个不错的《金瓶梅》版本,大致总结,我觉得手头四个版本值得一提。如果让我推荐心目中理想的版本,我觉得它们都各有千秋。
1、香港三联书店精装两册的《金瓶梅》,红色硬壳,黄色护封。此书是其实就是齐鲁书社1989年全本的翻印,编者说明:“这本会校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由山东齐鲁书社约请专家学者,据崇祯本存世的几种主要版本(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为底本)全面校勘而成,共二十卷,一百回....一九八九年六月问世后,引起学界极大关注,惜因印数和发行范围严限,殊难购得。为满足读者需求,特推出香港版。港版悉照齐鲁书社原本规格重印。”评语或在书页天头,或散于正文之下。查看方便。配有插图。内页纸质好,字大行稀,很适合阅读。
2、香港天地出版公司《会评会校金瓶梅》,五册平装,有书盒。此书以《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康熙乙亥本为底本,收录多家评语,包括张竹坡、文龙等人,且评语用双色套印,朱墨纷呈,看起来很不错。
3、梦梅馆校本《金瓶梅词话》,这次是真正的梅节校本,第四校,台湾里仁书局出版,三册,繁体竖排,布面精装,书名烫金。这是目前为止印刷装帧上最好的一套书。
4、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线装影印本,两函21册。其中第一册是200幅插图。全书磁蓝色封皮,内页是宣纸印刷。此书影印所据底本是1957年文学古籍刊行社的影印本,当时印了2000套,特供省部级以上官员。而1957年所据的底本,则是1933年以古佚小说刊行会名义印刷的《金瓶梅词话》,影印104部,都是向当时文化界名人集资,并未对外公开发行过。查鲁迅日记,里面就有记载此事。
我个人比较珍惜这个版本,因为它大约是词话本系统里最原始的祖本了。有人推崇日本大安本《金瓶梅词话》,但对我来说,这个最初发现于山西介休的版本更有传奇色彩。当然,也因为它是我所有版本里最贵的。


                
                
                
                

                关于版本和阅读经历大致就说这么多。下面谈谈对小说本身的评价。
《红楼梦》与《金瓶梅》都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高峰,说双峰并峙也不为过,但两者的境遇和阅读体验则完全不同。多年来,《红楼梦》已经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独一无二的高峰,甚至还养活了一大批靠它吃饭的专家。而《金瓶梅》则成了淫秽小说的代名词,甚至连郭德纲说相声,都不忘挖苦一下它。很多人不管看过没看过,都说这是诲淫诲盗的坏书。但说实话,谈诲淫,《金瓶梅》远不如《肉蒲团》,更不用说《痴婆子传》、《绣榻野史》之类;诲盗,还有谁比得上《水浒传》里面打家劫舍的盗匪们?
我觉得《金瓶梅》的艺术成就高于《红楼梦》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佳作。作者怀着悲悯的心态将真实的人生呈现于纸上,既不回避欲望及欲望达成之后的美好感受,也不掩饰虚伪的人际关系和世态炎凉。
作者大约是人生阅历极为丰富的人,用现在的话说,活明白了。于是就有了西门庆家里花团锦簇的日常生活,西门庆从士绅变成官员的平步青云。作者所写的,不都是每个世俗里的人所向往的生活吗?
很多人觉得七十几回后西门庆死后的故事与前面相比反差太大,有断裂之感。我的看法则完全相反。事实上,如果没有后面二十几回陈敬济在社会大染缸里摸爬滚打的经历,小说势必要逊色许多。有了这段描写,才让读者深刻领会繁华过后终将虚无的生活本质。
最后说说如何看待小说里的所谓淫秽描写。首先我不认为那是什么过于离谱的描写,前面也说了,放在当时的两性小说里,那些描写远远不足以满足当时读者的胃口(现在的AV时代就更不用说了)。其次那些描写确实没写好,原本该是很美好的事情,让作者写得索然无味。但话又说回来,完全删掉那些描写似乎也不妥当。因为它本身是作品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试想,作者在书中对服饰、饮食、庭院都有详细描写,对他来说,这些都是美好的世俗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对两性关系如果完全省略不提,纯从小说技巧来说也说不过去。所以,虽然写的不好,但却不可少。
秋水堂在点评时曾经感慨,《金瓶梅》里的人物还活在现代。我也深以为然,书中描写的无论是豪门的日常生活,还是官场的勾心斗角,甚至普通底层人的生存之道,即便放在今天,这些人物换个衣服马上就会焕发出强大的现实生命力。
反之《红楼梦》则不然,曹雪芹描写的是梦幻的理想生活。顶多写到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就赶紧重返情切切、意绵绵的套路,仿佛害怕性会玷污美好的生活。或许吧,但生活本身就是污浊而充满肉欲快感的,这一点,兰陵笑笑生看得更明白。所以,我觉得从喜欢《红楼梦》还是喜欢《金瓶梅》也能看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喜欢前者的人,大多是理想主义者,哪怕现实多晦暗,也能闭着眼睛做白日梦;而喜欢后者的人,则大多是现实主义者,知道生活里的美好与污浊是相伴而生,谁也没法只选其中一样保存。于是,在接受污浊的同时去尽量追求美好。
说得够多了。这大约是我最长的一篇日记。之所以留到今天才写,是因为觉得既然说,就把话说透彻。恰好昨天刚刚结束了我的小说《世界的误算》第二部的初稿,正有时间来谈谈这话题。还是那句话,观点只是个人观点,我姑妄言之,各位看官姑听之。

网址:我心目中《金瓶梅》的理想版本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44697

相关内容

《金瓶梅》中的生活家具
​《金瓶梅》人性的真相=生活的真相
财色兼收!新中式招财摆件,金瓶梅创意家居,老姚杰创招财香薰机
金版家常菜【全本
梅山镇:环境整治持续发力 齐心打造干净城市
我最想要的快乐心理学
作家邓友梅:1978年,我的新生
梅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惠民健康服务再升级
朱康︱镜子中的镜子:金宇澄的文学插画
金融为民的平安样本:省心省时又省钱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