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生活中的急救常识
《家庭急救与养生》实用的日常急救知识和健康生活建议。 #生活知识# #健康生活# #健康养生书籍#
生活中掌握一些急救常识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拯救生命、降低伤害。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生活急救常识:
一、呼吸道异物急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
成人和1岁以上儿童:从背后抱住患者,一手握成拳,将拳对准患者肚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握住拳头,快速向上、向里冲击腹部,直到异物排出。
1岁以下婴儿:将孩子脸朝下,身体趴在大人膝盖上,用一只手托住婴儿下巴,另一只手掌根用力在两侧肩胛骨中间叩击5次。之后把孩子翻过来,在胸部正中靠下部位,用食指和中指冲击5次。重复拍背与压胸,直到异物排出或婴儿开始出现咳嗽、哭声。
二、出血急救
直接按压:使用干净的毛巾、衣物或棉柔巾直接按压伤口,以达到止血或减缓出血的目的。
拨打急救电话:如出血严重,很难控制,应拨打120。
持续按压:在救援到达前,一直保持对伤口的按压,避免血液流失过多。
三、烫伤急救
冷水冲洗: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至少10分钟,以降低局部温度,减轻伤害。
覆盖伤口:就医时用保鲜膜或干净的塑料袋轻轻覆盖伤口,避免污染。不覆盖时需注意,不要使用胶布药膏,以免加重损伤。
拨打急救电话:根据伤势严重程度,必要时拨打120或请求帮助。
四、骨折急救
固定伤处:医护人员未到达之前尽可能取用身边的物品对伤处进行简单包扎和固定,以减少移动带来的疼痛和进一步损伤。
寻求专业救援:如果伤处明显变形、疼痛难忍或行走困难,应立即拨打120。
保持固定:在救援到达前,伤处简单妥善固定避免不必要的活动。
五、心肺复苏
适用情况:当发现有人突然昏迷、呼吸停止或呼吸十分微弱时。
胸外按压:将双手掌根重叠,放置于患者胸骨下半部或两乳头连线中点处,用力向下按压至少5厘米深度,然后迅速放松手臂,让胸廓完全回弹。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持续进行胸外按压,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并接手救治。
人工呼吸: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救人者需用嘴紧密包住患者嘴巴,同时用手指捏住患者鼻子,进行2次吹气,每次吹气时长约1秒,在吹气过程中应能看到患者胸部隆起。
六、低血糖急救
临床表现:低血糖主要表现为心慌、心悸、饥饿、软弱、手足颤抖、皮肤苍白、出汗、心率增加、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
急救措施:如果只是轻度低血糖,患者神志清醒,可以吃几粒糖果、几块饼干,或喝半杯糖水,可以纠正低血糖,一般十几分钟后低血糖症状就会消失。如果使用以上方法仍没有效果,或是病人出现神智不清症状,则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七、其他常见急救知识
扭伤:扭伤后24小时内冷敷,之后热敷并抬高患处,避免关节活动以免加重韧带损伤。如疼痛持续不减、行动困难,可能是骨折等严重情况,需迅速就医。
流鼻血:低头前倾,捏住鼻梁下软骨部位5~15分钟,或使用冰袋冷敷。切勿仰头和用手揉搓鼻子,若鼻血持续不止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窒息:一旦发生窒息,首先要拨打急救电话,并尝试拍打患者背部帮助其排出堵塞物。任何情况下都不可给正在咳嗽的患者喂水或食物。
中毒:及时呼叫救护车,同时清楚告知摄入何种物质、剂量以及患者基本信息。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切勿随意催吐或给患者喂食任何东西。
头部受伤:轻微头部撞击可冰敷,出血需止血并尽快送医;若出现昏迷等症状,则保持呼吸道通畅。
手指切伤:轻度切伤可用创可贴包扎,大量出血应用手指压迫法止血,并及时送医缝合伤口。
掌握这些急救常识,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为伤者提供及时的帮助,降低伤害程度,甚至挽救生命。因此,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了解这些急救知识。
责任编辑:
网址:【健康科普】生活中的急救常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77175
相关内容
普及急救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急救常识 生活中的一些急救小常识
常见家庭急救知识科普
安全科普——中小学常用急救知识
常见家庭急救知识科普
【友谊科普】生活急救小常识 关键时刻能救命
生活急救常识ppt
“华西医学大系”推科普新作 专家现场普及生活急救常识|天府书展·现场
【应急科普】 八大急救常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医药卫生与健康管理中的M30《生活急救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