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力量 | 重塑法国:法国总统马克龙访谈录

发布时间:2024-12-06 06:28

访谈记录:关于儿童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育儿专家访谈#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是法国政坛异军突起的力量。在他宣布竞选总统时,他没有参选的经历,也没有脚踏实地的经验,年轻似乎是他唯一的武器。

曾经有人扬言,不依靠政党就不能问鼎爱丽舍宫。现在,新挑战者马克龙登场了。他没有在地方议会干到头发花白再竞选总统(这是一条传统的、稳妥的道路),而是早早地向总统宝座发起冲击。

最后,他成功了——不仅仅因为他年轻,也因为他注定是打破陈规的那个人。所有人都意识到,法国病了,且病得不轻。重病需猛药,而马克龙,似乎就是那一剂“猛药”。

《重塑法国:法国总统马克龙访谈录》

[法]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著

[法]埃里克·福托里诺 编

钱培鑫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年3月

2020年3月,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 《重塑法国:法国总统马克龙访谈录》,书中收录了:

①《壹号周刊》对马克龙的三篇访谈;

②马克龙亲笔撰写的回忆米歇尔·罗卡尔和精神导师亨利·埃尔芒的两篇文章;

③法兰西学术院院士马克·朗布龙、记者娜塔莎·博洛尼和政治学家樊尚·马蒂尼三人关于“马克龙主义”的评论文章。

因此,这是一本 层次立体、视角多变、内涵丰富的书。

其中,马克龙在访谈 《我不能想象我的生活中没有书》里罕见地回避了政治话题,着重谈论了他的阅读史。

今天,就让我们以文学作品为线索,走进 “文艺青年”马克龙的精神世界,还原一个政治生活之外的、真实的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我不能想象我的生活中没有书

埃里克·福托里诺 编

钱培鑫 译

Q=《壹号周刊》

A=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Q·

您和书籍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

A:那是一种从小养成的激情和亲密的关系。我不能想象我的生活中没有书。尤其是我的祖母,她很早就让书籍进入我的生活,让它们陪伴我。 如今我没有一天不读书。周围的人有时候会埋怨我,说我除了书,不会送别的东西!

Q·

文学在您的生活中占有什么位置?

A: 占据中心的位置。因为文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文学不是用来轻松休闲、消磨时间的。文学阐明我们遇到的每一种局面。它讲述我们的经验,充实我们的人生。书籍当然不仅仅是生活的向导。它们把我们带到陌生的道路,打开我们未曾料想到的远方。文学让我们去感受世界。

Q·

您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吗?喜欢哪些作品?古典文学带给您什么?

A:法国古典文学很重要。我喜欢古典文学的语言,特别喜欢十二音节的亚历山大体,它在十七世纪如同我们语言吐露心声的气息。古典作品用词简约,但是它的节奏无比微妙。古典文学当时达到一种绝对的完美境界,在我看来, 拉辛《贝蕾妮丝》堪称其中的杰出范例。

Q·

您对一部小说有什么期待?今天的作家带来什么呢?

A: 我对具有流浪汉特征的小说感兴趣。当它传达出人世间的丰富多彩、情感的变化多端、色彩斑斓的人物个性的时候。伟大的小说总是集诙谐、壮烈和悲怆于一身——是难以归类的。今天的很多作家都能满足这种期待,因为他们具有 向世界开放的意识、喜欢与复杂性为友的精神,比如 卡洛斯·富恩斯特

墨西哥作家、“拉美文学爆炸”主将卡洛斯·富恩特斯

Q·

最近哪些书给您留下深刻影响?

最近读了 《黑色手记》莫里亚克写的,还有 佩索阿《瓦尔加案件》

Q·

您青少年和青年时期受到过某个作家和某部小说的影响吗?

是的,影响最大的无疑是 塞利纳和他的 《漫漫长夜行》。十五六岁读这本书,给我一种非常强烈的审美和情感冲击。巴尔达慕从此没有离开过我。

Q·

哪些小说人物对您有启发?男的、女的都行。为什么?

A: 我承认自己偏爱那些生活中遇到陌生事物、危险、广漠空间的浪漫主义人物。所以我很喜欢 法布利斯·戴尔·东戈,他天真勇敢,奋不顾身地上路了。我也喜欢 夏多布里昂笔下的 勒内

Q·

您能描述一下您的书房吗?那儿有哪些藏书?那些一直跟随您的、从来不离开您的书,为什么是这些书呢?

A:我的书房在我勒图凯的家里面,呈现一种有条不紊的散乱,我是唯一有权改动布局的人。左边放着我祖母的书,我把它们归在一起,没有跟别的书混在一起放。一读再读,这些书被翻旧了,甚至可以说被榨干了,我对它们情有独钟。其余的藏书大致为散文、政治、艺术类书籍。还有一部分小说,是我跟妻子共同的藏书。最后还有一个书架,专门放我念给孙儿们听的书。 从来不离开我的书是《恶之花》。一部关于世界和心灵的枕边书。

Q·

您喜欢重读哪些小说?为什么?

A:“我什么都不读,我在重读。”鲁瓦耶—科拉尔上了年纪之后,常常对阿拉弗雷德·德·维尼这么说。我还没有到那个份上,不过我的确喜欢重读旧书:重读常常比阅读更加有营养。我重读 加缪《局外人》,简洁得读之不尽。我重读 《修普诺斯的书页》。我不断地读 《红与黑》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

Q·

弗朗索瓦·密特朗喜欢读书和写作。担任总统之后,还抽时间读书。萨科齐、奥朗德都不读小说。您觉得抽空读书对您来说很重要吗?

A:不管时间长短,读书的时间总归是有的。而且始终必须抽出时间来读书。 我没有一天不读书。读书不是消遣,而是每天的食粮。

Q·

您年轻的时候写过一本小说。能说一下小说的主题吗?您是否有意在文学方面作些尝试?

A: 我的确写过一本史诗小说,书名叫《巴比伦,巴比伦》。我在这本书里面以有点错位的方式,讲述埃尔南·科尔特斯的冒险经历。我的妻子是唯一的读者,不会再有别的读者。当然,文学创作是一种始终存在的诱惑,但它是个无底洞,也许比政治更加折磨人。我把它搁置起来了。生活以后会告诉我,它是否会卷土重来。

Q·

您喜欢跟哪位作家交流对今天和明日世界的看法?

A:我喜欢 帕斯卡·基尼亚尔言简意赅的睿智,他以深邃的目光审视历史,为我们过多地流于表面体验的当下指点迷津。我也喜欢与 米歇尔·图尼埃交流,他的书对我的影响太深了。

Q·

艺术在您的生活中代表着什么?

A: 艺术是进入世界的最美丽的途径。艺术是我们表现人性的最崇高的方式。它是一种将我们团结起来的超验的力量。我这么说的时候,自然想到造型艺术,不过也想到音乐,音乐是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Q·

在您看来,文化在哪些方面能够捕捉到社会的变化?

A: 文化不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封闭的部门,不是人们有时候喜欢形容的那座象牙塔,高高在上, 远离社会的起伏动荡。它滋润我们的历史,促进我们交流,是一股给我们带来活力的气息文化是思想与感情交融的再现。如果没有文化的萌芽,没有文化的升华,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会一钱不值。 文化是我们生命中唯一有价值的地平线。

“马克龙同款”书单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

《陌路人》

[法]阿尔贝·加缪 著

沈志明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红与黑》

[法]司汤达 著

郝运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盲人之歌》

[墨西哥]卡洛斯·富恩斯特 著

袁婧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戴面具的日子》

[墨西哥]卡洛斯·富恩斯特 著

于施洋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长夜行》

[法]路易-费迪南·塞利纳 著

徐和瑾 译

99读书人

上海文艺出版社

《爱的荒漠》

[法]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著

桂裕芳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恶之花》

[法]夏尔·波德莱尔 著

郑克鲁 译

博集天卷

湖南文艺出版社

“重塑世界”书单

在这个变化越来越快、意外状况越来越频发的世界,墨守成规的人必将失败。只有不断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小到个人,大到国家。莫不如此。

让我们看看这些大国及大国领导者都是如何做的吧!他们是:法国总统马克龙、以色列前总统西蒙·佩雷斯、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和美国总统特朗普。

《重塑法国:法国总统马克龙访谈录》

[法]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著

[法]埃里克·福托里诺 编

钱培鑫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合格的精英:改革法国国家行政学院》

[法]皮埃尔-亨利·达冉松 著

张亦珂 朱志平 张欣玮 译

上海译出版社

《大梦无疆》

[以色列]西蒙·佩雷斯 著

吴越 刘洪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李光耀谈治国、管理和人生》

[新加坡]李光耀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永不放弃:特朗普自述》

[美]唐纳德·特朗普 [美]梅瑞迪斯·麦基沃 著

蒋旭峰 刘佳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转自【上海译文出版社】

责任编辑:

网址:阅读的力量 | 重塑法国:法国总统马克龙访谈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92869

相关内容

重塑法国:法国总统马克龙访谈录
法国总统马克龙:“我不能想象我的生活中没有书!”
《阅读的力量》读后感500字
访谈深町英夫:新生活运动与“现代国民”的塑造
法国人的生活平衡术
访谈︱深町英夫:新生活运动与“现代国民”的塑造
醒思录:李小龙的生活智慧
1972年,尼克松首次访华,一道淮扬菜被吃得精光,自此成了国宴菜
《观念再造与想象力重建》
谈谈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