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与教育”
家庭教育专家谈孩子的自我保护教育 #生活技巧# #亲子教育技巧# #家庭教育专家访谈#
浅谈“生活与教育”.doc浅谈“生活与教育"
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小学生现实生活为课 程基础。因此,在品德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把课 程与小学生的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使小学生的品行在现实生活中得 到践行与升华。
一、课堂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原大纲是这样表述的:这一学科是 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而新课标却做了重大的 修订:这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 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由此可见,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 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教学过 程中,尽力做到把教材的教学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如在《我是学校的小主人》教学中,笔者没有像往常那样照本宣 科的讲解学生该怎样做,而是让学生分组讨论“作为学校的小主人” 应该怎么做才是“称职”的小主人,讨论完分组汇报。结果学生例举 了校园生中活存在的主人公现象例如,作为校园的小主人,见了地面 上有垃圾会及时捡起来放进垃圾池,让校园保持干净整洁;看到低年 级小同学追逐打闹或做危险性游戏会及时制止,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影响学习;遇到需要帮助的同学会及时的伸出援助之手,等等。没有
了以往道德的说教、行为规范和准则的灌输,通过学生相互的发言、 影响和启发,学生的校园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
由于课堂教学设计与小学生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近距离的 通道,形成了密切的关系。所以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思想上产 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课堂教学内容要围绕学生的社会生活来组织课堂的教学应紧 紧围绕学生的社会生活来组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主线,让学生学习 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有适应参与社会生活的 知识和能力。
交际和活动能力是小学生走向社会,从事社会活动的最主要的能 力,因此,学习每一单元,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挖掘能力发展点。
如在学习《寻访“三孔”》一课时,给学生布置了自己独立动手或 者合作收集关于“三孔”文史资料、历史典故、故事传说的作业,并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导游,向班里的“小游客们”介绍“三孔”。2. 引进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
引进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旨在让学生走近社会生活,阅读、 理解文本。在学生已有体会的基础上,必然会理解得更深刻。如教学 《学习是苦还是乐?》,在“什么是苦,什么是乐”这个探究环节,可 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以小组 为单位进行汇报。案例会使学生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激发学生
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 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 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从而实现了教学育人和生活育人的目的。
三、社会实践应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教材上的内容 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中,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感 受到德育与社会的密
浅谈“生活与教育”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网址:浅谈“生活与教育”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99669
相关内容
浅谈生活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浅谈亲子教育的体会通用
浅谈育儿心得:教育要从生活开始
浅谈家庭教育问题.doc
浅谈幼儿园生活教育(四篇)
浅谈小学德育的生活化教育策略
家庭教育体会浅谈
浅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浅谈生活教育的重要性.doc
浅谈Excel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