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区居家养老如何开展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
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提供心理慰藉 #生活知识# #生活理念# #老龄化社会观念#
前言:很多老年人因为患有慢性病或老年病而心理压力过大,同时由于长期孤独生活而性情古怪、偏执,生活方式较为刻板、单调,甚至有抑郁自杀倾向,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较大危害。在运营一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时,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仅能够给老人带来欢乐,并且能够为中心塑造良好的口碑印象。那么,在社区服务中可以做那些精神慰藉服务呢?
1.招募心理慰藉志愿者
社区空巢老人的儿女常年不在身边,他们的生活比较单一,身边缺少说话的人。在社区招募有心理学知识的志愿者,定期为空巢老人提供心理慰藉服务,如电话问候、上门慰问、为老人读报、陪老人聊天等,帮助老人解开心结、快乐生活。
2.定期陪老年人聊天
有些老年人长期生活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生活单调乏味,容易产生压抑和孤寂的情绪。
(1)上门探访老人。对社区中的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志愿者定期上门探访交流,与老年人建立融洽关系,排解老年人的孤单,给予他们更多关爱,鼓励老人参加社区集体活动。通过聊天,老年人不仅可以收获青春活力,还可以从年轻人那里了解社会的新鲜知识。
(2)了解老年人需求。志愿者(或服务员)上门陪伴老人聊天的同时,主动了解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同时检查老年人家中的安全隐患。在了解老年人的需求之后,定期向社区反馈老人的基本生活情况。
3.举办社区敬老活动
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才财富。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
(1)为老年人过生日。为社区当月过生日的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为老人们表演文艺节目,给老人们送上自制生日贺卡、鲜花,给老人们吃生日蛋糕和长寿面。为孤寡老人上门祝寿,让老人们享受到儿女亲情,感受到居家服务中心的温暖。
(2)为老年人表演节目。定期组织社区文艺表演队伍为社区及敬老院的老年人表演唱歌、舞蹈、小品、健身操等节目,给老人们带去欢笑与温暖。
(3)为老年人庆祝金婚。为社区中50年以上婚龄的老人举办金婚庆典,在庆典上,金婚老人为彼此戴上戒指、喝交杯酒、为老伴送上鲜花,共同庆祝金婚纪念日。老年人为社区的年轻人讲述自己的婚姻故事,在社区弘扬珍爱家庭的婚恋观和家庭观。
(4)开展社区寿星孝星评选。举办社区寿星评选活动,对社区寿星进行慰问并颁发纪念品,请寿星向大家分享他们的长寿秘诀,比如积极健康的心态、愉悦身心的兴趣爱好、科学搭配的膳食、有规律的生活作息等。对社区孝星进行表彰,由孝星及其推荐人讲述其孝顺事迹,在社区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
(5)为老年人完成微心愿。对经济困难的空巢老人,争取和整合社会资源为其完成“微心愿”,即提供量身定制的“圆梦服务”,比如拍婚纱照、外出郊游、与远方亲人视频连线等,只要老人提出一个具体可行的愿望,志愿者就尽量去满足。
4.社区老年人心理咨询服务
老年人由于退休、家庭成员的变化,人际交往范围缩小。孤独感对老年人的情绪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加剧他们烦恼和恐惧的心理状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压力排解,会加剧情绪恶化。
(1)建立与老年人信任关系。在初期走访过程中,倾听老年人诉说内心苦闷,为老年人讲解心理健康和保健知识,缓解老年人因身体疾患而产生的情绪问题,与老年人建立初步信任关系。
(2)老年人个案辅导。心理咨询师运用陪伴、尊重、理解和共情等心理咨询技巧,引导老人说出内心压抑已久的话,帮助其宣泄情绪。通过个体访谈的形式,使老人感受到自我价值与存在感,树立生活信心。
(3)老年人团体辅导。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帮助老人之间建立信任关系,拉近老年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在生活中也能够互帮互助、相互陪伴。
5.记录社区老年人生命故事
叙事缅怀不仅能帮助老年人梳理人生经历,也能将老人记忆的文化遗产或故事保存下来。然后,将老年人生命故事通过绘本、相册和故事会等形式展示出来,进行宣传和文化传播。
(1)撰写老年人人生回忆录。社区中有些老人的个人经历丰富,比如是抗美援朝军人、文革知青或劳动模范,如果能留下历史纪录,可以为年轻一代提供了解前辈和了解社区的珍贵资料。组织志愿者为老人撰写回忆录、搜集历史老照片。回忆录详细记录老人当年的风采,并将制作好的回忆录交到老人手中,为他们当面解读回忆录。
(2)举办老年人人生故事分享会。在老年人人生故事分享会中,引导老年人一起回忆往昔,一起倾听、倾诉,在此过程中,大家能够彼此安慰、互相鼓励。通过互相分享,提升老年人的自信心和幸福感,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和无用感。
6.社区老年人照片拍摄
一张好的照片能引发老年人欣赏自己,珍爱生命并积极生活,促进家庭和谐。摄影志愿者用镜头为老人记录下一个个宝贵的瞬间,给老年人留下珍贵的人生记忆。
(1)为高龄老人拍摄个人照。组织摄影队入户,为社区中的70岁以上老年人拍照,拍摄能够展现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真实瞬间。在拍照前先与老人沟通、聊天,让他们充分放松,再及时进行抓拍;为老年人建立个人影像库,配以文字说明;在拍摄之后,举办社区老年人照片展。
(2)为老年人拍摄全家福。社区中的有些老人常年独居,大多数老人没有全家人的合影。组织摄影志愿者,为社区中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的家庭免费拍摄全家福照片,为家庭天伦之乐的时光留下珍贵纪念,为老人带去欢乐与亲情回归。
(3)为金婚老人拍摄婚纱照。金婚老人已经结婚超过50年,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老人一直没有拍过婚纱照。联系专业摄影师为金婚夫妇拍摄婚纱照,为老人们留下珍贵的照片。拍完照片后,把照片做成年历或相册,作为礼物送赠送给金婚老人。
7.社区老年人婚姻介绍
在社区开设老年人婚姻介绍所,举办老人婚恋交友活动。对丧偶老人,理解并支持他们正当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再婚。在社会工作者的支持下,为丧偶老人牵线搭桥,重组温馨家庭,缓解老人晚年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8.其他重点老年群体心理服务
(1)退休老人适应社区。刚刚退休的老年人在心理上存在落差,日常生活倍感空落,脾气也变得古怪。在社会工作者的组织下,帮助刚刚退休的老年人适应社区生活,为这些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为他们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各种形式的文体娱乐活动,动员他们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加入社区各类志愿服务队。
(2)外地老年人融入社区。社区中的外地老人越来越多,多数是来给子女照看孩子,往往至少要在社区住上一段时间。外地老人由于社会关系缺失、户籍限制、文化差异等原因,导致他们的心理失衡。社区融入活动能够为外地老人创造融入社区的条件和环境,组织外地老人参加文体娱乐活动,参加语言交流、礼仪知识、法律维权等方面学习,搭建起老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使外地老人更快地融入社区生活。
(3)临终老人心灵呵护。当老年人的疾病进入终末期且治疗无效或者机体日益衰竭时,就进入了生命的临终阶段。临终老人所面临的死亡痛苦和恐惧会伴随他们1至36个月,在此期间,老人的心理会出现诸多非常态状况,如自杀等事件。社会工作者为临终老人进行心灵呵护,心理疏导能减轻老人的心里痛苦和恐惧,促使其由消极的应对方式转变为积极的应对方式,改善临终老人的心理状态。
责任编辑:
网址:做社区居家养老如何开展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07433
相关内容
社区居家养老精神慰藉服务规范.doc 免费在线阅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研究如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探索“社区嵌入式养老” 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
社区各类居家养老服务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基于2018年CLHLS数据的实证分析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与城市老人生活满意度相关性研.doc
“社区+物业+养老”:苏州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探索记
老人护理养老的居家服务平台家政生活
老年人养老服务项目包括哪些内容呢?有没有什么养老服务项目呢?老年人养老服务项目包括哪些内容呢?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的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
社区建立居家养老的影响力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