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园生活化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保持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家长要多参与家园共育活动。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育儿生活经验# #幼儿教育理念#
摘要:家园共育是提高幼儿园生活化教育质量的一条重要路径,可以为幼儿全面发展营造更为完美的教育生态。文章立足幼儿园生活化教育展开研究,探讨家园共育视角下提升幼儿园生活化教育质量的策略,从而切实提高幼儿的实际生活技能和整体素养。
关键词:幼儿园;生活化教育;策略;家校共育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幼儿教育已不再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家庭是幼儿成长中的“重要场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园、家长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合力”,能起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效果。为此,幼儿教师积极探索实施“家园共育”的具体对策尤为必要,可切实提高幼儿园生活化教学质量。
一、融合家园资源,促进全面发展
如今,幼儿园教育并非仅是单纯地在教室里灌输知识,还应重视幼儿在家庭、社交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把家、园两个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让幼儿拥有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生活经验。家园共育以生态系统理论及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幼儿的发展是家庭、学校、社区等多个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幼儿在各个方面的潜能都不同。因此,幼儿教育应重视对幼儿的潜能进行发掘和开发,增强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了解与支持意识,把幼儿教育观念扩展到家庭生活中,从而形成健康的学前教育生态。
例如,幼儿园组织“家园共育日”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观摩幼儿在园的学习及生活。又如,幼儿园组织“亲子美食制作”活动,邀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动手做一些简单、健康的食物。在这一活动中,幼儿可以学习简单的烹调技巧,增进亲子间的情感。同时,幼儿教师也可充分挖掘幼儿家长专业、兴趣等方面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如一些身为医师的家长可来园开设“健康小讲堂”,向幼儿介绍一些健康常识。一些身为画家的家长可带着幼儿开展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发展幼儿的兴趣与潜力。当然,教师还可经常组织一些家长培训课程,邀请专家教授科学的育儿知识与方式,让家长更加了解并拥护幼儿园的教育思想。在各种培训活动中,幼儿能了解到在家里怎样营造适合幼儿学习与成长的环境,如怎样建立家庭读书角、怎样在一日生活中养成好的习惯等。家园共育实践表明,在教师整合各种家庭资源的基础上,可以为幼儿提供更为全面性、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从而推动幼儿在认知、情感和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1]。
二、多元互动教育,强化生活教育
多元互动教育认为教育不应只是单纯地向幼儿传授知识,还应基于各种互动教育的方式,使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全面发展。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家园合作可以使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幼儿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层面的影响,多元互动教育可强化各体系间的关联与相互作用,为幼儿的综合发展提供保障。在教师和家长一起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基础上,用游戏、讨论、实践操作等各种互动方式让幼儿在生活中进行学习,即可学习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从而推动幼儿全面发展。
在实践中,幼儿园开展了“家园互动日”活动,使生活化教育质量得到切实提高。在每个星期五的下午,幼儿教师都可邀请幼儿家长一起参加园内日常活动,共同体验幼儿的生活化教育活动。幼儿园设立“生活技能培训角”,让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学会叠床、清洗简单物品,提升幼儿的基本自理能力,锻炼幼儿实践技能,加强其自我保护能力,并培养幼儿责任心与自主性。又如,教师开展“家园共读”活动,亲子共同挑选一本绘本进行阅读,并在幼儿园分享会上互相交流。此种互动的基础上,能切实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亲子间的情感。在亲子分享的活动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幼儿家长以“问”与“导”的方式,让幼儿对绘本故事内容、角色情感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推动幼儿的综合发展。
三、家庭支持教育,提升教育质量
从家庭教育视角出发,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其对幼儿的教育态度与方法将会对幼儿成长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今,“家园共育”已成为幼儿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幼儿成长由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将幼儿园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在家中延续下去,以此来支持和加强幼儿园的生活化教育,进而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2]。
例如,幼儿园实施家庭支持教育计划,使生活化教育的品质得到明显的提高。幼儿园在每月都开设“家长开放日”,让家长来参加幼儿园所举办的各种教育活动,如课堂观摩、亲子游戏、手工制作等。家长在参加活动的基础上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观念及教法,并与幼儿教师进行互动,相互分享育儿心得。又如,幼儿教师鼓励家长为幼儿提供书籍、玩具、手工等课外物料,以充实幼儿园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即可丰富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使幼儿在自己所熟悉的情境下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及体验。再如,幼儿园还可针对幼儿家长进行全面引导,如怎样在家里进行符合幼儿园要求的学习活动?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对儿童进行深入教育?幼儿园为家长设计一些“家庭小任务”,如陪孩子做家务、讲故事或设计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驱动家长在家中实施生活化教育。在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基础上,使幼儿园与家庭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确保幼儿园生活化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对幼儿整体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家园共育是家庭与幼儿园密切配合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能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明显地提高幼儿生活化教育质量。教师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使得幼儿园教育观念在家庭环境中得以延续,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同时,在今后的日子里,教师要不断地强化家园间的交流与协作,为幼儿创造更加健康和丰富的成长环境,从而为其终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红燕.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共育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2024(17):94-96
[2]朱巧红.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共育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分析[J].求知导刊,2024(3):110-112
网址: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园生活化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22404
相关内容
开题报告:幼儿园有效实施“家园共育”的策略研究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生活礼仪的教育策略研究
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生活化策略探究
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指导策略
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有效策略探究
《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及实施策略研究》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研究》
幼儿园教育中家园互动的有效策略初探
论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