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去过高黎贡,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自然爱好者

发布时间:2024-12-09 19:00

生活美学是热爱生活,热爱自己:悦己者人恒悦之,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个人生活感悟# #生活美学观点#

世界物种基因库,世界自然博物馆,生命的避难所,大地的缝合线,人类的双面书架,哺乳类动物祖先的发源地,东亚植物区系的摇篮,“世界十大生物多样性重要地区”之一……种种美誉都指向了彩云之南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高黎贡”)。

俯瞰高黎贡 杜小红/摄

这里汇集了近5000种植物,其中400多种为高黎贡山特有种,这里有不计其数的昆虫,有770多种鸟类,150多种兽类。原始古老的大树杜鹃,会展翅滑翔的鼯鼠,艳丽的贡山树蛙,神奇的蜂猴,还有世界上最珍稀的物种之一——白眉长臂猿,它们都生活在这片大山里,每时每刻都在上演一出生命的精彩大戏。

自1983年保护区成立以来,高黎贡都在默默开展着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的保护研究工作。知晓和往来这座高山的多是前来考察的科研人员。随着观鸟业、生态旅游和自然教育的蓬勃发展,高黎贡也迎来越来越多的自然生态爱好者。

高黎贡山下的山村 艾怀森/摄

在资源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高黎贡相继设立了百花岭科考中心和自然教育基地,推出了横穿高黎贡山东西坡的“百花岭一南斋公房一林家铺一江苴丝绸古道”徒步生态旅游路线。

针对长假来高黎贡参加主题营期的中小学生和亲子家庭,高黎贡与营期组织者合作,在营期中融入体验高黎贡丰富自然生态的内容和一些动植物野外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让孩子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神奇,生发出喜爱自然的心意。

追踪长臂猿

天行长臂猿,也被称为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因两条又粗又长的白色眉毛而得名,有“白眉大侠”的美称。曾经人们都认为它们与分布于中印缅一带的东白眉长臂猿无异,直到今年初,才被证实是不同于其他长臂猿的新物种,目前全球种群数量不足200只,散落分布在高黎贡的森林中。

白眉长臂猿正在吃过山龙的果实 谭祥芳/摄

曾经,保护区科研人员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野外追踪观测长臂猿,他们的工作并不为外人所熟知。为了让孩子们了解野外科研人员的工作,了解长臂猿及其栖息地的保护,“追踪长臂猿”是每个来到高黎贡的营期都会开展的一项活动。

走进原始森林,也许就能听见它们“唔喔——唔喔——“的啼鸣。伴随着悠长婉转的歌声,在护林员开路和保护区专家指导下,追寻“白眉大侠”的身影,切身感受它们的栖息地。

猿在哪里呀?

丛林里枝叶繁茂,道路狭窄而曲折,脚下是沉积多年的落叶,若赶上雨后,道路会变得泥泞不堪。长臂猿隐藏在树林中,从不轻易露面,只听得树梢上远远的有什么动物跳来跳去的声音。在山路上小心前行的同时,还得打起十二分精神,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追寻长臂猿踪迹。若发现一只隐于树间的长臂猿,需要迅速用望远镜进行观察,记录相关信息,如果来得及,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下这珍贵的影像资料。

这样的体验仅在高黎贡。只有真切走过这段路,才会明白野外科研工作者的艰辛,亲眼看过野生状态下长臂猿在树梢间自由跳跃嬉闹的场景,才会真正明白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何在。

追踪白眉长臂猿途中小憩

它们曾是呼啸这片山林的主人,却在盗猎、栖息地破坏、人类的干扰下日渐减少,保护白眉长臂猿不仅仅是保护这一个物种,更是对整个栖息地的保护。

百花岭观鸟

百花岭曾是昔日茶马古道上一处繁华之地,如今却成为了鸟类的天堂,在这里可看到300多种鸟儿。在观鸟爱好者心中,它是中国的五星级观鸟圣地,是每一个观鸟爱好者此生必来之地。

鸟塘观鸟,嘴角带着止不住的笑意

百花岭地区村民依据鸟儿喝水、觅食等习性,在村庄外围森林或陡峭山坡上选取合适地点营造水塘,周围种植鸟儿喜欢的樱桃、桃树、柿子等花卉果树,以吸引鸟儿前来。在距水塘一定距离的位置建有黑色的隐蔽棚,藏身于棚中就可以欣赏到高黎贡山五彩斑斓、鸣声千差万别的林间精灵。

观鸟之前,保护区的老师会指导孩子们使用望远镜,教给他们寻找鸟儿的基本方法,百花岭常见鸟儿的典型特征,并不为让孩子们记住知识,只是方便他们发现识别藏身树木间的鸟雀精灵。体色艳丽的赤尾噪鹛,闪着蓝色金属光泽的棕腹大仙鹟,轻盈的小肥啾银耳相思鸟和蓝翅希鹛……如若看到,哪怕不知其名,都足以让孩子们欢快许久。

左:橙腹叶鹎(雄);右:橙腹叶鹎(雌)

当地百姓曾过着靠山吃山、打猎为生的生活,打鸟吃鸟曾是当地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百花岭观鸟业的发展,过去的打鸟人如今纷纷变成了职业“鸟导”,他们熟悉鸟情,知道鸟点,具备鸟类知识,靠为观鸟者和拍鸟者服务收取费用。观鸟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加上保护区对鸟类保护的大力宣传,村民们也日渐明白爱鸟护鸟的重要性,当地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也日渐增多。如今村民们互相监督,共同守卫这片青山绿水。

左:金喉拟啄木鸟;右:赤尾噪鹛

百花岭的鸟塘虽然对鸟儿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过去大量投放面包虫、悬挂水果等吸引鸟儿的方式会导致鸟儿的觅食能力下降,改变鸟儿的分布规律。如今,村民在专家的建议下不断优化水塘周边的生态环境,通过多种植招引鸟类的野生花卉和果树来吸引鸟儿。

鸟儿为当地村民带来收入,村民保护着鸟儿,而往来百花岭不计其数的观鸟爱好者扩大了高黎贡山的影响力,精彩纷呈的鸟照又唤起了公众生态保护的意识。观鸟不只是欣赏鸟儿美丽的身影,而是透过鸟儿看到自然,走进自然,最终保护自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你好,高黎贡

这林中的精彩可多着呐~

高黎贡有多条生态旅游路线。考量体力和安全问题,一般会选择带领孩子们体验约3公里长的一条环线。沿途可以感受到高黎贡山的立体气候、原始垂直植被、珍稀植物和昆虫、奇峰怪石和温泉瀑布等自然风光。

藓叶卷瓣兰

孩子们在保护区专家的带领下,沿途搜寻奇妙的植物。高黎贡山兰科植物种类较多,但它们会生长在怎样的地方呢?在兰科中,部分种类会依靠气生根依附于树干之上,裸露而生,称为“附生兰”。抬头仰望,在枝叶葳蕤的山林间,寻觅附生兰的踪迹。

山橙

山橙是夹竹桃科植物。别看它长得一副好看又好吃的样子,现在可是有毒的,只有成熟后颜色变深毒性才会消失,是松鼠类和灵长类动物的美食。

左:鞭打绣球(雨季);右:鞭打绣球(旱季)

为了适应环境,植物也是煞费苦心。比如鞭打绣球在不同季节叶子完全不一样。雨季为吸收更多水分,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叶片为椭圆状,而在旱季,为减少水分流失,叶片会变为针状。

走在林中,腐朽的树干上长满了形态千奇百怪的真菌,而无论树干还是林下,都覆有厚厚的苔藓,轻轻踩上去,仿佛整个人都要陷落在自然的柔情中。沿路的草丛中有诸多昆虫藏匿期间,要想找到它们,可得好好考量眼力。善于伪装成树枝的竹节虫,叶片上看起来有点点奇怪的“枯叶”,枯木下藏匿的大群白蚁,正在山茶花怀抱里“打滚”的苍蝇……你们都找到了吗?

枯叶蝶

高黎贡丰富的自然资源彩常常引得小朋友们连连惊叹。自然的神奇奥妙,无需多言,就在眼前。

除了科普讲解外,自然游戏也是必不可少。当一个团队成为一个毛毛虫,只有“眼睛”可以探路,你信任你的队友吗?你能勇敢的迈出每一步吗?与队友在黑暗里携手前进,从郁郁葱葱的森林走到一片开阔的水塘,安静倾听自然的声响。你,听到了什么?

林间毛毛虫

有风从耳边温柔吹过,有鸟儿在喧闹,有此起彼伏的虫鸣,还有振耳的呱声,以及各种或动听或呱躁,却无从分辨的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摘下眼罩的那一刻,孩子们往往会露出一种不可思议的表情,从未想过自原始森林走出后,竟会有如此开阔美丽的水塘,还有这么丰富的声音。

见识过高黎贡的白天,又岂能错过高黎贡的夜晚。黑皴皴的森林好像一张要吞噬一切的大嘴,让人望而生怯。但在保护区专家的陪伴和带领下,孩子们纷纷克服对黑暗的恐惧,走进这片森林,寻觅夜间精灵,认识一个不一样的高黎贡。

夜晚的树上究竟会发现什么?也许会是一只橙色的云南龙蜥(右)

蛙声好像不止从水塘边传来。仔细寻觅,原来有蛙蹲坐在树叶之上,睁着圆嘟嘟的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些外来的客人。电筒光在水塘边一扫而过,不少滇蛙纷纷跃入水中,刹那便不见了踪影。保护区专家听声寻蛙,寻虫,连连的惊喜早将黑暗的恐惧抛之脑后。如若运气好,说不定还会遇到会“飞”的鼯鼠。

这样真切的体验,是多少次宣传说教都无法比拟的。自然神奇的力量,生命的美丽与顽强,在孩子心底里扎下了根,生出保护自然的枝芽。

高黎贡丰富的自然教育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年龄的自然爱好者

据统计,目前走进高黎贡参与自然体验已达3000余人。除却野外自然科考课程,高黎贡还开设了室内讲堂,通过视频、图片、一线工作人员的故事讲解等方式,带领公众了解高黎贡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此同时,高黎贡周边多样的人文、历史、民族、文化等资源都为课程开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高黎贡的自然教育活动也将越来越丰富多彩。

自然教育的本土化建设

山间的休憩处都是垃圾污染的重灾区

随着高黎贡山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不止自然爱好者,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也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也屡屡发生,最显著的便是垃圾问题。每逢重大节假日,护林员上山捡拾的垃圾往往以麻袋计算,更有人在山中随意采摘沿途花草,纵使高黎贡山资源丰富,却也经不起经年累月的破坏。游客的大量涌入也给森林防火带来很大压力。

除了设立标语、警示牌宣传,在进山路口检查登记外,高黎贡自2008年开始,还在周边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让这些与保护区环境有着最直接影响的居民有机会参与到保护区的自然教育活动中,感受家乡的美,了解身边的自然环境并看见存在的问题,从而促成保护意识的形成和保护行动的落地。

左:校园环保剧场;右:校园自然创意大赛

同时,保护区工作人员走进当地中、小学,开展讲座、摄影展,进行自然体验活动,介绍动植物知识,让孩子们多多了解高黎贡山,认识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激发自豪感,萌生为家乡做贡献的心愿,为保护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保护区周围成立了多个农民森林社区共管和环境保护组织,定期开展环境保护培训和宣传活动,上山捡拾垃圾,制定村民公约,对村民行为进行规范、监督和约束,共同守卫家乡。

保护区的未来,需要更多本土力量的参与

林智谋老师在高黎贡进行培训

近年来,出于对高黎贡自然教育发展的重视,保护区多次派人参加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及工作坊,小路自然教育中心的“紫米计划”、乐享自然主办的“流水学习法”、“绿色营自然导师训练营”等自然教育培训。在项目资金支持下,邀请台湾荒野、自然之友等机构的专家前来进行专项培训。

每年长假开办的营期则是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实操阶段。经多番实践后,高黎贡已培养多位可独立带队,兼具课程设计能力的专家。

一山四季-高黎贡山 艾怀森/摄

谈及未来,高黎贡希望能将这里打造成面向国内外的自然教育人才培训基地,吸引国内五湖四海的自然爱好者前来学习培训。同时开设更多在地化的自然教育活动,与当地孩子产生更多连接。除了保护区周边,还将在市区周围寻求适合开展自然教育的区域,方便学生参与。

自然教育行业的兴起,让更多公众得以走进自然保护区了解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现状。对于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无疑有着促进作用。欢呼之余,我们也应看到受经费所限,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学校在自然教育上的互动还有待拓展,而这些群体,其实对保护区环境和资源有最直接的影响。期待未来高黎贡能结合自身特点,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突破限制,开发更多针对当地居民的自然教育活动。

文中图片均由高黎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

本文由“自然教育论坛”首发和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发布方。

徐仁修:生态旅行是对的人在对的地方,以对的方式与自然美好相遇】↓↓↓

责任编辑:

网址:没有去过高黎贡,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自然爱好者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27254

相关内容

好好爱自己|顺其自然,健康之道
自我关怀 ——把自己照顾好,是你对这个世界的最大贡献
梦见自己拉屎自己收拾是什么意思 梦见自己拉屎自己收拾有什么预兆
自驾阿姨说自己没有愧对任何人:56岁决定“为自己而活”
美国数学大奖首位女性华人得主,说自己只是个普通人
实在的健身爱好者: 自己家里才是最好的健身房
你要照顾好自己的说说230句
新年最好的仪式感,是整理自己
不可思议的旧衣改造,别总是说自己没衣服穿了~
保持好心态,过好自己的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