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心理学:家里越干净的人,生活层次往往越高
商品包装越豪华,价格往往越高。 #生活常识# #购物消费建议# #价格心理学#
激流勇退,往往是形容一个人的心境在到达一定境界后,将功名利禄看淡,愿意返璞归真的一种行为。不仅作用在口头上,也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有些人嘴上说着钱财乃身外之物,想要回归田园生活,而最后却依旧在资本主义的道路上杀伐果断,开疆辟土,直至变为一捧黄土。这种回归田园的想法是一种伪愿望,只是嘴上带有目的的演讲。
我们所说的生活层次,是一种发自内心向往的高层次生活。
要想观察一个人是否是发自内心的高层次,第一就是看他的居住环境,是否简约、干净整洁,这里不是说家中要纤尘不染,而是拒绝杂乱无章,盲目收集、堆积不需要的东西。
《我决定简单地生活》一书中讲到,想奉行极简主义,首先要理解极简主义的含义,它不仅仅是纯粹的扔东西,而是行为背后长久性的深意,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就是一个极简主义者,他做事认真严谨,可以通过主观意志排斥外界干扰,抵御纷繁的诱惑,将断舍离与人机交互结合。所以,苹果的界面、外形设计简约大方,不会让人感到操作复杂浮夸。
所以,极简主义不是无谓的扔东西,而是只留有用的、有价值的物品。
许多极简主义的领导人,在开会时也实行相关对策,将闲杂人等请出会议室,只留相关领域的干部,使会议能够高效地进行。
可以说,奉行极简主义的人,一定最懂自己,他们知道自己的实际需求是什么,所以,在物品分类时可以做到快准狠。
他们不为外物所累,眼光长远,不会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诱惑,而是从事物长远的角度出发,确定自己真实需求。反映在生活中,就是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更珍惜周边的事物,并且更清楚一样物品的价值。为了凸显事物固有的价值,所以,要扔掉分散自己注意力的东西。
极简主义不是对比彼此拥有事物的多少,而是能否更快地寻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东西。
只留必需品
心理学家认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生活一定是自控且有规律的。极简主义者们每周都有固定的作息时间用来清理房间,并且闲暇时间也会进行物品归类。
并不是挤出闲暇时间来进行物品分类,而是将分类的习惯融入进日常生活中。
房间整洁从扔垃圾做起,不需要动辄大扫除,而是从捡起一根头发,扔掉一团纸屑开始。
例如,空瓶子、空袋子、从来不穿的衣服、腐烂变质的食物等,这些我们一眼看去以后不会用到,却出于忘了或不舍得的情况,迟迟没扔的东西,都是可以被整顿的。
然后,丢掉一些重复物品。有些重复物品是买了成套,有的是忘了上一个的存在,又买了新的,那么清理这些冗余的东西十分重要。
比如,家里非消耗品的置物盒,重复多个还没有空间收纳,就可列为我们丢弃的目标,既清理了多余的东西还空出了空间。
扔东西的一大顽固阻碍,就是高消费带回来的无用品。我们都有过同样的经历:买回一些感觉用得到,实际没用过,价格还较高的东西,我们经常会拿它们没办法,因为我们的潜意识里认为将来会用上,但其实用到的几率十分渺茫。
扔东西是有准则的,非消耗品且重复的可以扔掉,长时间不会用到的可以扔掉,买回来从来不用的可以扔掉,忘了上一个消耗品的存在,买回来新的便扔掉上一个,如果同一个东西,过了一段时间还在思考要不要扔掉的便扔掉。
其实,我们纠结的原因是觉得扔了浪费,可扔也是可以变通的。
例如,将新的、未动用过的用来送礼,加深双方感情;将使用过的、还可以用的挂在二手交易网上售卖,都是可以的,主要在于清理东西的意识。
这就涉及到极简主义的本质:留下生活中的刚需品,其他的要及时断舍离。
增加休闲时间
舍弃不需要的东西对生活的直观变现就是时间,曾经我们面对杂乱的房间,心情不好的同时,注意力都在如何整理上,然而扔什么都心疼,导致没有实际操作。
屋子变得干净整洁了,就有积极的心态和充足的时间完善人生规划,使每次出发前需要拿什么,都能够条理清晰。
综上,极简生活带来的不仅是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本身已然处在高层次的人,会有闲暇的时间思考更重要的事,不为外界干扰。
网址:极简主义心理学:家里越干净的人,生活层次往往越高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61297
相关内容
极简主义心理学, 家里干净的人, “断舍离”能力和生活层次都很高越极简,越生活 | 极简主义生活是一种态度
其实,越简单的人,往往越快乐
一个人的鞋子,往往透露了他的人生层次
喜欢把家里打扫得很干净的人,往往会有这3种命运,很准!
家,越干净,越有福
极简主义,往往却包含了更深刻的含义
极简是一种生活哲学, 越简单,越高级!
把家里打扫得很干净的人,往往会有这3种命运,很准!
极简是一种生活哲学,越简单,越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