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一日活动各环节提升中班幼儿进餐中的生活服务能力

发布时间:2024-12-13 14:52

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提升自我服务能力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育儿生活经验# #幼儿生活习惯培养#

一、 适宜的环境提示

1、 不挑食

我们从两方面出发,一个是创设了食物金字塔的版面,主要是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幼儿了解每天必须要摄入的食物种类,有糖类、蛋白质类、蔬果类和米面类。另一个是菜谱的推荐,从自己到家长到老师,让幼儿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同时,结合我们每周的菜谱,我们还会请“餐前广播员”进行简单的营养介绍。

2、 好习惯

我们从三个模块出发,第一个模块是“小班中班比一比”:这些比的内容其实是孩子们通过中班适应一段时间后,在多次的谈话活动中,发现原来小班和中班的进餐中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小班在老师的帮助下剥虾、剔鱼骨,到了中班就要学会自己剥虾、剔鱼骨;小班使用勺子吃饭,到了中饭学会用筷子吃饭。通过罗列这些习惯,让孩子们更直观更清晰的了解到进入中班,在进餐中要养成哪些习惯;第二个模块是“今天你光盘了吗?”:结合当前热点话题光盘行动,创设了版面,然后通过一周的统计,更直观地看出谁能够将光盘进行到底;第三个模块是“本周重点”:通过每周重点关注,进一步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进餐习惯。

通过墙面上的环境隐性提示和措施,让孩子知道样样食物都要吃,都爱吃,渐渐养成了不挑食的好习惯。同时对自己升入中班后,在进餐中需要掌握的一些技能,如握筷、剥剔等有初步的掌握。

二、 恰当的活动内容

1、角色游戏

游戏是幼儿最高兴愉快的活动,是幼儿生活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进餐中的自我服务能力。在“娃娃家”主题中,幼儿经常会产生作客、给娃娃喂饭等情节,但与小班不同的是,老师在投放材料时将小勺换成了筷子,让孩子在游戏中也能学习使用筷子。且在交流分享时,老师也注重其他生活服务能力的提升,如餐后如何整理桌面,保持桌面的清洁等。

2、个别化学习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幼儿重要的学习形式之一,通过个别化学习能大大提升幼儿学习水平,从而缩短幼儿个体差异性。因此我们在个别化学习中也投放了一些有利于幼儿提升进餐中服务能力的材料。为了让幼儿尽快掌握正确的握筷方法,我们投放了“筷子家家乐”、“小鸟捉虫”、“夹豆子”、“给小鸟喂食”等个别化材料,这几分材料都是让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练习正确的握筷方式;为了让幼儿掌握一些剥剔的方法,我们在生活区投放了“剥花生”、“剥坚果”等个别化材料。

3、集体教学活动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最能将知识技能等辐射给大部分幼儿的活动。因此我们在设计集体教学活动时也思考了如何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提升幼儿在进餐中的生活服务能力,最终我们设计了《身边的筷子》和《鬼鬼盯着你》等活动。

三、 适当的榜样激励

四、有效的家园共育

在幼儿教学中发现,一些幼儿本来在幼儿园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进食习惯,可一旦幼儿在家时间长了(如国庆节、每年的暑、寒假)后,返回幼儿园又出现了“反弹”现象。这不仅给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也影响了幼儿的发展。为此,要提升幼儿生活服务能力,就必须让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结合起来,做到真正的家园共育。

网址:利用一日活动各环节提升中班幼儿进餐中的生活服务能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64946

相关内容

巧用生活区提升小班幼儿自理能力
幼儿园中班一日活动计划(通用10篇)
浅谈幼儿园中班幼儿生活技能的培养
《一日生活中中班幼儿劳动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微课题结题报告
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100个安全小细节
家园合作中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策略
中班幼儿生活活动日常指导的实践研究幼儿园中班教育专题
幼儿园餐点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幼儿为本,连环跟进优化幼儿“一日生活”幼儿园系列专题教研活动案例综述 幼儿园免费教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