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过敏性疾病,这些相关知识请您查收

发布时间:2024-12-16 08:12

定期口腔检查,防治口腔疾病与全身健康相关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慢性病预防#

每到季节变换时就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突然瘙痒红肿……这些都可能是过敏导致的。过敏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中,食物、灰尘、细菌、昆虫,甚至阳光和空气,对过敏体质人群来说,都可能暗藏风险。认识过敏性疾病,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有效控制过敏性疾病对生活的影响。在7月8日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来临之际,我们为大家介绍过敏性疾病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正确了解和科学防治过敏性疾病。

——编 者

积极预防 远离过敏

■张淑艳 李小静

姜 晨绘

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机体对过敏原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的一类疾病。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过敏性咳嗽、过敏性结膜炎和特应性皮炎等。

过敏发生的两个主要因素是过敏体质和过敏原反复刺激。过敏体质者指接触过敏原后有过敏反应倾向的个体。有的人认为过敏是免疫力低下所致。实际上,过敏是免疫系统异常的一种表现。过敏体质人群吸入、食入或接触各种过敏原后,身体会启动免疫功能,去防范和排斥这些物质。这一过程就会使身体出现过敏症状。

不同的过敏性疾病会累及不同的系统和器官。因此,各系统器官都可能出现过敏症状。过敏性疾病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皮肤症状。红斑、风团、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等,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②呼吸系统症状。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痒、喘息、憋气、咳嗽等。③眼睛症状。眼睛红肿、发痒、流泪、有黏性分泌物等。④消化道症状。腹痛、呕吐、腹泻、恶心等。⑤全身症状。如果发生严重过敏的情况,可能会出现皮肤潮红、窒息、血压降低、视物不清、晕厥、丧失意识等全身症状,甚至会危及生命。

过敏原又称变应原,通常可分为4类:①吸入性过敏原。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物质,如花粉、尘螨、动物皮毛、霉菌、棉毛等。②食入性过敏原。动植物蛋白是较为常见的食入性过敏原,如牛奶、鸡蛋、海鲜、坚果等。③接触性过敏原。日常接触皮肤的物质,包括各类化妆品、染发剂、橡胶、有机溶剂等。④注入性过敏原。通过注射途径进入体内的物质,如注射性药物、昆虫(如蜜蜂、马蜂、蚂蚁、蚊子等)叮咬等。

明确过敏原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基础。诊断过敏性疾病时,应先详细了解病史,然后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过敏原检测。过敏原检测可分为体内过敏原检测和体外过敏原检测两种。

体内过敏原检测是将过敏原通过皮试或点刺等方式应用于人体,从而确定人体是否对这些物质过敏。体内过敏原检测包括皮肤点刺试验(适用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药疹等过敏性疾病)、斑贴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接触性过敏原)和过敏原激发试验(用少量过敏原诱发结膜、鼻黏膜、支气管黏膜轻度过敏发作,从而检测过敏原)。

体外过敏原检测是取患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进行体外检测,过敏原不直接应用于人体。体外过敏原检测可以广泛筛查过敏原,尤其适合对多种过敏原敏感的患者。

如果已经出现过敏性疾病,应尽快脱离过敏原,同时进行规范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常用的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胆碱能药等。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遵医嘱服用药物。若过敏反应严重,应及时送医治疗。当无法避免某些过敏原,且应用治疗过敏反应的药物无效时,可遵医嘱应用过敏原免疫治疗(通常是注射过敏针)。

过敏性疾病患者除积极对症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防止过敏症状反复发作。

远离过敏原。有过敏史的人群可通过体内、体外过敏原检测的方法,明确自己的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过敏体质人群在花粉播散季节应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护目镜等。此外,过敏体质人群要尽量避免接触猫、狗等动物。因为猫、狗等动物的皮脂腺、泪腺和唾液腺会分泌一种过敏原。这种过敏原常会附着在一些较小的碎屑或尘土上,飘浮到空气中,与人体直接接触,就会诱发过敏反应。

保持居住环境洁净。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洗晒窗帘、被褥和床单等;若要使用空调、空气净化器和加湿器等家用电器,应提前清洗,并定期清洗滤网,防止尘螨滋生。

增强身体素质。过敏体质人群平时要适当运动、均衡饮食、规律作息,以增强身体素质,重塑免疫系统的平衡。需要注意的是,过敏性哮喘患者尽量不要进行高强度运动,可进行一些缓和的有氧运动,如慢跑、瑜伽等。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除积极治疗外,保持愉悦的心情对疾病防治也很重要。建议过敏性疾病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正确看待过敏性疾病,不要过度紧张。

网址:防治过敏性疾病,这些相关知识请您查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87292

相关内容

防治过敏性疾病,这些细节生活中一定要注意!
专家:重视过敏性疾病 提升公众防治认知
过敏性疾病到底该怎么治?
防范儿童过敏性疾病 需从源头“治理”
过敏性疾病防治须“明察秋毫”—新闻—科学网
科学合理应对过敏性疾病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 预防过敏疾病,促进健康生活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克服障碍,防治食物过敏
从预防、治疗到与敏共生,过敏疾病需全病程管理
基层医生如何防治常见的过敏性疾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