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四季养生食疗宝典(夏季下篇)
《四季养生宝典》: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提供相应的饮食和运动建议。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中医养生书籍#
2015-11-09 10:14:21六、大暑最炎热,日晒需有度
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日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大暑时节既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我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大暑龋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人们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称之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过无车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晴天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情。”
夏季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而导致疰夏、中暑等病。如果当你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夏季预防中暑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曝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有条件的人,进入夏季后,宜常服用一些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可内服外用并举,具体方法:内服温肾壮阳的金匮肾气丸、左归丸等,每日2次,每次一丸,连服一个月。外敷药可选用白芥子20克、元胡15克、细心12克、甘遂10克,同研细末,用姜汁调糊,分成六份,每次取一份摊在直径约5厘米的油纸或塑料薄膜上,贴在后背的肺俞、心俞、膈俞穴上或贴在双侧的肺俞、百劳、膏肓穴上,用胶布固定。一般贴4~6小时,如有灼痛感可提前取下,局部微痒或有温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须注意的是,每个伏天(夏季三个伏天)贴一次,每年三次,连续贴三年,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这种内、外结合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根除或缓解症状。
1.起居生活:户外避阳防中暑
大暑时节,炎热的程度到达高峰。在日常起居上,睡眠要充足,不可在过于困乏时才睡,应当在微感乏累时便开始入睡,并且睡眠前不可做剧烈的运动,睡时要先睡眼,再睡心,逐渐进入深层睡眠。不可露宿,室温要适宜,不可过凉或过热,房中也不可有对流的空气,即所谓的“穿堂风。早晨醒来,要先醒心,再醒眼,并在床上先做一些保健的气功,如熨眼、叩齿、鸣天鼓等,再下床。早晨可到室外进行一些健身活动,但运动量不可过大,以身体微汗为度,当然,最好选择散步或静气功为宜。气温高的中午不要外出,而居室温度亦不可太低。
2.食疗养生,温热升阳为宜
暑天,运用饮食的营养作用养生益寿,是减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保证。夏季的饮食调养是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夏令气侯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黄帝内经》有“药以去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点。著名医家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所以,古人称“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胜似参芪一大包”。《医药六书》,赞:“粳米粥为资生化育烟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可见粥养对人之重要。药粥虽说对人体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据每人的不同体质、疾病,选用适当的药物,配制成粥方可达盈l满意的效果。
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内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寿之物。俗话说“人是水浇成的”,这话不无道理。水约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传统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饮用冷开水。实验结果也表明。一杯普通的水烧开后,盖上盖子冷却到室温。这种冷开水在其烧开被冷却过程中,氯气此一般自然水减少了1/2,水的表面张力、密度、黏滞度、导电率等理化特性都发生了改变,很近似生物活性细胞中的水,因此容易透过细胞而具有奇妙的生物活性。根据民间经验,实验结果,每日清晨饮用一杯新鲜凉开水,几年之后,就会出现神奇的益寿之功。日本医学家曾经对460名65舅以上的老人做过调查统计,五年内坚持每天清晨喝一杯凉开水的人中,有82%的老人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牙齿不松,每日能步行10公里,在这些人中也从未得过大病,由此说来水对人体之重要,是千真万确的。
除水之外,酒、汤、果汁等都可称为饮品。合理选用都能对人体起到很好的强身健体的作用。
盛夏阳热下降,絪蕴熏蒸,水气上腾,湿气充斥,故在此季节,感受湿邪者较多。在中医学中,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黏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食疗药膳以清热解暑为宜。
下面介绍几种适合大暑节气的进补食谱:
柿饼红糖茶
[原料]柿饼、红糖。
[制作]柿饼焙焦研成细末,每次10克,加红糖15克。
[功效]健脾养胃。
桑菊薄竹饮
[原料]桑叶、菊花各5克,竹叶、白茅根各30克,薄荷3克,沸冲泡10分钟。
[制作]沸水冲泡10分钟。
[功效]清热解暑、消渴。
鲜饮
[原料]鲜藕120克,白茅根(鲜)120克。
[制作]鳞藕切片、白茅根切段,加水适量煎煮,取其滤液。
[功效]有凉血止血、清热化痰的作用,能生津止渴、润肺止咳、泻火降逆。
西瓜鸡丁汤
[原料]西瓜1个,鸡肉适量。
[制作]西瓜去瓤,留完整瓜壳,鸡肉切丁放入瓜壳内,加适量清水,隔水炖至鸡肉熟。
[功效]防治中暑。
绿豆南瓜汤
[原料]绿豆50克,老南瓜500克,食盐少许。
[制作]绿豆清水洗净,趁水气未干时加人食盐少许(3克左右)搅拌均匀,腌制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南瓜去皮、瓤用清水洗弹,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待用。锅内加水500毫升,烧开后,先下绿豆煮沸2分钟,淋人少许凉水,再煮沸,将南瓜入锅,盖上锅盖,用文火煮沸约30分钟,至绿豆开花,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绿豆甘凉,清暑、解毒、利尿;配以南生津益气,是夏季防暑最佳膳食。
木耳红枣汤
[原料]黑木耳(干)30克,红枣30枚。
[制作]将黑木耳和红枣分别加水浸泡使其发胀,洗净后加水适量煮熟即可。
[功效]补血益气。
桂圆莲子汤
[原料]桂圆肉(干)15克,莲子(干)30克,芡实30克,冰糖20克。
[制作]分别洗净人锅,加水适量用小火炖煮至熟,加冰糖溶解即可。
[功效]补血养血,宁心健脾。
桂圆粥
[原料]桂圆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制作]将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禁忌]喝桂圆粥忌饮酒、浓茶、咖啡等物。
苋菜粥
[原料]苋菜(鲜)200克,粳米100克,精盐少许。
[制作]取粳米加水适量,煮沸片刻后,加入洗净切碎的苋菜煮成粥,食前加少许精盐搅匀。
[功效]清热止痢。
苦瓜菊花粥
[原料]苦瓜i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
[制作]将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备用。粳米洗净,菊花漂洗,二者同入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置于武火上煮,待水煮沸后,将苦瓜、冰糖放人锅中,改用文火继续煮至米开花时即可。
[功效]清利暑热,止痢解毒。适用于中暑烦渴、痢疾等症。
毛豆焖双肉
[原料]毛豆300克,黄牛肉100克,瘦猪肉100克,鲜菜心50克,黄酒8克,味精l克,精盐4克,胡椒粉o.5克,水淀粉10克,姜末5克,葱花5克,豆油50克。
[制作]毛豆洗净;黄牛肉去筋洗净,切成肉粒;瘦猪肉洗净,切成粗粒;鲜菜心洗净沥干水分。净锅置火上,下豆油烧至七成热后放人猪肉、牛肉粒炒出香味,烹人黄酒,再炒几下,加入毛豆粒、姜末,炒至变色,掺入鲜汤、胡椒粉,加盖焖至毛豆熟烂,投入菜心、葱花、精盐,煮沸加入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推转均匀,出锅即成。
[功效]补脾胃,益气血,生肌肉。
[禁忌]猪肉不宜过肥。必须烹调至豆熟肉烂。火热之症者忌食。
菠菜肝片
[原料]鲜猪肝250克,水发黑木耳25克,菠菜叶50克,绍酒10克,醋5克,食盐、淀粉、酱油各适量,葱丝、蒜片、姜粒各15克,汤50克,油适量。
[制作]将猪肝剔去筋洗净,切片待用。然后将猪肝片加入适量湿淀粉和盐少许,搅拌均匀另把酱油、绍酒、盐、醋、湿淀粉和汤兑成滋汁备用。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油,烧至七八成热,放人肝片滑透,用漏勺沥去余油,锅内剩油50克,下人蒜片、姜粒略炒后,下肝片,同时将菠菜、木耳入锅内翻炒几下,倒人滋汁炒匀,下入葱丝,起锅即成。
[功效]滋阴补肝,消渴安神。
[禁忌]便溏及腹泻者慎用。
青椒炒鸭
[原料]青椒150克,鸭脯肉200克,鸡蛋1枚,黄酒、盐、干淀粉、鲜汤、味精水淀粉、植物油各适量。
[制作]鸭脯肉劈成2寸长、6分宽的薄片,用清水洗净后淋干;将鸡蛋取清和干淀粉、盐搅匀与鸭片一起拌匀上浆;青椒去籽、去蒂洗净后切片。锅烧热后加油烧至四成热,将鸭片下锅,用勺划散,炒至八成熟时,放入青椒,待鸭片炒熟倒人漏勺淋油。锅内留少许油,加入盐、酒、鲜汤、烧至滚开后,再将鸭片、青椒倒人,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装盘即成。
[功效]温中健脾,利水消肿。
芹菜豆腐
[原料]芹菜150克,豆腐1块,食盐、味精、香油各少许。
[制作]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开水焯一下,捞出后用凉开水冷却控净水待用。将芹菜和豆腐搅拌,加入食盐、味精、香油拌搅匀即成。
[功效]平肝清热,利湿解毒。清凉适口,夏令佳菜。
五彩蜜珠果
[原料]苹果1个,梨1个,菠萝半个,杨梅10粒,荸荠10粒,柠檬1个,白糖适量。
[制作]苹果、鸭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珠勺挖成圆珠,荸荠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待用。将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锅内烧热溶解,冷却后加入柠檬汁,把五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食用时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生津止卜渴,和胃消食。
醋椒鱼
[原料]黄鱼1条,香菜、葱、姜、胡椒粉、黄酒、麻油、味精、鲜汤、白醋、盐、植物油各适量。
[制作]黄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黄,捞出淋干油;锅内放少量油,热后,将胡椒粉、姜丝人锅略加煸炒,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人深盘内,散上葱丝、香菜;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搅匀倒人鱼盘内即可。[功效]健脾开胃,填精,益气。
清拌茄子
[原料]嫩茄子500克,香菜15克,蒜、米醋、白糖、香油、酱油、味精、精盐、花椒各适量。
[制作]茄子洗净削皮,切成小片,放人碗内,撒上少许盐,再投入凉水中,泡去茄褐色,捞出放蒸锅内蒸熟,取出晾凉;蒜捣末;将炒锅置于火上烧热,加入香油,下花椒炸出香味后,连油一同倒入小碗内,加入酱油、白糖、米醋、精盐、味精、蒜末,调成汁,浇在茄片上;香菜择洗干净,切段,撒在茄片上即成。
[功效]清热通窍,消肿利尿,健脾和胃。
注意:豆角中含有血球凝集素A,是一中毒蛋白,加热后毒性可大为减弱。所以豆角一定要焯透,以防止中毒。
炝拌什锦
[原料]豆腐1块,嫩豆角50克,西红柿50克,木耳15克,香油、植物油、精盐、味精葱末各适量。
[制作]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均切成丁。锅内加水烧开,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分别焯透(西红柿略烫即可),捞出淋干水分,装盘备用。炒锅烧热人植物油,把花椒下锅,炝出香味,再将葱末、盐、西红柿、味精同入锅内,搅拌均匀,倒在烫过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淋上香油搅匀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健脾清暑,解毒化湿。
3.健身运动:缓慢调息呼吸的养生功法缓慢调息呼吸的养生功法,上班、回家,随时可做,适合所有年龄的上班族。[一式]曲中求直(坐式功)
(1)坐定,不靠背,双手至于腿上自然放松,把呼吸调匀。
(2)以鼻缓缓吸气,握拳,拳心朝上置于身体两侧。
(3)曲肘、挺胸、腰打直、头往后仰。
(4)再以鼻吐气,颈手腰放下,两手慢慢张开。
(5)手心朝下,头回正,恢复原来姿势,全身放松。
提醒:每回练7次,一日可练3~4回。练习时保持稳定、中正、轻松,动作和缓,中途可换气,不可憋气。
[二式]和合首府(坐式功)
(1)坐直,手臂环起枕置脑后,保持呼吸自然。
(2)以鼻吸气,头与手臂腾起,挺胸直腰。
(3)叶气,头低伏首,身形缓缓向下弯曲,放松使背脊骨气上下通畅。
提醒:一般可来回做6次,可视个人身体状况调整次数。运作中宜缓慢、细心,不要急。
[三式]平甩(甩手功)
(1)全身放松、呼吸自然;双脚平行与间同宽。
(2)手臂抬起至肩齐,然后自然放下。
(3)连续做到第四下时,臂与膝同时屈动。
提醒:练习任何功法感到疲累,可将平甩动作适时插入,直到不觉疲累,再回复原先动作。此动作可以排出体内毒性。
[四式]拍胯
(1)膝盖自然上下晃动,如同平甩。
(2)用腰带动转身,肩膀放轻松,手臂像拨浪鼓一般左右摆动,抬打裤袋口(即胯)。
提醒:此式多练有助腹部器官,完成后可饮些温开水。勿用力拍打以免拍伤身体.
4.夏日腹泻的预防与治疗
盛夏时节,天气闷热,发生腹泻的人也开始增多。夏日腹泻多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是一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十分繁杂,目前已知的病原体有数十种之多,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三大类,如引起细菌性痢疾的志贺氏菌、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还有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等。这些腹泻病原菌广泛存在于各种家畜的肠道、内脏和肌肉中,以及各种海产品中。如果我们日常膳食中的肉类、蛋品、乳类、水海产品受到了这些病菌的污染,而人们在食用时又未能煮熟、蒸透,就容易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
造成夏秋季节腹泻流行的原因很多,但细算起来主要是5点:
(1)夏秋季节天气炎热,雨水较多,为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
(2)虽然人体本身对外界病原体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像口腔有一定数量的溶菌酶,胃液含有大量的胃酸等均可杀灭随食物进入消化道的致病菌,但肠道致病菌能采用“以多制胜”或“乘虚而入”的战术侵害人们的健康。
(3)夏季出汗较多,大量饮水,稀释了胃液也降低了局部抵抗力,为致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而且夏季炎热,人们休息不好,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腹泻病。
(4)夏秋季节多有各种瓜果、凉拌荤素菜或冰镇饮品,如果这些食品的制作过程稍有不慎,极易造成污染而导致人们食用后感染机会增多。
(5)夏秋季节苍蝇和蟑螂滋生,可携带致病菌传播疾病。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点是防止“病从口人”。只要大家日常生活中注意下列问题,就会减少腹泻病的发病机会。
(1)注意饮用水卫生。饮用水煮沸后用,可杀灭致病微生物。
(2)讲究食品卫生。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府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食用时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凉拌菜不妨加点醋和羔
(3)注意手的卫生。饭前、便后手要洗净。
(4)清洁环境。灭蝇、灭蟑。
(5)尽量减少与腹泻病人的接触。特别是不要共用餐饮用具吃、喝。一旦家中出现有腹泻、呕吐的病人,首先要及时到各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
如果不能及时到医院就诊,就要在家中及时口服补液盐。发生腹泻后人体损失最多的主要是身体里的液体和电解质。人体一旦脱水,很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这就是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如果腹泻后想喝水,就要喝点补液盐。小孩发生腹泻后也同样需要多补充水分。补液盐在医院和药店里都可找到。
腹泻急救的第三招是发生腹泻也要继续进食。有人觉得既然已经拉肚子,就要再减轻些肠道负担,所以腹泻后采用饥饿疗法。但科学的治疗方法并不提倡这种做法。腹泻导致身体营养损失,所以即使腹泻也要进行营养补充,可以吃一些稀、软、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羹、麦片粥、米粥、面条等。
此外,发生腹泻最好不要滥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不但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也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菌群,急性腹泻有可能因此转为慢性腹泻,治疗起来得不偿失。还有些腹泻是由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抗生素对这些腹泻也毫无效力。而且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一周左右就能自愈,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耐药性,发生腹泻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如果病情严重,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5.房事养生禁忌
夫妇间的性生活、性行为,也有许多禁忌,这多数是出于健康方面的考虑。俗以为淫欲过度,会损伤身体。人们对于精液的认识是很神秘的,以为那里面含有某种精气、元神,一滴精水,万滴血水,精液是比血液更珍贵的东西,因而房事过多会损神折寿的。俗话说,“色是刮骨钢刀”,“贪花,不满三十”就是这个意思。房事年龄的大小,体质的强弱,也有关系,台湾俗谚“惊死瞑暝一,不惊死暝暝七”,是说怕死的一晚上只交合一次,不怕死的一晚上交合七次。谁不怕死,所以男女房事过度就成为一种禁忌了。还有一种说法是“二更更,三暝暝,四数钱,五烧香,六拜年”,意思是,二十岁时每更可交合一次;三十岁时一晚上可交合一次;四十岁就要像一五一十数钱那样,每五夜交合一次;五十岁时就要像初
一、十五烧香那样,每半月一次;到了六十岁就要像一年一度的拜年那样,一年只能交合一次。这些规劝节欲的俗谚是有一定的养生健身的道理的。在民间,也确实起着禁忌淫欲过度的告诫作用,直至现今,社会中仍有不少事业心强,成就欲大的人,每每以禁约房事来逼促自我上进。甚至有禁欲、节欲可以直接影响到货币、粮食、物质增长的迷信思想存在,俗以为禁绝房事可以使精力得到储存,并因此而影响到其他事物也产生类似的特应。
《素女经》中也有此类劝诫。其言日:“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年三十者,八日一泄;年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二十一日一泄;年六十者,毕,闭精勿复泄也。若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凡人气力,自相有强盛过人,亦不可抑忍。久而不泄,至生痈疽。若年过六十,而有数旬不得交接,意中平平者,可闭精勿泄也。”
还有的时候,房事虽不过多,也会损伤身体的。如在身体劳累困乏时是禁忌房事的。俗话说“百里行房事者病,行房百里者死”。意思就是远行前后禁忌行房事。走远路后再房事会生病的,而行房事后再走远路就更危险。行房事的危害还与人的情绪有关。一般心情郁闷、愤怒的时候是禁忌房事的。因为情绪闷躁、恼怒是肝火太盛的表现,此时行房事,会火上浇油,伤肝损脾的。另外,受到惊吓之后,情绪紧张,也不能行房事。还有吃得太饱或空肚腹时也不宜行房事。俗以为醉饱后行房事会损伤五脏,空腹时行房事会大伤元神。凡有病,或病未痊愈时都禁忌房事,俗以为痨病者。性行为的要求很强烈且频繁无克制,然而痨病者最忌行房事,虽已养好痊愈,看上去很强健了,仍要断欲一年以上,否则,将无可救药。佳疮出痘后,如未完全复原,千万不可行房事,否则,疮破痘发,无可收拾。眼疾未愈或始愈,不可行房事,否则眼会失明。伤筋动骨的,要养好伤后再断欲两个月才行。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即是一百天才能复原的意思。那么行房事则需要再加上七十天才行。否则百日内行房必死.刚过百日就行房也会导致残废。行房的场所忌阴冷,竹席上忌行房事。因竹子性寒冷,犯者易感寒气,将来会落得腰酸腿疼。台湾民间有忌与白虎女子行房事的禁例。白虎指女阴无毛者。其由或为对少女的保护作用,或以成年女子阴户无毛为异常凶象,故禁忌之。
行房事时男女的精力十分集中,事后,双方都松懈下来,需要休息。此时是本身防御力量最虚弱的时刻,因而也就有许多禁忌,以保障房事后不会发生灾难。民间以为行房后,最忌饮凉水,尤其是刚从井中打上来的“井巴凉”(水)。喝凉茶,扇扇子也不行。行房后,暑天不可贪凉,冷天不可冒风雨,否则男缩阳,女缩乳,四脚冰冷,不是落疾病,便是会死亡。妇女行房后,忌马上乳婴,恐血气受损,对婴儿也有不利。
为了节欲,为了防止性行为的混乱,民间禁忌男女平日接近能够引起性欲的事物。要求“多沐浴,少情欲”;“男勿看春,女勿看灯”,“美女不观灯”。因为灯节上人群簇拥,男女混杂,摩肩擦背,难免引起苟且之争,所以干脆禁忌女子观灯,也就防止了淫秽的事情发生。鄂温克族还有禁忌寡妇参加群众性的娱乐活动的习俗,也是防止有不名誉的事情发生的。汉族民间以为“寡妇门前是非多”,一般男子都要尽量少与寡妇来往,以免发牛误会,或者真的有不正当的性行为发生。这些除了对寡妇不公正的歧视态度以外,也都是房事禁忌的扩延。《红楼梦》、《西厢记》过去是被认作“淫书”的,因而禁忌妇女观看。俗语有“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男人莫看三国,女人莫看西厢”。但是,为什么只限制女的看红楼西厢,而不限制男的看呢?显然,旧时在夫权社会中,妇女是被看作“淫佚”的祸水的,一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都归罪于女性了,男性只是受诱惑而已。这当然是不公平的,是性歧视、性压迫的表现。
网址:中华四季养生食疗宝典(夏季下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18769
相关内容
【国医养生】中医瑰宝:四季、二十四节气养生宝典(太全了!)四季养生法则精选(九篇)
夏季宝宝食谱
中医四季养生食疗有哪些
四季食疗养生之道
四季养生法之夏季养生
四季食疗养生:不同季节的饮食调理
春夏秋冬四季饮食养生
夏季养生食疗生活知识.doc
夏季如何食疗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