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Vintage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注入时光之美
将阅读融入日常生活,使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阅读习惯养成#
当Vintage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注入时光之美
在《单向度的人》中,哲学家马尔库塞指出,现代文明的一个问题将是“技术对人的异化”。他认为技术一方面的确给人带来了便利和财富,但同时,人创造出来的技术,也将成为控制人、束缚人和奴役人的异己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讲,不急于追求新技术所带来的便利,不轻易否定旧东西的美好,大概就是Vintage Lifestyle的粗略定义。
不是什么旧物都能被称作Vintage,也不是每个物件都能抵御新兴时髦的浩大声势。Vintage文化所代表的,是时代留下的烙印,历久弥新,而选择Vintage的人,也淋漓尽致地展现着对生活、时尚审美的态度,以物传情。
从欧美、日本再到近些年国内兴盛的Vintage风潮,被Vintage文化直击过灵魂的人,都听见了跨越时间的呼唤。或许复古这件事,本身就具备着无从言说的吸引力,也或许是因为每一件Vintage物品都具有佳酿般的老故事与无可复制的岁月痕迹,在穿越时间之后,拥有了无声的倾诉能力,将表层的美感,折射出更具分量的光晕,令人着迷。
越来越多人通过Vintage穿搭,张扬着自己对美的解读,也有越来越多人将淘回的家私、书籍、杯碟、手办,融入现代化生活。聚焦于国内Vintage风潮,本期《周末画报》对话当代Vintage lifestyle的创造者、推崇者,那些带着Vintage标签的物件,就此抵达你我的身边,准备记录一段新的陪伴,而我们,也找到了新与旧彼此相融的平衡之法,将时光之美,注入生活之间。
流动的时光之家
在上海一间ArtDeco风格的老公寓里,Habiter主理人钟玮精心布置着从世界各地淘来的中古家具,它们流转于时光中,漂泊于世界里,材质肌理间不完美的瑕疵记录着人们珍贵的故事与记忆,它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让当下的“家”变得意义非凡。
如果是第一次来Habiter,会觉得这里不太像一个家具卖卖的场所,更像一个主人精心布置的“家”,有时又像一个跨界家具与艺术的展览现场,面前的1970年代Black Brutalist Bar仿佛生来就立于老公寓中,抬头望向墙上展示的年轻艺术家刘轶然的画作,一场妙趣横生的古今对话在此上演。
在寻觅和收集中古家具的过程中,钟玮发现每个家具都有自己的个性,它或许并不是设计大师的高定作品,也没有贴上大牌标签,她相信人与家具之间有一根连结彼此的“心弦”,就如钟玮所说的那样:“当你看到它时,就知道是它了。”
钟玮喜欢纯粹而雅致的家具风格,她在Habiter里放入了Dmitry Samygin设计的Lacquered Screen,依靠简单的形式与精心挑选的材料揭示物体的本质。兼具设计感和实用性的Totem Writing Desk Striped,收起来是一个观赏性的柱子,展开来可以用作写字台。
“相比于市场上的价值,我更在意中古家具本身的个性与审美,是纯粹的、有且仅有这个东西能传递给人的感受。如果你也热爱中古家具,也希望你能找到内心的那跟‘弦’,找到真正热爱的它。”
时间针脚的魔力
英国作家伊莎贝尔•沃尔夫曾在小说《古董衣情缘》里写过:“每个女人都想拥有一件值得永远珍藏的衣服,一份真挚的感情,实现一个梦想。” LOLO LOVE VINTAGE正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店铺——那些被岁月浸染之后依然熠熠生辉的霓裳配饰们被主理人LOLO从世界各地带回上海,让每个钟情中古美物的女人都能于此找到属于自己的梦。
即便在五花八门的古着店和二手奢侈品寄卖处频出的如今,LOLO在时尚领域的专业性让她始终对自己钟爱的Vintage文化有着独到的态度和见解。LOLO说,她自己所爱的Vintage,是专属于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衣服也好,配饰也罢,都只是一个元素,而更令人着迷的是属于Vintage文化本身。这些年收集的Vintage,在LOLO看来就是带她穿越时光重温往日的门,待她去深入地探索那个时代的美好。
现在的LOLO LOVE VINTAGE,除了有之前LOLO从世界各地淘各种古董衣裙和配饰带回来与大家分享的古董美衣,多年与中古物品打交道的她也有从昔日的设计中找到自己的想法火花,寻求LOLO LOVE VINTAGE更多元化的发展。于是,LOLO个人的复古风品牌BEE’S KNEES应运而生,其不同系列的连衣裙或者套装外套都宛如复古电影海报上女子的装扮,风韵十足。
“比起完全临摹老衣服的线条,我可能更想只从一些老照片或者是一些老电影中获取线索和灵感;我也会参考一些我可能收来的古董衣服的某几处细节或某一个独特的剪裁,然后用我自己的方式去赋予它新的生命——比如选用全新的现代面料去演绎老的轮廓,这样一点点新的拼接、新的细节,就是一种对Vintage的再创造。”
复古延续 新生无界
丸子和Vintage的缘分开始于她的第一只的Vintage Chanel小手提包,包里留存着欧洲上世纪80年代的两张票根。这个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个很小的细节,却带给了丸子的极大的撼动。
大学留学于日本的丸子,周末的时候经常会去中古市场探索。大三创业后,有一些经济能力的她用公司申请了中古牌照,可以自由进出一些拍卖会。Vintage打开了丸子全新的领域,她不再执着于只在专柜买现代款,开始关注喜爱的设计师们早期的作品,自此对美的理解也显现出转变。近两年丸子通过后台数据与行业分析发现,购买Vintage的用户群从原来的Y时代变成Z时代用户,且比例越来越大。
作为新生代Vintage传播者,丸子认为她的、责任就是让大家真正理解复古潮流背后的含义。“美真的是一个循环,我觉得我能做的就是把以前的东西给挖出来,然后反复的挖掘这些美丽的点,带到现在的生活中,让大家对美的概念没有那么的狭隘,可以更宽泛一些。“
丸子主理的Vintage Musevie,在8年时间从南京西路50平的小洋房到淮安路,最后落脚于静安大沽路。Vintage Musevie的设计是根据布达佩斯大酒店与歌剧院的概念设计而成。店铺外面的雕塑从每个角度看,都是不同性别的,男性的轮廓与女性的轮廓相得益彰。这也是丸子一直想传导的,无论是客人、员工,包括她自己,都可以成为是一个“雌雄共体”,柔美的外表却有强心脏。
监制—Carrie Cao
编辑—YAO
撰文—韩小暖、Evricka、Aaliyah
封面摄影-Pica
内页摄影-三水、FOTOFactory-王典
静物造型-FF @ FAZstudio
设计-木谷
周末画报1167期《古着新生》
收藏
举报
责任编辑:
网址:当Vintage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注入时光之美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55103
相关内容
引领新的复古潮流风尚 小红书助力New Vintage成为新趋势Vintage Remake 如何重塑消费者的权利?
怀旧复古风正当红!如何在房间内引入VINTAGE元素?
当复古成为 一种生活方式
当“扫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当“露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符号
美物抵心,让收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换书,成为一种时尚生活方式
旧物仓 | 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让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