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已经来临,这三类房子最适合养老,懂行的人已经下手

发布时间:2025-03-14 04:42

发展银发经济,鼓励老年人再就业,可以缓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人口老龄化#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402万人,占总人口18.70%;65岁及以上人口19064万人,占总人口13.50%。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规范,当一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4%,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30%,则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虽然目前中国18.7%的老年人口占比尚属于轻度老龄化社会,但是由于中国的人口存在结构性矛盾,且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再过几年即在“十四五”时期,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再过10多年即2040年左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另外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50后~80后总人口88772万人(占总人口的62.88%);90后、00后总人口32100万(占总人口的22.7%);而目前10后、20后总人口16310万(占总人口的11.56%)。

人口老龄化不仅影响包括劳动力减少、养老金增加、医疗费用增加、社会文化福利发展于与人口老龄化的不适应,以及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等诸多问题,如何在进入老年后让居住环境更加美好,正成为社会和老年人关注的焦点。

但是,中国楼市正在发生与养老居住需求不相适应的变化。突出问题有以下3个:

第一,高层住宅占据主导地位。房地产经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用于住宅建设的土地资源几乎被开发殆尽,进而造成房价持续不断的上涨。过去高层住宅只在一二线大城市出现,但是时至今日,即便是普普通通的小县城,也不缺楼高30层以上的住宅。

大面积的高层住宅出现,虽然对于节约土地资源,满足更多房住需求起到积极补充作用,但是如果把养老房全部定在高层住宅,可能并不符合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一是越是人口密集的场所,越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地带,特别是遇到类似新冠等高传播性病毒,老年人本身自我免疫力就弱,很难抵抗住疾病传播。

二是人口密度大的高层住宅,居住人员数量多、构成复杂,每天24小时上下楼发出的各种噪音,对于喜欢安静的老年人来说,很难保持良好的睡眠。

三是严重依靠电梯出行的高层住宅,由于上下楼等电梯比较麻烦,很多老年人可能为了减少麻烦,能不外出就尽量窝在家中,不利于经常性的户外散步、锻炼。

第二,房地产分化进一步加深。过去的在需求大于供给的市场下,随便买房都能增值,特别是2016年以后,全国的房价出现普涨,涨幅一度达到200%以上,包括县城的房价也翻了几倍。

但是现如今96%的城镇居民家庭都有了自己的房子,整体市场已经饱和,在需求越来越少、存量房越积越多的市场下,绝大多数城市的房子,再也不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

人口和经济这两个决定房价涨跌的核心要素,在各城市间、城市不同板块间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突出表现为,城市核心板块的房子抗跌性能更强,非核心地带的房子上涨缓慢并存在下跌趋势;有人口流入,经济保持活力的东南沿海地区城市的房价稳定上涨,中西部地区、北部地区的房价出现整体性下降。

因此买房想要同时兼顾房子增值和养老两方面的功能已经不太容易。即想要房子保值增值,就要选择大城市或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但大城市的房价太贵普通人很难买得起,人口密集的核心地段房子又不太适合养老;多数适合养老的房子,房子的金融性会变差,购房者只能二选一。

第三,城市虽然有完善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但是整体居住环境仍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符合养老的居所,首先空气环境质量要好,享受的光照要充足,这样老年人每天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有利于身体细胞组织的新陈代谢;其次是交通出行要非常便捷,方便就医、旅游和消费购物等;第三物价要相对便宜,毕竟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仅靠有限的退休金,过高的物价会增加老年人的经济负担。

但是城市不仅因为人口众多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汽车排放的尾气,空气中的悬浮污染颗粒,以及夏天烈日炙烤下柏油沥青路面散发出来的含氮烃类有害物质,都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高楼林立还阻隔了空气流动和阳光照射,导致空气环境质量降低。而货币不断贬值,带来的是城里的物价不断上涨;人多交通拥挤、出行不便问题,越来越成为棘手难解的“城市病”;优质医疗资源虽然集中在城里,但看病就医的费用很高昂。

由此带给老年人的思考是,购买养老房究竟选在什么位置,买什么品质的房子更合适?下面介绍的三类房子,越来越成为很多老年人的首选,懂行的人已经下手了,建议参考。

第一类:城市区域范围内低密度社区的花园洋房。

高层住宅小区容积率高,是房地产中期发展中土地资源逐渐稀缺后的产物,早期开发的一些容积率低的多层住宅,虽然位置不错,但都是些老旧小区,二者的居住舒适度都不够理想。

而在近几年新建住宅中,出现了一些带电梯的低层住宅,位置也相当不错,要么位于棚改后的老城区,要么位于后开发的新城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低层花园洋房小区。

这些房子既有高层带电梯的优点,又有多层容积率低的优点,绿化覆盖率很高,车位充足,房子公摊面积小,而且小区住户少,居住私密性强,既闹中取静,又不耽搁享受城市医疗、休闲等资源。

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体弱多病,住在高层一旦遇到急病,不仅等电梯需要耽搁时间,因为电梯间很窄,放不下医疗救护担架,走楼梯又不现实,很容易耽误救助,而花园洋房则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另外交通出行也是十分的便利,房子抗跌性强,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险情,逃生几率更高。特别是楼层限高后的中小城市,房子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过时,即便转手也非常容易。因此低密度小区的花园洋房,是为数不多的兼顾保值和养老两方面内容的优质房子,适合那些经济比较富裕的群体购买。

第二类:城市近郊处靠近公园、医院的多层住宅。

很多人都不看好郊区的房子,认为郊区的房子升值慢,但是以养老为目的买房,其实没有必要考虑这些。因为人到了一定年龄层次,钱财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身体健康和住得舒适。近郊的房价比较便宜,适合中低收入群体购买,环境空气质量好,非常适合养老。

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都在逐渐衰退,因此延年益寿的最好方法,就是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而很多公园里都配备有适合老年人锻炼身体的健身器材,每天运动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够打通血脉,活络筋骨,让生命保持活力。

不过位于郊区的一些住宅小区,由于分布相对松散,可能多个小区才会配置一个规模稍大的公园,因此选择距离公园最近的小区买房养老非常重要,这样每天锻炼也很方便。现在跳广场舞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大家聚集在一起跳舞聊天,晚年的生活也不会感到寂寞。

郊区虽然距离市区有段距离,但是基本生活服务配套完全有保障,城乡道路四通八达,即便遇事需要进城,出行一样也很方便。美中不足的是就医问题,因此那些附近有大型医院的多层小区,是购买者需要重点考虑的。

第三类:农村人老家自建的乡村别墅。

有些人可能看不上农村的自建房,认为土里土气的没有城里的商品房高大上,只能说是他们不了解农村的现状,也不了解农村人在城市打工的生活境况。实际上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自建房早已不再是过去的低矮农宅,取而代之的是高大漂亮、宽敞明亮、整齐排列的一座座乡村别墅,而且建筑成本很便宜,甚至只相当于城里房子的装修钱。农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光照充沛,虽然在农村赚钱不容易,但却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一些在城里打工的农村人,赚的钱跟不上房价上涨,买不起城里高价商品房,回到老家自建别墅养老,是最理想不过的选择了。而那些在城里买了商品房,却又有着叶落归根情结的人,把城里的房子留给子女,回到农村建的别墅里养老,也算是满足了思乡心愿。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在农村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比住在城市里更踏实。因为在农村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平常可以自己种菜、养家禽,保留土地的还可以种粮食,基本生活完全有保障。不像在城里,除了空气阳光是免费的,什么东西都需要花钱买。

结语: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加深,买什么样品质的房子养老,选择哪里的房子养老,今后越来越多的人将会面对。而在住房市场饱和,整体房价居高不下的当下,一方面,大多数老年人的收入相对有限,那么选择养老的房子,就要结合自己的经济实力,找准自己的真实需求,以纯居住为目的,选择的空间就会很大。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正在出现分化,对于养老房的选择,如果自己的经济条件尚可,又希望房子保值增值,那就选择城市里低密度小区的花园洋房。而那些买不起城里高价房的农村人,回到农村的老家自己建别墅养老,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总而言之,每个人都会找到适合自己养老的地方,让晚年居住环境变得更好,生活过得充实幸福。

网址:老龄化已经来临,这三类房子最适合养老,懂行的人已经下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23194

相关内容

适合未来养老的三类房子,居住舒适升值空间大,内行人都在“悄悄下手”
适老化,更懂老人心
国家新规范丨应对人口老龄化,会“养老”的房子长这样!
老龄化背景下适宜养老环境设计研究
未来3年,这“5类”房子或将迎来“贬值潮”,很多人已经悄悄抛售
适老化改造,暖了老人“新”房
【行业】老龄化=经济低速、创新不足、消费不足?
适合老年人的适老化设计
健康老龄化与老年人合理膳食指南
普通人可能已经错过了创业的最好机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