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的营养治疗:科学与健康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5-04-01 11:06

《营养与健康:科学配餐与疾病防治》:结合医学知识,讲解了营养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营养学入门书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了34.3%和16.4%。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强调了体重管理的重要性,并强调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的三年行动,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体重管理很重要

  超重和肥胖不仅影响个人形象,更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某些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内,对于预防这些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帮你减重

  为了指导居民合理减重、促进身体健康,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其中的指导原则概括如下:

  1.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根据不同人群的运动强度和身体活动量,合理安排膳食,做到吃动平衡。

  2.未病先防,控制超重肥胖:在体重尚未达到肥胖程度时,通过合理膳食和积极运动,预防超重和肥胖。

  3.已病防变,严控体重反弹:对于已经肥胖的人群,综合运用膳食、运动、行为疗法等措施,预防体重反弹。

图片

  除了以上3点之外,卫健委还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提出因人而异、辨体施膳和因地制宜、因人择食。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的同时,结合当地食物资源和饮食习惯,选择适宜的食物品种,确保营养均衡。

  减重的营养策略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增加全谷类食物的摄入:优先选择未精制加工的全谷物,如全麦、糙米、燕麦等,作为主食的一部分。

  丰富主食结构:将全谷物与杂豆类、薯类等食物搭配食用,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和控制餐后血糖。

  (二)多吃蔬果、奶类及大豆类食物

  保证蔬果摄入:每日蔬菜摄入量不低于500克,其中深色叶菜类应占一半以上;水果的摄入量在200~350克。

  摄入足够奶类:每日摄入相当于300~500克液态奶的奶类及奶制品,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奶。

  增加大豆类食物:每日适量摄入大豆类食物,如豆腐、豆浆等,提供植物蛋白和异黄酮等营养素的同时,降低脂肪的摄入量。

  (三)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优选脂肪低的肉类: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鱼虾类食物和去皮的禽肉类食物,同时减少红肉中的肥肉及加工类肉制品的摄入。

  (四)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减少盐和油的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油不超过25~30克,使用定量盐勺和油壶辅助控制更佳。

  控制动物油摄入:少吃油炸食品和糕点,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动物油,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控糖限酒:限制添加糖的摄入,尽量不要饮酒,如有饮酒习惯,也应避免过量。

  (五)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进食夜宵,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充足饮水:每天的饮水量至少应达到1500~1700毫升,以白水为主,少量多次饮用。

  (六)合理选择零食

  选择健康零食:如新鲜水果、坚果、酸奶等,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零食。

  注意零食量:控制零食的摄入量,避免影响正餐食欲和整体的营养摄入。

  和减重有关的其他建议

  超重和肥胖的人群在减重时应设定合理的短期减重目标,如每周减重0.5~1千克即可,能长期维持,就能达到稳定减重的目的。

  控制总能量摄入:成年肥胖患者每日每公斤体重供能20~25千卡,最低不能少于1200千卡。

  增加体力活动:根据个人情况合理选择活动方式,健康的超重人群可以考虑每周累计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结合力量训练。但过度肥胖人群或有慢性病的人群,则应全面评价身体情况,再行制定运动方式。

  减重的营养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通过《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的原则和建议,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体重管理,实现健康减重的目标。但也需要结合个人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来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 魏帼

  策划:田新宇

来源:光明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减重的营养治疗:科学与健康的选择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46142

相关内容

学生怎么选择营养又健康的零食?
体重管理新指南:科学减肥与健康生活的关键
如何科学补钙、健康减重?重医附二院临床营养科开启全民营养周公益宣讲
营养食疗:预防与康复慢性疾病的科学之道
排毒养肝:自然疗法与健康饮食的选择
自然疗法与现代医学:如何维护健康的最佳选择?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重磅发布!
耳鸣护理小知识:日常保健与科学治疗并重
音乐治疗,减压放松的不二选择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营养专家支招科学饮食减重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