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文学之都”,人们在哪里读书?
阅读一本新书,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乐趣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乐趣# #旅行探索乐趣# #简单快乐小事物#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读书更成为了一件寻常事。城市阅读空间与书香的结合,让一座城市变得更加温润,传递和守护着文化精神的温度,也成为一个个行者驻足的理由。作为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是一座四季弥漫书香的城市,无处不在的城市阅读空间,让读书无处不在,随手可得。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走进
南京城市阅读空间
感受书香之美,品读城市故事
社区里的心灵阅读室:
居民把心事写下投进“解忧杂货铺”
在江宁区秣陵街道下墟社区里有一个满溢着书香的地方——“睦邻书房”。在这间书房,书香正涵养出更多的社区活力、温度和品质。
每天上午9点,睦邻书房会准时打开大门,迎接每一位读者。在这里,有一万册左右的图书,以及近60张阅读座位。作为江宁区图书馆分馆,读者从睦邻书房借阅的图书可以与江宁区图书馆各馆通借通还。
睦邻书房身在社区,到这里来的读者多是周围的居民。书房一方面将公共阅读资源下沉到家庭,播撒阅读种子;还以书为媒,加强着社区里人与人的情感表达,用一种温暖的方式,播撒书香。
“兔兔老师”张银霞有着20年幼儿教育经验,是睦邻书房众多志愿之一。在她的志愿服务中,睦邻书房的小读者们常常可以听到精彩的绘本故事。2021年4月,南京宁小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式开始运营睦邻书房后,在张银霞的努力下创建了睦邻书房志愿者微信群,越来越多的书房读者变身志愿者,在这里开展书香服务。
“睦邻信箱”是睦邻书房设置的一个心灵驿站,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把自己的心事写下来投进信箱。就像一个“解忧杂货铺”,几乎所有的烦心事都能在这里找到出口。今年88岁的徐锦荣老人,是书房的读者也是志愿者,更是睦邻信箱最活跃的答题者。今年,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居家中的徐锦荣常备药吃完了,让他没想到的是书房的志愿者们知道后,第一时间就帮他买到了药还送上了门。
如今,城市里的高楼越修越多,每个家庭就像一个“孤岛”,邻里间也树起了无形的社交壁垒,社区里的左邻右舍都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一本书、一次阅读,将社区里彼此的关系拉近一些再拉近一些,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田,也是“睦邻书房”建设的一个重要意义。
旅店里的24小时流动图书馆:
藏在城市旅途里的“诗与远方”
在武定门地铁2号口,记者在一家名为“亚朵”的酒店内发现了一处特别的阅读空间。推门而入,只见服务台后方“别有洞天”,占地七八十平米的空间被打造成了一个精致的小型图书馆。有市民走进来并没有办理住宿业务,而是径直走向书架翻阅图书,店员仿佛司空见惯并没上前询问或是打扰。这个文创空间既有丰盈的书卷风韵,又有灵动的生活气息。
酒店负责人樊川说,这个阅读空间叫“竹居”,是亚朵人文元素的一个线下具象化的体现,每家亚朵都有,就像是藏在城市生活和旅途见闻中的一个24小时流动图书馆,也是人们的精神驿站。“目前约有1500本图书,免费向酒店住客和周边的社区居民开放,最大的特点就是免费借阅,能带走而且可以在任何城市的其他门店归还。”樊川说,他常常可以看到住店的客人驻足停留,也不乏周边居民在这里阅读休憩。
“诗和远方”,竟通过一座座酒店和一本本书籍,巧妙串联,完美契合,加载和衍生出了更多有温度的内容与意义。
“‘竹居’并不只是一个线下的阅读空间,更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发生地。通过‘竹居’我们在全国范围内还开展了主题包括摄影、旅行、音乐等多个线下沙龙或是活动,分享阅读和在路上的快乐。”据亚朵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亚朵在全国的“竹居”入库书籍近百万册,平均下来每家门店的“竹居”有1000多本书。“据不完全统计,‘竹居’创立至今已经在全国举办了超过500场以阅读、音乐、摄影等为主题的分项活动,超过10万人参与其中。”
今年初,经过向海量用户进行调研,亚朵接下来会在选书环节上进行优化,精选主题进行书籍的挑选和分类。此外,在线下小型沙龙的基础上,还计划邀请不同领域嘉宾现场分享,打造更有内涵的文化空间。“不再仅仅是接待八方来客的落脚点,是旅人的‘诗和远方’,也是城市人的生活空间。”该负责人表示。
工业遗存里的书店:
在阅读中感受城市绿色发展的脉动
汤山废弃矿坑在南京一隅。2017年,汤山矿坑公园项目成为“城市双修”的试点工程之一,被修复性改造利用。先锋汤山矿坑书店就位于汤山矿坑公园入口不远处。春日里的阳光,透过整面的大落地窗照射进书店,形成一种光感,引得读者在书香中徜徉。在这里,更多的是无声的心灵交流。
“今天的书店随着时代和需求的变化早已经变换了很多模样。”先锋汤山矿坑书店店长杜世文说,“但是,无论书店的模样怎么变,阅读的本质没有变。同时,阅读也正慢慢成为大家生活中像吃饭、喝水那样的寻常事。”
偏隅城市一角,矿坑书店的顾客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居于书店周围的“熟客”,一类是周末出游的“家庭”。工作日,书店的顾客没有周末多,细致的店员们常常能观察到,在书店里坐上半天光景的读书人隐藏在一本书、一杯茶里的情感变化;观察到居住在周的老人,推着小车、带着孙子坐到书店里翻看小画书的那份安详之意。
矿坑书店保留了历史遗留下的红色砖窑。杜世文说,有的顾客钻进去,抬头观望,透过一直向天空延伸的内部通道与顶端小小的出口,感受柳暗花明的兴奋;有的顾客则仔细揣摩高耸的窑体红砖与闪烁着光芒的天空同时入眼中的动人之感……就像是读书,每一个读者有着自己不同的感受,书店作为一个阅读空间,就是要给读者营造一个可以放飞想象、放飞心灵的环境。
在矿坑书店,藏着很多小心思。店员们喜欢把自己心仪的图书不经意间地摆在一个特殊的位置,遇到把书拿下来翻一翻的顾客可能会上前聊上几句,若是觅得知音,那种兴奋感便瞬间打开了话匣子,陌生人的距离就这样消失了。杜世文说,自己最喜欢在书店里看到妈妈给孩子读书的场景,“因为,那一声声阅读在孩子心中埋下了一个关于书的种子,是未来的希望。”他说。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安静 黄欢 范杰逊
[责任编辑:崔珍妮]
网址:生活在“文学之都”,人们在哪里读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87331
相关内容
悦享“书”适生活 你家的阅读空间在哪里?所有的哲学都在人生里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都在这四本书里了!
多读书 读好书 —— 这个暑假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傲游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在这四本书里
《生活的哲学》电子书在线阅读
在这里,你不仅可以读书,还可以读人、读气氛、读想象。
《生活黑客》电子书在线阅读
生活琐事+资治通鉴=读书心得:我眼里的存在。
一个文人在书斋里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