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来了,新能源皮卡攻势还远吗?
近期,皮卡电动化和乘用化趋势备受关注,如同之前的SUV和MPV热潮,现在新能源皮卡的浪潮似乎即将来临。
2022年,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皮卡成为其中的焦点。国务 院多次发文提倡皮卡解禁,特别是推动取消皮卡车进城限制的政策发布后,整个皮卡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增长机遇,尤其是新能源皮卡更是成为行业的焦点。
在万众期待中,11月9日,国内首款基于纯电平台打造的皮卡——雷达RD6正式上市,价格区间为17.88万元至26.88万元。雷达品牌的战略定位、商业模式以及产品策略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今天老李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雷达RD6,探讨皮卡蓝海市场的未来走向,分析雷达如何重塑行业,以及为何雷达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雷达给出的产品定义是“消费级皮卡”,或者说是“移动多元带电空间”,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老李的合伙人认为,雷达不仅是一个汽车品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象征。
那么,皮卡蓝海市场的未来究竟在哪里?为何说雷达能够重塑行业?又为何雷达的发展之路充满挑战?让我们一同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回顾乘用车市场的发展历程,无论是SUV、MPV还是其细分市场,每个领域的崛起都遵循着一定的逻辑。起初,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会催生新的用户需求,随后一些具有现象级影响力的品牌和产品会推动市场的快速增长。
以SUV市场为例,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首次突破千万大关,随着消费和交通的升级,家庭对于空间更大、越野性能更强的汽车产生了迫切需求,SUV应运而生。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领先品牌推出的哈弗系列、CS系列等产品,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使得SUV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
当前的皮卡市场也面临着类似的发展机遇。尽管美国的皮卡市场在乘用车领域渗透率超过15%,而我国的皮卡渗透率尚不足3%,这表明存在巨大的存量市场。从长远来看,国内皮卡市场的潜在增长空间巨大,其市场份额上限可能与MPV相当,即达到10%左右。然而,大多数企业目前主要聚焦在深耕存量市场,即B端行业的客户,主要包括特定行业的服务车辆、固定区域内作业车辆以及偏向商用的C端客户。
然而,这个市场竞争激烈,已经是一个“内卷”的市场。因此,皮卡行业的未来不在此处,而在于如何抓住增量市场的机遇,包括如何拓展皮卡市场的使用场景,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皮卡的未来在何方?答案在于C端市场。
与SUV和MPV相似,皮卡市场的潜力在于其能够满足新一代用户多元需求的能力,而这一领域尚存大量空白。雷达新能源汽车CEO凌世权曾表示:“皮卡在户外领域是多功能、多场景的产品。当前市场上的皮卡功能相对单一,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其多功能、多场景的应用,这是一个全面的平台概念,而非单一属性。”
在这个新兴市场中,雷达致力于创造老百姓喜爱的产品。以户外场景为例,凌世权认为能源和物联网是提高户外生活质量的核心要素。如何实现能源智能化,以及如何以车辆为中心联动其他设施,是产品创新的关键,也是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方面。
雷达带来了哪些变革?
回想起2018年,一家知名咨询公司曾为国内某领先汽车企业制定皮卡战略,其结论是企业传统供应链在皮卡领域并无优势,并建议转向电动皮卡。然而,企业高层并未采纳这一建议,显然这一决策存在一定误区。
需要指出的是,在传统企业中打破旧有思维、创新商业模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传统企业的战略驱动力往往局限于开发纯电动皮卡产品。而雷达则开创了全新的纯电皮卡品牌,带来了极大的商业模式变革。
雷达在行业内实现了多方面的重塑。首先,在产品层面,雷达摒弃了传统思维,以新能源皮卡为基础进行差异化定位,并打造了独特的产品亮点,类似于北美电动皮卡的策略。简单来说,传统皮卡的定位更偏向于商用,而雷达则更注重乘用车的需求,更贴近面向C端用户的家用皮卡定位。雷达的产品重塑了行业对皮卡的认知。
以雷达RD6高端纯电动皮卡为例,它融合了轿车的舒适、SUV的越野能力、旅行车的休闲属性以及轻型货车的装载功能,全面满足家用、越野、旅行、拖挂房车、露营、钓鱼和户外探险等多种使用场景。
关于市场方面,老李提到传统皮卡有固定的细分市场和用户群体,雷达在这一领域并无优势。因此,雷达从一开始就将目光转向增量市场,主要瞄准以下三类用户:一是追求户外生活的高价位新能源个人用户;二是具有新能源车使用经验的用户,如从电动SUV转型而来的客户;三是家用高频使用的工具或商业用户。雷达通过满足这些用户的需求,成功在传统皮卡市场中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针对新能源皮卡的接受度高的C端用户特征,雷达采用了“高举低打”的策略。在初步进入市场时,高举行业标杆,依靠强大的产品力,重点切入高端家用等增量市场。随后,以竞技性为驱动,向工具/兼用等存量市场进行拓展。这一变化重塑了皮卡行业的发展。
从静态角度看,尽管皮卡有解禁利好,但国内销量并不理想。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皮卡销量仅为39万辆,同比下降3.0%,传统皮卡市场规模约为50万辆。然而,从动态角度看,新消费趋势下的生活变化激发了车辆功能多元化的需求。皮卡车型因其能满足用户体验而可能带来新的增长点。
业内普遍认为,皮卡新能源化对国内具有重塑竞争格局、实现行业洗牌的战略意义。雷达在皮卡行业的产品路径显得尤为巧妙。尽管面临技术积淀的不足,雷达RD6的承载式车身设计在越野性和舒适性上找到了平衡。其豪华感和精致感的设计,如皮质座椅、镀铬装饰件和氛围灯,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皮卡的印象。
尽管雷达的路线走得很巧妙,但皮卡行业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与传统SUV和MPV相比,皮卡对供应链和技术要求更高。因此,行业普遍认为制造兼具舒适性、越野性的新能源皮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雷达在皮卡领域面临的挑战仍然艰巨,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来实现持续发展。
在操控性能方面,雷达RD6走的是易于驾驶且舒适的乘用车路线。它采用四轮独立悬挂设计,最小转弯半径仅为6.1m,与普通乘用车相比并无显著差异。老李曾在国内某试验中心试驾过RD6,感受到其在不同路面条件下的操控性和舒适性,与高端SUV相比也毫不逊色。
随着野外露营、户外骑行和轻度越野等户外生活方式的流行,消费者的汽车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新能源和皮卡家用化的结合是完美的选择,因为家庭与户外之间的能量流通是关键,因此电动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RD6搭载了高能量密度的Ni55电芯,带来了三大优势:一是续航方面,可实现长达632公里的高续航;二是充电效率,该电芯配合11千瓦的大功率交流家充桩,相比常规的7千瓦交流桩,充电效率提升了50%以上。在快充模式下,仅需10分钟就能提供100公里的续航,从30%充至80%也仅需半小时;三是能量流通性,高能量电芯配合放电功能,实现了能量的互通。
总的来说,雷达RD6以其出色的操控性、舒适性和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满足了消费者对户外生活方式的多元化需求。
雷达产品在行业内虽具有先发优势,但面临的挑战亦不容忽视。在政策层面,尽管皮卡解禁步伐加快,但仍面临15年强制报废、年检繁琐以及节假日无法享受高速免费等问题,这些同样制约了雷达在皮卡行业的发展。
老李认为,皮卡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其在国内仍被视为小众品类。消费者对皮卡的认知有限、市场渗透率低以及皮卡文化的缺失等问题尤为突出。雷达肩负着引导和教育的使命,需要向消费者传递正确的皮卡价值观。
在新能源皮卡领域,速度是关键。正如武林高手所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雷达以其卓越的速度在创业路上已成功了一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