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散阴霾,重燃希望”危机介入模式下的自杀干预 | 社工案例计划

发布时间:2025-05-02 07:45

提供危机干预,对于严重情况及时介入 #生活乐趣# #心理健康乐趣# #心理健康热线#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岑楚华

单位| 广东善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背景介绍

(一)个人情况

案主,男,44岁,独居,未婚无子女,非户籍,保障房小区居民。

(二)案主来源

某三甲医院在检查评估中发现案主有强烈自杀倾向,医院告知其居住地居委后,居委转介社会工作服务者。

(三)面临问题

案主自3年前被前公司解雇后一直居住在前公司分配的单位房里,前公司以案主已被辞退为由,要求案主在限期一个月内从单位房搬走。

案主目前暂未就业且有负债,他认为自己较难从这个经济和生活困境中摆脱出来,负面情绪较多,并产生轻生的念头。

二、问题分析

1、身体问题

案主有食欲不振、频繁失眠和身体消瘦等表现,已持续将近3年时间,身体情况一般。

2、心理问题

(1)案主有难过、焦虑和孤独无助的不良情绪,抗拒与他人接触和外出。

(2)案主自我效能感低,存在“认为自己一旦搬离这个单位房就会露宿街头”等非理性认知。

3、经济问题

(1)案主自被辞退后无固定收入,目前已负债,入不敷出。

(2)案主自被辞退后就未重新就业。

三、需求分析

1、调整作息,回归正常生活的需求

案主目前生活作息日夜颠倒,食无定时,经常每日只食一餐,身体消瘦,健康情况欠佳,急需要调整生活作息。

2、需要紧急介入的心理疏导,缓解恐惧、焦虑情绪的需求

案主因搬迁日期渐近,情绪状态极度低落,需要得到充分的情绪支持和理解,包括倾听其的感受,理解其的困扰,以及帮助其处理复杂和痛苦的情绪等。

3、缓解经济压力的需求

案主目前已负债,负债金额暂未知,且待业已将近3年时间,期间并无固定收入,因此案主迫切需要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

四、理论分析

(一)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指的是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本次个案服务主要在危机介入模式理论的指导下展开。

运用该理论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1、本案案主的情况较为贴合危机介入模式的情境性危机

本案案主的危机是案主被辞退后继而被逼迁引起的情境性危机,给案主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从而导致案主陷入情境性危机之中。

2、危机介入模式为本案的个案工作开展提供了实践框架

林德曼研究发现:“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一定会遇到他觉得危险的情况而产生情绪危机,并且每个人都需要一段时间去接受和适应这个情况。”

危机分为三类:成长危机、情景危机和存在性危机。情景危机,即因生活的情景突然改变而引发的危机,也可以是社会生活突发事件引起的。

本案中,案主自3年前被前公司辞退后仍一直居住在公司分配的单位房中;

但最近被前公司勒令限期内搬迁,但因案主已长时间未就业,无固定收入,导致案主产生了“只要搬离此单位房,自己就会露宿街头,且自己无法改变处境”等观念,如此给案主造成了情境性危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危机介入模式与本次个案贴合,故在本次个案中社工采用危机介入模式。

(二)危机出现之后,服务对象的身心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以应对生活中的危机情景

危机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危机发生

在这一阶段,服务对象面对生活中的意外危险是事件而无法控制自己的紧张和不安,无法有效应对意外危险事件,从而导致危机的发生。

当案主得知自己要限期搬离,自己经济负债又没有办法应对,身边没有人支持,危机就此产生。

2、危机应对

危机出现后,服务对象就会寻找其他途径和方法解决面临的困难。案主的危机出现后,案主曾积极寻求多方的的求助以解决自身的问题。

3、危机解除

在寻求应对的方法和解决途径的过程中,服务对象就会形成危机的解决办法或者消极退缩停止问题的解决的努力或者积极面对形成新的有效的策略。

案主在个案前期曾出现过退缩等表现,在过程中社工不断推动和鼓励协助案主,案主最终形成了积极面对形成新的有效的策略。

4、恢复期

危机产生之后,服务对象的身心都会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经过调适和治疗就会形成新的身心平衡的状态。

同时,危机介入需要遵循一些的基本原则。首先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再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最后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的问题。

在实际的介入过程中,社工也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1)及时处理,危机意外性强、危害性大且时间有限,需要及时处理,抓住可以改变的时机。

(2)限定目标,首要目标要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险造成的影响避免不良影响扩大,将精力集中在目前有限的目标上。

(3)输入希望。

(4)提供支持,充分利用服务对象自身拥有的周围他人的资源,同时培养服务对象自主能力。

(5)恢复自尊。

(6)培养自主能力。

五、具体介入目标

1、紧急介入,多方联动,帮助案主减轻自杀念头,保障其人身安全。

2、紧急处理,及时关注,安抚案主情绪,提供情感支持的平台。

3、协助案主获得社区的支持和关怀,回归正常生活。

六、实施过程

(一)第一阶段:危机发生

1、目的

帮助案主减轻自杀念头,保障其人身安全。

2、介入内容

(1)联动居委会、社区医院医生、社工上门评估案主情况;

社工在居委会的建议下,联动居委会直聘社工、社区医院医生上门与案主见面并综合评估其精神与身体状态。

(2)增强案主的正式支持系统;提供社工站社工的联系方式与居委会联系方式,为案主打通24小时的求助途径。

3、阶段成效

社工在摸清案主的生活作息后,选择在下午5点后联系跟进案主;

经过社工每日定时打电话问候,案主逐渐接受了社工的关怀问候,并渐渐地愿意向社工打开心扉,述说生活中的不幸,对社工逐渐信任。

(二)第二阶段:危机应对

1、目的

及时处理案主情绪,提供情感支持的平台。

2、介入内容

(1)支持与倾听案主,提供给案主发泄情绪的途径,疏导服务对象焦虑的情绪,改善案主身心混乱的状态;

社工在跟进过程中,保持着敏锐的社工直觉,及时准确地判断出案主当下的情绪状态,并及时进行干预疏导,避免负面情绪进一步蚕食案主。

(2)推动与鼓励案主多走出家门,走进社区;

社工在案主情绪稳定后,多次鼓励案主走出家门,多做日常生活的事情,如去菜市场买菜、到饭馆吃饭、下楼倒垃圾、到楼下散步等。

3、阶段成效

案主经过社工一段时间的疏导、鼓励、陪伴等干预后,由刚开始时因为情绪压力过大,导致其完全无法起床和正常作息生活,转变成案主每日会坚持出门下楼散步买菜,甚至会尝试自己做饭等。

(三)第三阶段:危机解除、恢复期

1、目的

协助案主获得社区的支持和关怀,回归正常生活。

2、介入内容

(1)协助案主分析内在的优势,协助其重新找回自己的个人优势与技能,修正非理性情绪;

案主自被辞退后三年都未再就业,自认为以往的工作经验已无用,早已被社会淘汰。

社工引导案主回想起以往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技能、优势,案主在说出自己以往工作经验与成就时,社工明显能感受到案主情绪有很大的正向改变,社工鼓励案主多回想成功的经验,鼓励自己重拾信心。

(2)为案主推送符合其要求的工作,鼓励其尝试自主找工作;

社工在了解了案主的就业方向后,与案主一起寻找工作,并鼓励案主尝试在各种招聘平台留意合适的工作。

(3)协助案主脱离困境,协助其寻找新的住所,并鼓励其与前单位沟通办理事宜;

案主前公司曾多次联系案主想要协商搬离事宜时,案主的态度都是回避;

社工得知后与案主分析目前案主的处境,与当下各种选择导致的结局,并给与案主专业建议,最终案主结束社工的建议主动联系前公司协商搬迁事宜。

(4)注入希望,协助案主从混乱的生活中重新拾回自信,恢复新的平衡生活;

案主与前公司协商结果良好,案主也同意限期内搬离单位房,社工协助案主为未来做规划和寻找新的住所。

3、阶段成效

案主经过社工陪伴鼓励后,最终主动与前公司协商搬迁事宜,并在限期内由搬家公司协助搬离,新家环境案主也十分满意,案主也积极的寻找工作,生活状态回归基本正常。

七、案件评估

(一)目标达成情况

在本次个案服务的评估中,社工主要运用了案主自我感受的表达和个案管理师的工作记录两种方法考察服务的成效;

案主的情绪状态逐渐稳定,轻生念头减轻,生活作息逐渐趋向正常化,服务目标基本达成。

(二)案主的改变

1、案主的情绪逐渐稳定

案主的由一开始接案时灰心、对生活感到循环的绝望转变成为放宽心、会开玩笑。

案主表示“现在晚上胡思乱想的时候少了很多,会自己想开一点,没什么过不去的。”案主的情绪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

2、生活作息逐渐趋向正常化

案主刚开始时因为情绪压力过大,导致其完全无法起床和正常作息生活,经过社工进行疏导、鼓励、陪伴等干预后;

案主目前每日会坚持出门下楼散步买菜,甚至会尝试自己做饭,主动与母亲、朋友等联系。生活平衡基本恢复。

八、结案

2023年7月,社工与案主一同回顾近几月以来案主的变化和成长,确定服务目标已达成,并告知即将结案。

案主非常感谢社工的帮助,表示到“真系好多谢你!

你在我人生中最艰难最灰暗最无依无靠的时候救左我,你就好似一道光一样,照翻清楚我前面的路,鼓励我勇敢行落去,真系好感激你!我写了一封感谢信来表达我对你的感激!”

社工告知虽然案主目前已搬离辖区,但未来如果有需要可以再次找到社工。

九、专业反思

(一)社工在本案中的专业角色和功能的发挥

在社工的个案经验中是首次处理这种案例,在刚开始的阶段,社工每日全程每天24小时跟进,时刻留意关注着案主的情况;

面临很多挑战,也承担了非常多沟通协调的工作,这体现了社工在专业服务中,服务提供者、关系协调者的重要角色和作用。

在与案主的沟通中,社工接纳案主对于生活的担忧和烦恼,耐心引导开解,为其提供情绪支持,并为案主提供正向改变的建议,起到指导者、支持者的角色。

在整个个案过程中,社工时刻记住保障生命原则;

在面对案主负面情绪高涨期,社工冷静沉着心态,耐心的与案主沟通,并在案主错乱无章的表达中精准评估出案主的需求和希望,及时地为案主注入希望,保障案主的生命安全。

同时,在紧急的时间联合多方单位为案主提供帮助,并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需求以及目前遇到的困境;

对危险性进行判断和及时的干预,有效稳定了服务对象的情绪并推动服务对象解决了自己面临的问题。

(二)社工感受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此类紧急案件,社工一开始跟进会有点紧张,会担心自己做错了一步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但是经过了冯督导的指导后,也渐渐地平稳自己的心态。

在结案时,案主送给了社工一封感谢信;

里面写到“真的很谢谢你!你在我人生中最艰难最灰暗最无依无靠的时候救了我,你就好像一道光一样,照亮我前面的路,鼓励我勇敢走下去,真的很感激你!”

社工能感受到案主整个人的转变,也会感叹社工的力量虽然弱小,但是小小的力量也能促成很大的变化,希望我们都能坚持在社会工作的路上走下去!

什么是危机事件?

出现危机事件该如何处理?

危机介入有哪几个阶段?

如何将危机介入理论运用于实践?

全国首批高级社会工作师教你

开展社会工作危机介入

扫码拿下

↓↓↓

【社工客书屋】

收录社工精品好书

↓↓↓

【社工客线上课堂】

收录社工精选好课

↓↓↓

欢迎关注【社工客】旗下公众号

身边的好友都在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你有做过个案社会工作吗?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或总结~

社工客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

网址:“驱散阴霾,重燃希望”危机介入模式下的自杀干预 | 社工案例计划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09828

相关内容

用爱之光驱散阴霾——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案例
走出阴霾,拥抱希望——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独居老人服务中的运用
荡涤心灵阴霾 迸发生命光彩——家庭变故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案例
阴霾天气如何出行对人危害小? 爱问知识人
“低碳生活,驱赶雾霾”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安居筑梦,职路领航!“双百”为困难家庭点亮希望之光 | 社工案例计划
“重燃旧时光,畅想新生活”长者支持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心怀阳光:如何用乐观驱散生活阴霾?
高血压高危人群干预工作方案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指南—.pdf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