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陈数:瑜伽20年,身体自有其神性

发布时间:2025-05-02 14:38

20. 瑜伽健身,让生活更有趣,更有深度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瑜伽健身#

在观众眼里,陈数身上总是散发着优雅得体的光彩。

最近几年那光彩更是高了些亮度。网上流传她瑜伽的视频和照片,气息沉静、利落。

然而,我们可能不知道,2013 年那阵子的陈数非常忙碌,14 个月拍了四部戏。人们都羡慕她,那些在物质和名望上的获得。

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失去了很多,也开始为所拥有的东西感到沉重和疲惫。

那时,她遇上日本山下英子所著的书《断舍离》,常常翻读,希望身心得到梳理。她思考物质与自己的关系,借助和物品的断舍离,心灵得到松弛和排毒。

2014 到 2015 期间,整整两年,她从工作中抽离,在生活里留驻——每天习练瑜伽、喝茶、读书。

在一种舒缓下来的、深沉下来的气息中,进行着属于她的净化仪式。

她说,感觉自己如获重生,有能力用新的视角看待自己的演员生涯,以及片场中和镜头、演员们和工作人员的联结,更深入地进入角色,塑造角色。她想做的就是做一个表演者、创作者该做的事。

最近,我们很荣幸可以邀请 陈数 接受访问,并担任《瑜伽》杂志 8 月刊的封面人物。

在专访中,她和我们分享了许多关于瑜伽、舞蹈、演出和生活的经验与体悟,一起来看看吧~

陈数习练瑜伽的时间跨度,长达 20 年,而她真正亲近瑜伽,也是在断断续续习练十年后,皆因她发现了心灵对它的需要。

她把自己视作瑜伽的修行者:「我觉得瑜伽是身体和精神、出世和入世之间非常好的桥梁。」

回溯陈数与瑜伽结缘的最初,是在 20 年前,她在广州的一家酒店花了 20 元体验一次瑜伽课。

那个偶然,现在回望,她认为,这次是生命的必然。

如同她从东方歌舞团离开,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成为演员后,从不知戏路到找到年代戏的路子,正式打开演艺事业的大门,仿佛都是因为偶然间的念头。

她说:「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那个瞬间,心里扑噔一声,就朝这个方向去吧。无论旁人对你说过怎样的建议,或者给予什么样的机缘在面前,你一定是听从了内心的声音,才迈出那一步。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你的内心有没有那个声音出现,你是否关注到了自己的内心。」

最初几年练瑜伽,陈数以自学为主:「年轻时的自己心境是往外发散的,而且因为是舞蹈演员出身,对自己身体的柔韧度有相当高的自信,导致我最初练瑜伽总是下意识地用肌肉发力。」

直到 2003 年,她想系统地跟老师学,参加了印度甘地瑜伽学院的教师培训课程。

那时有老师的指导,也观察了同学的习练,她看到了瑜伽更进一步的可能——未来的练习,要往深层的感受和联结而去。

多年坚持瑜伽,带给陈数的已经不只是外在的改变,更多的是一种内化之后的投射。

演艺事业的成功带来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陈数很清楚高强度的工作消耗激情。

她不盲从,会主动选择按下暂停键,为艺术和创作让路,也让生活多了从容。

2018 年,她主持了一档节目《SHU理生活》,传递生活美学。

对于生活,应该如何取舍?这是陈数做这个节目最早的精神核心。

带着思考,陈数在日本走访茶道、花道、弓道老师,和「断舍离」理念开创者山下英子对话;前往北欧看设计,感受丹麦慢生活节奏、温馨氛围下的美食;在中国探访诗意村庄阿那亚。

在行走和体验之中,她深切地体会:当物与生命平衡,便是滋养。

陈数认为自己很幸运——在人生成熟期,遇上了人们对「姐姐」接纳程度很高的时代。

她饰演的角色中,有不婚主义者,有在婚姻中的,也有离婚女性。

她喜欢这些角色身上的独立性,偏爱职场女性的果决、冷静、专业素养,当然也有温柔、有趣、讲情义的一面。

用出世的心,平衡物质与精神;用入世的行为历练,思考事业上的成绩、生活的节奏与宁静喜悦的向往如何相成相就。

陈数,她总有一份觉察和清醒。

《瑜伽》杂志 × 陈数

专 访 问 答

Yoga Journal = Q

陈数 = A

Q:平常练习的主要瑜伽流派是什么?

A:由于工作的缘故,我会常常处于不规律、疲劳、高压的状况中,目前我练习艾扬格瑜伽比较多。

它对我来说相对有效,并且有很细化的帮助。

我所练习的内容,总是会与近期的身心诉求相关,会选择不同的序列,或者增减强度,有时候就完全是在练修复和放松。

情况特别糟糕的时候,就是练一些动作,睡五分钟。

每一个流派都有它的特点,看你怎么使用它的特点。我练任何流派都不会局限在身体层面,我会有自己觉知的方式。

Q:在瑜伽习练的路上,有没有遇到过让你感觉最有挑战性的体验?

A:我在好几年的时间里,内心有过着急的时候,总是希望在有限的练习时间里,要调动我的力量达到某一个目的,或者达到某个训练效果,而往往以失败告终。

后来,我深刻地意识到,欲速就是不达。

这不是自我调动或者个人意识能决定的,我们必须要坦然接受当时的状态。

不要以为身体是你的身体,你就可以决定什么。身体自有它的神性,它不会完全听我们的大脑指令来达成什么,这点在瑜伽这件事上不可被反驳。

我在反反复复的错误中不断意识到这一点,每一次对瑜伽的认识加深,便会放下自己的执着多一点。

Q:在你眼中,舞蹈和瑜伽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A:舞蹈需要运用你的身体去进行各种各样的表达,而大部分的舞蹈表演本意都是要表达出去给别人看的。

我从很早的时候,就跟人分享瑜伽。那时候人们对瑜伽还有很深的「误会」,觉得哎呀,这会不会太像杂技,你们这些搞舞蹈的人才能够练,我们是普通人,练不来。

我告诉他们,瑜伽不是表演,最重要的有没有跟自己有很真实的相处,接纳自己的状态。只要我们都尽了自己的努力,这就够了。

Q:你和自己对话的时间多吗,通常发生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形式?

A:平常会打坐,会禅修,状态比较好的时候是每天。‍♀️

这两年工作太忙碌了,这样的时间少了很多。工作现场没有那么合适的条件。有时会喝茶、闻香,或者读一本不会让自己情绪太过波澜的书,这些也能让我收回到自己身上来。

当然最理想的是找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哪怕就静坐几分钟。

Q:由你饰演的不少角色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瑜伽有没有在你领会和塑造角色的方面给予帮助?

A:专注,心无旁骛。

从这个角度看,瑜伽对我演戏有帮助,它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因此,我无论是演戏还是做别的,都会拿出更好的状态品质。

其实,瑜伽也好,健身也好,读书也好,感悟世界也好,是为了让我们的「质地」得到进化和提升。

瑜伽不是要帮助我演某一个角色,那样太功能性了,我觉得我不是功利主义的。

瑜伽更多地是在解决人的根本性问题。那么今天的我,如果再遇到角色的问题,特别是用镜头这种表达方式,会让很多生命经验和力量展现在观众面前,所以我不能通过一个什么技术就能够演出什么样。

用技术可以演,但表达的力量和传递的质感都会不太一样。

撰文:Wing

摄影:周涛

体式指导 :优美教学总监张华

本文节选自《瑜伽》杂志

2020年8月刊《墙壁上的瑜伽启示》

更多访问细节

尽在《瑜伽》杂志 8 月刊

轻点图片,收藏本期

戳戳 赞/在看 支持好内容

觉得文章不错,也别忘了点下分享

网址:专访陈数:瑜伽20年,身体自有其神性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11155

相关内容

专访陈数:瑜伽20年,身体自有其神性
体验瑜伽生活方式 陈佳欣主讲流瑜伽公开课
瑜伽:健身还是伤身?
瑜伽冥想对身体的好处瑜伽体式
加入恒瑜伽,体验身心健康新篇章!课程安排与亲身体验分享
瑜伽:一种古老的身体和精神修炼方式
帮你放松身体缓解压力的瑜伽体式瑜伽动作
永恒少年的精神修养:冥想与瑜伽
简橙瑜伽以数字力量焕新银发生活方式,引领乐龄女性身心健康新篇章
减压瑜伽有哪些体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