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最会生活的美女掌柜 开了别样的生活美学店

发布时间:2025-05-03 04:13

提升生活审美,从选择一家好的生活美学商店开始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创意生活方式# #生活美学商店#

一个法国人,一个媒体人,还有一个园艺大咖,各自开了一间能代表心目中上海生活美学的店,都有着怎样值得入手的好货呢?

THE BACKROOM:一家代表上海生活美学的店

因为工作的关系,唐霜得以接触到那些不太为普通人所知的品牌和设计师。美好的事物看多了,也渐渐不再甘心只做报道者,而想做一个参与者。唐霜和先生梁家俊都是做时尚媒体出身,但他们共同经营的这家店却是一家生活方式买手店。问唐霜,既然是做时尚的,开家时装买手店,应该会更得心应手一些吧?唐霜却说,他们两人都不是“很时装”的时装人,与其说他们关心时尚,不如说他们更关注文化和社会风尚之类的话题。

而且,正是因为对上海的时尚势力太了解了,唐霜才不想再去掺和。“上海的时装零售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国际的连卡佛、10 corso Como,香港的Joyce,上海本土的栋梁,都已经做得很不错,所以我不太想用时装表达自己。”相反,唐霜更想开一家能够代表上海城市美学的店。“上海的城市生活存在着很大的空缺。”经常有从外地来上海玩的朋友想买些纪念品带走,唐霜却次次苦恼没什么好推荐的。自己有朋友过生日,唐霜也不知道该送什么礼物。

媒体人开店是股热潮,10 corso Como 的创始人Carla Sozzani就曾经是意大利版《VOGUE》杂志的主编,上海另一家家居买手店Platane的前合伙人也是澳大利亚版《VOUGE》的前主编。媒体人开店自有优势,因为工作的关系,他们得以接触到那些不太为普通人所知的品牌和设计师。美好的事物看多了,也渐渐不再甘心只做报道者,而想做一个参与者。

唐霜和先生分工明确,先生负责店面陈列,唐霜是“总管”,尤其担负了挑选货品的重任。THE BACKROOM的货品涵盖了多种门类,除了一些vintage的东西,也卖饰品、包包、生活用品。唐霜用四个字概括了买手店的本质,那就是“人无我有”。既然是买手店,那么买手本身的偏好决定了店的风格和定位。唐霜给店里的东西大概分了两类,一类是她喜欢的,一类是她欣赏的。“就像做杂志一样,不能只考虑你一个人喜欢什么。所以我们店里的东西,有传统的也有新锐的,有手工的也有创意的,只要是能代表时代的好东西,具有包容性的,都会卖,不一定100 %是我自己的风格。”

说到传统,就不得不提店里畅销的有100 多年历史的Fox兽首雨伞,以及有数百年历史的香氛品牌Cire Trudon。同样是香氛,来自南法的Mad et Len火山石香氛则是传承了古典制香工艺的摩登香氛品牌,包装使用的每一个铁罐,都是用回收的铁器重铸而来。唐霜尤其偏爱一些独立设计师的作品,所以引进了英国设计师Richard Brandon设计的条纹杯碟组,和美国创意工作室L&G的手工风铃。

寻找这些“人无我有”的东西,不是靠看杂志,而是“靠逛街逛出来的”。唐霜和先生都是很喜欢逛街买东西的人,本身就是店里很多品牌的消费者。每次旅行或出差采购回来的vintage小物,家里多得根本放不下。还有一些品牌则来自朋友的推荐,例如泰国独立设计师设计的由泰丝和牛皮制成的Jos Bag,就来自泰国版《VOUGE》主编的推荐,唐霜在巴黎时装周上看到他握着这只包出行,就觉得很有格调,于是引了进来。

开了店之后,唐霜才真正体会到做零售业的不易,必须得靠一样样卖东西赚钱,她不会靠砸钱来换取一个城市中美的地方。很多人问她:“你开个店赚不赚钱啊?”朋友的疑惑不是没有道理,对于THE BACKROOM里销售的货品,中国缺少广泛的消费阶层,有几个人愿意花700 块钱去买一个蜡烛香氛?花1000 块钱去买一把伞?但唐霜不担心。“可能因为我的朋友都是设计师、艺术家之类,他们其实比我还会挑东西。这些小众的人反而是我的主流。在我的朋友中间,我从没觉得自己是专家,但是后来慢慢发现,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从哪里买到这些好的东西的,才慢慢坚定了与外界分享的信念。”

当初把店址选在富民路,唐霜就很明确,这个店绝对不是只靠朋友来撑的,所以就算富民路的房租再贵,她也要咬咬牙拿下。她家住在常熟路,从家走到店里只要10 分钟。常年居住在此,她十分了解在周边出没的人群的生活轨迹,也坚信有很多像她和她的朋友一样的人。“店开在哪里就代表了你是谁,我的客人就是在附近生活的。周末,一家人吃完早午餐以后一路逛街,看到喜欢的东西,而且就在能接受的价格范围之内,就可以高高兴兴地买回去。幸运的是,从开业到现在,店铺的经营情况还行。”

THE BACKROOM的东西,价格基本都在千元左右,对于它所面向的消费阶层来讲,这是一个可以不用考虑太多就可以支付的价格。“我觉得lifestyle就是应该容易消费的,不想显得太高大上,而把客人拒之门外。”经常光顾的客人以广告公司职员、时尚品牌人士和建筑师设计师为主。

THE BACKROOM开业不久,上海也出现了一些风格定位类似的生活买手店,据她自己说,货品的相似度达到60 %,甚至还有客人来问是不是开了分店。最初得知这个消息,她也觉得义愤填膺,但时间一长也就想通了。

“作为买手店,被人抄袭是我们的‘荣幸’。我走得快,别人跟着我,不正好证明我是业内的领头人!而且,别人的抄袭,只会督促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发掘新的品牌。”她会在店铺的微博上介绍很多店里的独立设计师品牌,丝毫也不介意别人拷贝,“现在是个资讯发达的年代,根本就藏不住掖不住,就算我微博上不写,人家来我店里转一圈,就把品牌的信息抄去了。”

唐霜更自信的,是货品可以抄袭,而店铺的组合、呈现方式抄不来,店的精髓抄不来。虽然货品风格多样,但自有一条脉络存在,丰富而不混乱,多样却不分裂。她还“用做杂志的方式开店”,在店里开办过本土艺术家陈玺的装置艺术展,开办过另一个生活方式品牌fieldnotes的游击店,不定期地推出THE BACKROOM Mate电子杂志,介绍一些和THE BACKROOM的精神气质接近的人群的生活方式。

“我从没有想过把THE BACKROOM做成上海潮流人士的据点,只是希望它能在上海这座城市的美学复兴中发挥作用,希望人们透过我的店,看到另一个从容、缓慢、有质感的上海。”

Platane:把欧洲生活方式带到中国

Platane特别注重中国传统的设计工艺,同时也融合了现代和全球的设计潮流。前者是店主Laetitia Charachon多年来在中国习得的东西,后者与她的成长背景有关。

Platane,法语“梧桐”,是一家品质买手店,店主是法国女子Laetitia Charachon。店面共两处,一处在泰康路,另一处在武康大楼下,都在前法租界内。把前法租界的标志性植物拟为店名,顺手拈来,颇具巧思。

说好采访时间是上午10 点,店主Laetitia掐着10点20的钟点姗姗而来。不过她待人亲切有礼,人情味十足,让你不得不原谅这“迟到15分钟才算礼貌”的法国国民精神。

Laetitia早在1987 年就来到中国探访中国陶瓷制作工艺。机缘巧合,她现在在上海开的这两家Platane,一家已经开了8 年,另一家也已开了5 年,都是围绕手工陶瓷并结合了全球现代设计的家居用品店。

生活买手店越开越多,如何确认自己的定位应该是每家生活买手店着重考虑的问题。Laetitia说,她的店特别注重中国传统的设计工艺,同时也融合了现代和全球的设计潮流。前者是她这么多年来在中国习得的东西,后者与她的成长背景有关。并且,着重挖掘和推出不同设计师设计的餐具用品,也是梧桐不同于别家生活买手店的一个重点。

Laetitia在中国学习陶艺多年,特别喜欢中国传统陶艺中的手工印花这一制陶技术。她和景德镇陶瓷艺人合作,开发了属于自己品牌的手工印花陶瓷餐具,这些产品已经远销到法国、澳大利亚和德国,客人可以在Platane店铺都能买到。

Laetitia还和法国女设计师Nathalie Vialars合作,后者为Platane设计了手绘青花陶瓷餐具的“上海之旅”系列,店里亦有出售。此外,她还发现了中国新生代陶瓷设计师A.M.“耳语”,并把她们的作品介绍到了店里。

与“耳语”的合作背后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Laetitia在法国第一次见到了她们的作品,回到中国后,在一个展览上再次见到了她们的作品。原来三个80 后中国姑娘在法国游学时接触陶艺,其中一位特别拜师学艺,在当地的陶艺工作室当学徒,学到了陶瓷制作的基本工艺。回国后,她们在杭州合伙开办了陶艺工作室。工作室虽然才成立两年,但她们设计出来的陶瓷餐具却与众不同,既有江南山水秀美的底子,又有出自设计和摄影专业的现代角度。同样融合了中法文化背景的Laetitia一看就中,于是把她们的作品引进到了自己的店铺。

记者采访Laetitia时,恰巧第二天她就要回法国。店里十分忙碌,中外客人平分秋色。Laetitia说,8 年前她刚开店时,大部分客人都是她的朋友,几乎也都是侨居上海的外籍人士。幸运的是,所有人给予她的反馈几乎都是正面的,这是她从永福路上一家小买手店走到今天两家店面的最大动力。现在,来店里的中国客人越来越多,Platane也被That’s Shanghai评为2013 年7 月的最佳设计店铺。

除了主打基于中国陶艺传统并结合现代设计的餐具用品,梧桐另一大重点在于推介Laetitia眼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好设计师。悬挂在泰康路店铺一楼的竹灯,来自于新西兰设计师David Trubridge的手笔。以大自然为灵感的吊灯,以竹子为原料,在设计上颇具匠心,偌大的吊灯可组装亦可拆卸。

摩洛哥女设计师Barbara Layachi设计的女士珠宝配饰描绘出了她在旅行世界各地时得到的灵感,充满了异域风情和巴洛克风格。法国女设计师Coralie de Seynes为爱马仕工作两年后,开创了自己的首饰品牌。她的作品混合了黄铜链和皮革,呈现出都市生活中冷酷时尚的一面。店里所有的女性配饰和包袋几乎都来自法国,是Laetitia精心为客人挑选的、体现法国年轻设计力量的货品。

Laetitia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她本人并非设计师,但是她对于设计、色彩和模式的理念和灵感层出不穷;店里的某些产品就是她和某些设计师紧密合作的成果。在挑选合作的设计师时,她不仅看重产品,更看重产品背后的故事。与Platane合作的所有设计师都有有趣的故事要分享,他们把这些感受放进了产品中。

“他们都是艺术家,我们对世界有相似的感受。”Laetitia说。一次,她去拜访一名法国女设计师时,被设计师披在肩上的披巾所吸引,一问得知,披巾出自女设计师自己之手。现在,店里的某套餐具用品就出自她的手笔。

此外,推介自己祖国以及欧洲传统的生活文化方式,也是Platane不遗余力做的事情。店里引进了瑞典品牌Chattwal & Jonsson的手工地毯和靠垫、法国阿尔萨斯地区古老纺织品牌Le Jacquard Francais的提花桌布和浴巾,由亚麻和棉等具有自然之美的材料编织而成;来自法国北部品牌Rouge Du Rhin的亚麻布印花靠垫系列。这些来自欧洲的家居用品原料、设计和质量都是上乘之选,受到了客人的欢迎。

Brocantic古董杂货店:爱园艺也爱旧货

从一定程度上说,古董杂货店只是Camille热爱园艺的副产品,除了园艺用品,店里还陈列和出售她亲手培育的瓶栽和多肉植物,以及她用自家花园里产出的花瓣制作的压花作品。

就算没有现在这家古董杂货店,Camille的日子过得也是一样多姿多彩,光是家里300 平方米园子里的花花草草,以及隔三差五在朋友圈贴出来的各式各样的全麦面包的做法,就足够显示她做了二十几年全职妈妈的功力,更不用说她同时还在学画画、做雕塑、做手工、做西餐……一点也不输给那些在职场上打拼的女强人们。

3大美女掌柜的生活美学店

Camille在上海玩园艺的人群里小有名气,她从2003 年开始接触园艺,2010 年之后相继出过一本园艺书以及一本园艺旧物改造DIY的书,在圈内培养了不少粉丝。收集各种园艺用品也是她的爱好之一。从一定程度上说,古董杂货店只是Camille热爱园艺的副产品,除了园艺用品,店里还陈列和出售她亲手培育的瓶栽和多肉植物,以及她用自家花园里产出的花瓣制作的压花作品。

Brocantic古董杂货店在常熟路的一条巷子里,是老花园洋房的一部分。Brocantic是个法文组合词,Broc是法语brocante 的简写,意为跳蚤市场,antic即antique古董的意思。Brocantic集合了19 、20 世纪的欧洲老家具、古董灯具、水晶玻璃酒杯、园艺杂货等,全部是店主Camille亲自从欧洲寻觅而来。

走进Brocantic古董杂货店就像走进了一条时光隧道,古色古香的橱柜、餐柜上,陈列造型不一的水晶玻璃杯和酒瓶,镶着蓝色复古花纹图案的餐具和茶具,其中还夹杂着富有年代感的咖啡研磨机、黄油搅拌器、煤油灯、海事灯、葡萄剪、糕点模具等古老的家用杂货。不过,货品中数量最多的就是园艺用品,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看不出已经用了多久的老货。Camille从法国的旧货市场找到的一堆锈迹斑斑的锻铁护栏,现在正安安静静地靠在花园的墙边。很少有人愿意千里迢迢买一堆生锈的铁艺回来,但这些东西恰恰让Camille着迷不已。“这些铁艺都是锻铁制造的,再怎么锈也不会碎,放在院子里,能给院子带来年代感,带来一院子的沉淀。”

70多块产自1820 年代至1880 年代的古董园艺砖,也是Camille的心头至爱。砖块来自拆除的古堡,每一块砖上都刻着制造名号。和锻铁护栏一样,古董砖也是旁人就算喜欢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的东西之一。Camille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院子有一面墙,就可以把锻铁护栏像装饰品一样钉在墙上,再把古董砖堆放在墙角。”

Camille还从法国买回来几个大肚瓶。这些大肚瓶最早是用来酿酒的,因为是手工制作,所以肚身不不够圆,表面也不够光滑平坦。现在,法国人自己也不会用这样瓶子来酿酒了。Camille发现它们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些瓶子可以用来栽培蕨类植物,或者是放些细白沙在里面作为装饰,或者是什么也不放,空空地摆着也很好看。很多来店里的客人想买这些瓶子,都被Camille婉拒了。不过后来因为店里进了新货,实在没地方放它们,Camille才在微博上贴出了广告,结果一下子全部卖完了。

开了店以后,Camille也不能算是一个精明的老板,朋友经常会说她的东西卖便宜了,她也承认自己“没有很好地核算过价格”。店铺每周只营业四个下午,每次四个小时。每卖出一样东西,她都会在心中隐隐泛起不舍,只希望每一样物品都能遇到善待它们的主人。

网址:3个最会生活的美女掌柜 开了别样的生活美学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14187

相关内容

【美学.生活】全日本最会生活的男人,开了一间cow books书店
37°生活美学,37°生活美学女装,37°生活美学女装加盟
开37°生活美学女装店|倡导精致简约生活
生活最简单的女人美容常识
9项“脑洞大开”的生活小创意!美美美极了!
【别样生活 完美女人】快来解锁“旧衣改造”新技能!
生活中的8个哲学,学会了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学会3招卧室收纳,帮你告别“脏乱差”的生活!
世界最美书店:卖书,更卖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哲学:学会从生活的褶皱里抓取阳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