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个故事带你,走进《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1)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生活技巧# #自我提升书籍#
“想要翻墙的奥秘,是先把背包扔过去。”这个简单的比喻,说明了做一件事,首先是要立意,要确定目标。
培养一个习惯需要21天。那么,我要培养什么习惯呢?这个习惯得符合这三个条件:第一,有难度;第二,易于分享;第三,对他人有用。
最终,我选择一本精读的好书,每天早上讲一个书中的故事,解读《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这样,既锻炼了写故事的能力,又加深了自己阅读的深度。
这是第一篇文章,之后还有6篇。
(一)效能=产出/产能平衡《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最重要的概念是效能。史蒂芬·柯维认为,这则寓言里蕴含的自然法则(不需要证明的真理),就是效能的基本定义,即产出越多,效能越高。真正的效能应该包含两点,第一,“产出”,即金蛋;第二,“产能”——生产资产或能力,即下金蛋的鹅。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天,一个贫困的农夫在他的鹅圈里发现一颗金蛋。一开始,他以为是一个恶作剧,于是将金蛋拿去检验一下,没想到这个金蛋是真的。
农夫不相信自己有这样的好运,于是第二天他又去鹅圈里,又发现一只金蛋。此后,每一天早上一睁眼,他就能从鹅圈里拿到一个金蛋。不久之后,他就成为了富翁。
可是财富却使得他变得贪婪又急躁,已无法满足每天一个金蛋,于是他把鹅给杀了,想把其中的金蛋都取出来。谁知把鹅肚子打开,并没有发现金蛋。鹅死了,农夫再也无法取得金蛋,而毁掉一切的,正是他自己。
史蒂芬·柯维还例举在实际生活中,把鹅杀死,或者把金蛋存起来的农夫。
案例1:拥有一台割草机,只知道使用,不知道保养,结果不到一年,引擎的马力便损失了一半,与废铁无异。
案例2:某人买了一支股票,结果那支股票上涨,他很高兴,把股价上升的股票给卖掉了。结果,当他卖掉的那支股票后,又涨了一波。
案例3.在夫妻或者恋人当中,如果两个人只知道一味的玩弄手段,操控对方,达到自己的目的,维护自己的地位,不断列举证据证明对方的错误。却不注重感情的纽带,没有关怀和照顾,长此以往,那只下金蛋的鹅也会死掉。
笔者认为,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任何有回报的事,都可以看做是效能,即鹅和金蛋。无论是工作,还是挣钱,又或者是情感。最正确的是,农夫应该利用金蛋的收益,去培养那只鹅。
特别强调一点,有很多人把金蛋给存起来,一直不用,也不对。有了输入,就要勇敢输出,让金蛋和鹅循环起来。
(二)积极主动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发现问题或者想要改变的时候,如果是君子的话,需要自身率先做出改变。
我们来看一看史蒂芬·柯维在书中给我们列举的例子:
维克多.弗兰克尔是一位神经与精神病学教授。他曾在二战期间被纳粹关进德国的集中营,其父母、妻子与兄弟都死于纳粹魔掌,只有妹妹和他自己幸存。
弗兰克尔每天受尽酷刑,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有一天,他独自处在狭小的囚室,忽然有一种全新感受,后来他称之为“人类终极的自由”。
纳粹虽然能控制他的生存环境,摧残他的肉体,但他的自我意识是独立的,能够对刺激有自我选择的回应方式。
弗兰克尔开始想象自己出来后,不断跟学生讲授自己如何运用心灵来看待自己。开始帮助狱友甚至狱卒,从苦难和生活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寻回自尊。
弗兰克尔指出人生有三种价值观,一种是经验价值观,来自自身经历;二是创造价值观,源于个人独创;三是态度价值观,即面临困境时的回应。
前一段时间,笔者二刷了《肖生克的救赎》,对其中的一句台词印象深刻:“鸟儿颜色过于鲜艳,石墙是困不住的。”
(三)双赢体系一说双赢,大家都懂,但真遇到事,人们往往很难坚守双赢思维。大到国家之间的战争,臂如贸易战;小到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比如打架斗殴。只要别人伤害了自己,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想法瞬间爆发, 哪里还想得到双赢。
那让我们来看看史蒂芬·柯维是如何将双赢思维用于管理中的吧。
有一家公司邀请史蒂芬·柯维为员工提供人际关系的培训服务,CEO觉得公司的问题出在人身上。
CEO对史蒂芬·柯维说,“每一家店的员工都是这个样子,问一句,答一句,毫不主动,根本不知道怎么吸引顾客。他们对店里的商品一无所知,既没有销售知识,也没有销售技巧,不知道怎么把产品卖到需求者手里。”
史蒂芬·柯维观察了几家店后发现,确实和CEO说的一样,店里的员工不是特别主动。不过,他对原因百思不得其解。
初步研究后,CEO提出了解决方案:强制要求店长以身作则,把2/3的时间用于销售,1/3时间用于管理,因为店长的业绩远超店员,所以需要培训的是店员。
史蒂芬·柯维觉得真相并不是看到的那个样子,坚持要再调研几天,然后再开展培训。
最终,史蒂芬·柯维找到真正的病原:原来,店面的职责分配和薪资体系出现问题。在薪资方面,店长总是先人后己,把收银机的所有业绩都归于自己;在职责方面,店长将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交给店员,如库存、备货和清扫等工作。
找到真正的问题之后,史蒂芬建议CEO归案调整薪酬体系。新的薪资体系是,只有店员挣到钱,店长才能挣到钱。
建立店长和店员的双赢体系之后,原有的人际关系培训问题根本就不存在了。
史蒂芬·柯维总结道,“通常情况下,问题都源于体系,而不是人。再好的人置身于一个糟糕的体系中,也不会有好结果。想要赏花就要浇水。”
笔者认为,理解双赢思维容易,但是要设计双赢思维的机制,则需要很大的智慧。
网址:21个故事带你,走进《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1)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31902
相关内容
1.《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什么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什么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1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第一讲: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1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学员版)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9)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笔录1)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