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发布深度推理法律大模型,智能助手让法律服务更贴近生活
AI在法律服务中辅助文档处理和法律研究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人工智能普及#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毕胜 记者 李楠 文 / 摄)房东出租房屋不会写合同?第一次打官司不会写诉状?生活中碰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日前,东南大学法学院数字法学团队依托东南大学大数据计算中心,正式发布国内高校首个深度推理法律垂域大模型—— " 法衡 -R1"。该模型不仅能辅助法学院师生教学,还能解答公众的日常法律问题,更能帮助律师分析案件。
据了解," 法衡 -R1" 基于 " 法衡 2.0"(720 亿参数)的全面升级迭代,通过引入深度思考技术实现法律人工智能从 " 知识问答工具 " 向 " 人机协同伙伴 " 的跨越,标志着法律智能服务正式迈入深度推理时代。" 法衡 -R1" 主要服务于法律从业者、企业法务、法律研究人员以及普通用户,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文书生成和案例分析等服务。
相比于法衡 2.0," 法衡 -R1" 实现了从 " 知道 " 到 " 懂得 " 的性能飞跃,在法律要件分析准确率、法律推理可解释性等关键指标上实现全面提升。
" 我们通过法律文书、法律法规等专业法律数据的训练,相较于通用的大模型,‘法衡 -R1 ’在法律任务方面的回答更加专业和精准。" 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未来法治与数智技术创新实验室主任王禄生介绍,该模型还引入了深度推理的功能,模拟法官、检察官、律师的法律推理过程。" 当你提问的时候,我们的法律大模型不会立刻给你一个回答,而是在深思熟虑之后,给你一个更加完整、更加精确的回答。"
推理工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该模型具有 " 查、析、写 " 三个核心功能," 查 " 是指法律信息的查询,包括法律法规、相似案例的查询;" 析 " 是法律的分析,包括案情分析与风险评估;" 写 " 是法律文书的生成,包括诉状等法律文书的辅助生成。
" 即使是一个没有任何法律经验的普通公众,遇到法律纠纷,也可以利用我们的法律大模型分析案情,起草相关的起诉状。" 王禄生介绍。
当前 " 法衡 -R1" 已向东南大学法学院师生全面开放使用,后续将分阶段在政法机关工作人员、法律事务工作者中开展邀请内测。同时,团队将启动 " 法律大模型协作计划 ",基于开源协议向法律科技研发者开放法律深度思考数据集,共同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
该模型是怎么诞生的?记者了解到," 法衡 -R1" 生成于东南大学大数据计算中心校级智算平台(算力高达 104 PFLOPS),平台性能与先进性在华东各高校中首屈一指。通过概念延伸、条件明确、后果探讨、实务应用、边界探讨五大追问维度,构建海量多轮法律对话数据集;通过多轮对话内容构建深度思考数据集,使模型具备类法律人的思维路径。经统计,该数据集知识密度(平均触发关联法条)较单轮数据提升 3 倍;推理深度延伸 40%,多轮对话平均长度达 8.3 轮。
(通讯员供图)
查看原文
网址:东南大学发布深度推理法律大模型,智能助手让法律服务更贴近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32131
相关内容
产业链法律服务研讨会暨法律服务产品发布会成功举办“个性化法律援助, 让法律服务更精准”
AI智能律师助手:全方位法律服务一键到位
让法律援助的阳光温暖更多人民群众
江苏省法律援助中心发布老年人法律援助典型案例
鹰瞳科技:万语大模型通过国家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 打造智能健康助手助力行业发展
普法宣传贴民心 法律援助惠民生法律援助进“市集” 为民服务“零距离”
司法部发布贯彻实施法律援助法典型案例
浙江省2023年度法律援助十大典型案例
法律援助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