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路径研究
参与乡村旅游还能帮助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生活知识# #旅行生活# #乡村旅游#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创新尝试
2 乡村振兴中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重要意义
2.1 以人民为中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凸显了人民主体地位
2.2 以人民为中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符合农村社会实际
2.3 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3 产业振兴: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切实改善农村民生
3.1 产业兴民,大力培植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3.1.1 发展乡村智慧农业,增强农民种田技能
3.1.2 推广电子商务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1.3 重视休闲旅游产业,增加农民产业收入
3.2 质量兴民,推动农业由增产型向提质型转变
3.2.1 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3.2.2 建设高标准农田,满足农民生活需求
3.3 多样化兴民,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主体
3.3.1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
3.3.2 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促使发展成果惠及农民
3.3.3 农户与现代农业相衔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4 人才振兴: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助推农民全面发展
4.1 积极培育乡村多层次人才,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
4.1.1 开展技能培训活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4.1.2 发挥科研人员引领功能,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4.2 吸引社会人才向农村流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4.2.1 鼓励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带领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
4.2.2 合理引导社会资本下乡,为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4.3 营造人才发展的环境氛围,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
4.3.1 打造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引领和激发农民的活力
4.3.2 创新农村人才培养的机制,着力提高农民综合能力
5 文化振兴:繁荣乡村文化,提高农民文明素养
5.1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农民精神内涵
5.1.1 提高农民思想觉悟,更新落后思想观念
5.1.2 倡导诚信道德规范,培养农民文明道德意识
5.2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提升农民文化修养
5.2.1 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保证农村学生受教育权
5.2.2 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潜移默化影响农民
5.3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农民乡土文化情节
5.3.1 传承农耕文化,厚植农民对农耕文明的情怀
5.3.2 宣传乡贤文化,强化农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
5.4 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为农民提供优质的精神产品
5.4.1 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满足农民文化生活需求
5.4.2 培育良好家风民风,引导农民形成文明风尚
6 生态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6.1 走农业绿色发展的道路,打造农民满意美丽宜居农村
6.1.1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6.1.2 推行农业清洁生产,满足农民环保需求
6.2 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回应农民对卫生健康的诉求
6.2.1 处理农村垃圾污水,整治农民生活环境
6.2.2 加快农村厕所改造,改善农民卫生条件
6.3 建设农村生态保护红线,保障农民在青山绿水中生活
6.3.1 优化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普惠民生福祉
6.3.2 实施有偿退耕还林,凸显农民主体地位
7 组织振兴: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实现农村社会和谐
7.1 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7.1.1 优化基层干群关系,端正对待农民态度
7.1.2 凝聚基层组织力量,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7.2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实现农村社会有序管理
7.2.1 健全基层民主制度,维护农民基本权利
7.2.2 创新基层管理制度,实现以人为本
7.3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构建农村和谐人际关系
7.3.1 增强法治为民意识,化解民事纠纷
7.3.2 凸显农村德治建设,引导农民向上向善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网址:乡村振兴“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路径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38519
相关内容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县域乡村发展过程及其振兴路径研究乡村振兴下的农村财务管理研究
董珂:创新乡村振兴路径 袁家村打造以特色民俗为核心的乡村生活综合体
畜牧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我为群众办实事:乡村振兴路先行 修路便民暖人心
“双减”背景下教育信息化联动乡村振兴路径.doc
巧用资源 设计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 艺术何为?)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
乡村相见:以清洁高效能源开发利用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乡村三生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江西永修县上贯垄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