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抑郁症已是生活中的常见病

发布时间:2025-05-09 07:20

接受抑郁症是常见病,不是弱点 #生活知识# #心理建议# #抑郁心理辅导#

抑郁症已是生活中的常见病

据流行病学调查,中国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为6.8%,《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18—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的群体,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

哪些人群容易患抑郁症?

有四大人群容易患抑郁症,应重点防治: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群、高压职业人群。他们因为抑郁有很强的病耻感而不好意思就诊,所以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很低。另外,抑郁症的主观陈述较强而有较大的事实偏差,所以识别率不到20%。

抑郁症≠抑郁情绪

抑郁症有严格的诊断标准,而不是简单的“坏心情”,单纯的个别症状或者简单的筛查量表并不能说明自己有无抑郁症。即使健康的人群,在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也会有低落的情绪和较大的压力。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高度怀疑有抑郁症呢?如果有下面四点,且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社交都受到明显影响,建议到精神心理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诊。

1、一段时间总也高兴不起来;

2、对社交厌倦、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

3、认知功能受到损害,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创造性下降;

4、无明确原因的长期失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身体疲倦。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是受到生理、心理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有70%-80%的抑郁症可以治好或改善,治疗要在专业的医生知道进行。

不易被察觉的2种特殊类型的抑郁症

1、微笑型抑郁:这些患者在社交过程中,会有礼节性微笑,或者在日常生活中谈笑风生,他们表面会笑,但是内心深处感受不到真正的快乐和喜悦,让人很难相信他们跟抑郁症有关。

2、隐匿性抑郁:这类患者总怀疑自己的躯体有疾病,反复去医院就诊,这实际上存在抑郁症状。

抑郁症防治的重点人群

一、关爱青少年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表现为:对自己缺乏信心,对未来没有希望,有自杀倾向......对此,家长应做到:

1、对孩子不要有质疑,而应该给予支持,多陪伴多倾听;

2、在孩子面前要积极乐观,不要把消极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3、鼓励孩子多参加集团活动,多交朋友,较少孤独感,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二、呵护孕产妇

由于产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新角色的转变、感受不到家人的关怀等原因,导致产妇易患产后抑郁症,一般在产后6周内抑郁发作,尤其是产后2周内发生的不伴有精神病症状的抑郁。有抑郁症的产妇常常会表现出沮丧、哭泣、烦躁、失眠、易激惹,甚至有自杀倾向。

三、关怀老年人

因身体机能逐年下降、健康每况愈下、儿女疏于陪伴、心理落差大、内心孤独寂寞等原因,容易使老年人患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反应迟钝、目光呆滞、对娱乐活动没有兴趣甚至反感、失眠、情绪低落等

四、关注高压职业人群

职场高压人群常常面临工作任务繁重、职场压力大、竞争大、人际关系淡漠、负面情绪积累等,他们常失眠、记忆力衰退、心悸、多疑、焦躁、产生逃避心理、渴望独处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抑郁症?

1、坚持适当的运动,运动可缓解情绪,减少紧张。建议每周3次以上每次至少30分钟的运动量,推荐有氧运动,如跑步、打球等;

2、听音乐,音乐可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使人精神愉悦;

3、晒太阳,阳光可改善情绪、驱散抑郁;

4、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5、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热爱读书的兴趣,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拓宽视野,多角度看待问题。

网址:警惕!抑郁症已是生活中的常见病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44702

相关内容

​秋冬季节出现这些症状 警惕季节性抑郁症!
一到冬天就消沉?警惕冬季抑郁症
抑郁症防治4类重点人群,这些人要警惕抑郁症
抑郁症
警惕“伤春悲秋”,别让季节性抑郁悄悄找上你
抑郁症=矫情?而每25人中,就有1个人是抑郁症患者!!!
有多少抑郁症是父母导致的?
抑郁症和失眠是当今社会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抑郁症自我调节有哪些方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缓解抑郁症?
警惕生活中的伪科普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