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痛点:抓住0

发布时间:2025-05-10 06:26

0-3岁早期教育启蒙课程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育儿课程#

孩子2岁后越来越难带,怎么办啊?

奶睡到底好不好啊,怎么给孩子戒掉奶睡?

孩子和小朋友玩,被欺负了,该不该打回去?

我们孩子8个月了还不会坐,是不是发育太慢了?

父母都是艺术盲,要不要给孩子报个培训班培养特长?

几乎所有的妈妈都会遇到上面这些问题,将其中任何一个问题抛到妈妈群里都会激起一大波讨论的浪潮。

妈妈们每天都在研究怎么养、怎么带、怎么教,无非就是希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这其中最为基础和最为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它几乎影响孩子的一生。”

作为最基础的家庭教育,抓住孩子0-6岁家庭教育关键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重中之重。然而对于拥有不同知识背景和生活经历的父母们来说,孩子6岁前的培养则成为了他们的甜蜜负担,喂养、沟通、早教,无一不戳中父母们的痛点,父母们都想做的更好,又担心做的不够好或者不对,真是应了那句“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小七老师育儿说:早教痛点答疑5堂课》(以下简称《小七老师育儿说》)这本书就破解了很多父母的烦恼,通过问答体的形式,收集了很多父母在育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注重早教,无论是通过付费早教班还是自己在家给孩子进行早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优秀。然而父母们却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为了早教而早教,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孩子内心的关注,常常把自己凌驾于孩子之上。

“家长往往只能看见孩子的行为,却看不见孩子的内心。”

比如,孩子比较害羞,不喜欢跟人打招呼,见到生人就躲。父母不能生硬的告诉孩子,你应该跟人打招呼,你不应该害羞等等,而是先分析一下,孩子是不是缺乏自信,是不是平常跟其他小朋友接触的机会比较少,更多的去分析背后的原因,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小七老师分别从亲子沟通、社交能力、生活习惯、科学早教、艺术体验五个方面对妈妈们在早教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

亲子沟通:这个世界上最为亲密的关系就是亲子关系,早教中父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和孩子一起建立安全、成熟的依恋关系,让孩子有能力去面对日后的学习和生活。

社交能力: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决定了这个人能否融入社交环境,小朋友是否能和别人一起玩且不被欺负,并友好相处下去。

生活习惯:给孩子制定规矩,并形成习惯,让孩子清楚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才最有安全感,也是最自由的。

科学早教:每个父母都应该掌握科学育儿,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机会,因为天才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教育出来的。

艺术体验:让孩子参与艺术活动,本质上是为了让他们拥有杰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非刻意要把孩子培养成艺术家。

以上五个方面基本涵盖了早教中的所有内容,每一部分之间看似没有关系,实则紧密相依,这些是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蹦蹦跳跳走入校园所必经之路,任何一步走的不扎实都会影响以后的生活。

作为一个妈妈,虽然女儿才7个月,还有很多早教的内容尚且没有涉及到,但是在读到《小七老师育儿说》时,我总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小七老师对妈妈们提出的问题所给出的解决方法都很实用,而且很多育儿理念对我很有启发,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1、高质量的陪伴胜过时间

可能受上一代父母们的影响,在我概念里带孩子就是保证吃饱穿暖就行了,至于学什么知识,等以后会说话了再学也不迟,反正现在还小,说什么也听不懂。在生下女儿后有相当一段时间我都是喂饱她就干自己的事去了,只要不哭不闹让她自己玩,后来慢慢开始看一些育儿方面的书,才意识到带孩子不应该这么带。

亲子关系作为世界上最为亲密的关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孩子从生下来后,除了需要吃饱穿暖,更需要妈妈的爱和亲近。如果在孩子的幼年里没有得到应有的爱,会让孩子从小缺乏安全感,甚至丧失独立、自信的人格。

爸爸妈妈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后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老师,所以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是亲子关系建立的基础。

陪伴,不是单纯看着孩子摔不倒、磕不到就可以了,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其中,陪孩子玩适龄游戏,讲有趣的故事,有互动才算是高质量的陪伴。

2、赞美要有依据,避免泛泛夸奖

近年来,很多父母都听说过“正面管教”的理念,认为孩子不能打、不能骂,要经常鼓励,所以就经常对孩子说“你很棒”,“你很聪明”。但是父母对孩子的赞美太过于空泛,就容易让孩子形成骄傲自大的品性,而不是自信。

因此,父母对孩子进行赞美的时候,要有依据,注重描述过程,弱化结果。比如吃完饭后孩子帮忙擦桌子、扫地时,可以说:你主动帮妈妈扫地,擦桌子,妈妈轻松了好多,谢谢你。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哪些行为被鼓励,认可,以后也会更愿意帮妈妈分担家务。

另外,多对孩子说“你很努力”,强调过程,而不是“你很聪明”强调先天因素。多说“你很努力”有利于鼓励孩子挖掘内在潜力,而“你很聪明”就容易让孩子认为自己的成绩是靠先天因素获得的,即便自己不努力也会得到一样的成绩。

3、孩子更需要观众,但家长总是喜欢做评委

中国式家长大多喜欢评判孩子的行为,而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做一个观众。比如孩子画了几个圆圈,几根线条,父母们就会说,你这个圆圈不圆,线条不直。而有的父母就会站在孩子角度说,这几个圆圈像饼干,这几根线条像面条。

孩子画的像不像,美不美其实并不重要,反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开发,也获得了快乐和自信,这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孩子过程中,除了“教”还有“陪伴”,父母有没有真心陪伴孩子,在旁边安心做一个观众,恰当的时候给孩子的每一分努力给予赞美、鼓励,对孩子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孩子最难的点,从来不是教育孩子本身,而是父母自己要做出改变。”

因此,教育孩子不是要求孩子做出改变,重要的是父母要做出改变,放弃旧有的观念,收起父母的威严,拿出儿时的那分童心,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改变、一起成长吧。

《小七老师育儿说:早教痛点答疑5堂课》从多个角度解答了父母育儿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给了详细解答,方法可操作性强,注重实操性,没有干巴巴的理论知识,只有结合孩子生长发育特点所给出的实践方法。不论你是新手爸妈还是拥有多孩儿的带娃能手,这本书都能给你的育儿之路带去更多快乐,不仅教会你怎么带娃,还能收获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

网址:早教痛点:抓住0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948885

相关内容

早教睡前故事0
早教故事0
【0 3岁婴幼儿早教故事】1 2岁宝宝早教故事大全
经典早教故事0
0~12个月宝宝早教方案
0-12月宝宝早教,这些关键点你知道吗?
抓住客房服务痛点 智驿信息打造智慧客房体验
早教故事大全0到6岁(精选20篇)
干货贴:0~12月龄早教攻略,宝宝越玩越聪明!
0到3岁早教软件哪个好?0

随便看看